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一、背景资料学生资料:xxxxxx机构:xxxx小组名称: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二、设计理念(一)问题界定通过去工厂的探访、对夜校工友的访谈及机构工作人员给予的指导,我们发现有很多工友对自己的未来表示迷茫,对自身的认识也不清晰与感到矛盾,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的能力需要提高,他们想更好地去认识自己,对自身所处环境及社会现状也想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其次,通过与工友们的交谈,发现他们都不自信,都较自卑,不知如何去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他们希望有所改变,让自己能自信地与人去交往;再者,在对工友们的了解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很希望结交到好朋友,能去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与真诚地诉说,而且希望能有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让他们去抒发自身的情感,他们需要一个支持网络。
(二)需求评估1.工厂探访;2.对夜校工友们进行访谈;3.机构现有资料与成果的了解;4.与机构工作人员的交谈及他们的指导。
(三)分析问题成因及可导致的后果1.现在我国社会的迅速变迁与不确定性,各种社会思想的碰撞与思想观念的开放,让很多青年人对现实社会有很多的不理解与不适应,尤其是这些大部分初中毕业就开始从农村进入到城市打工谋生的年轻人。
十五、六岁就怀揣着梦想离家外出谋生,本处于自我认同与自我角色定位阶段的他们通过与大千世界的真实接触让他们对现实的很多事情不理解、不适应与感到困惑与矛盾,也使得自己对自我认知、自我觉察与自我角色定位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如果处理不好,工友们可能会产生角色混淆,可能对自己的生活与社会失去信心与希望,也可能俄总会生活在痛苦之中;2.由于学历不够、农民出身及社会大环境对农民工的看法,工友们对自身的肯定是很少的,大多是不自信与自卑的,与别人进行交往时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沟通的技巧与人际交往也会很保守。
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工友们的人际交往圈可能会较小,他们也可能长期处于被动受欺负的地位,视角与支持网络也可能会变得狭窄,也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代。
3.由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社会资源的紧张及社会的复杂性,这些年轻的工友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与无奈,从而使得他们原本充满希望与善意的心变得“冷”了起来,对生活也逐渐缺乏了感悟,对人间的情也失去了他们原有的憧憬与认真的态度,也对自己周围的支持网络缺乏信任。
如果此问题没有处理好,工友们可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社会充满了排斥与不满。
(四)介入点及介入策略介入点:1.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我与社会,重新系统地去整理自己的思想与感情;2.让工友们相互支持,认识自身做为现代社会的一员的权利与义务;3.小组组员间的相互关心、接纳与小组的凝聚力、吸引力;4.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介入策略:1.小组最主要是通过让组员讲述“生命河”,梳理自己成长的过程,启发他们思考什么事情或者人对他们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而使组员认识自己;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适时地启发他们积极地去思考。
2.通过选小组组长,在小组中多次强调组员的共性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小组结束后的后续安排,都是支持网络建立的策略;3.通过沟通游戏、学习换位思考和角色扮演,认识到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性,了解良性沟通的模式,并学习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
三、小组性质及活动简介(一)小組名称: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二)小組形式:发展性小组(三)举行日期:2006年10月17日——11月08日(四)小组时间:实习期间的每周二19:30-21:00(五)小组地点:xxxxx(六)小组对象:xxxx四、小组目标1.帮助组员提高认识自我与自我觉察的能力;2.帮助组员认清自己的现状与社会现实;3.使组员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4.建立支持网络。
五、具体目标及评估指标(一)具体目标1.通过组员自己对生命河的讲述、相互间的讨论、小组规则的制定、游戏的启发、家庭作业及小组工作者的引导,让组员们在这些过程中慢慢提高自我认知与觉察的能力,能够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定位;2.通过组员间的相互讨论与小组工作者的引导与启发,让组员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有一个更广阔、更深层次地看法;3.在处理小组的大目标时,通过组长的带领引导、各种游戏与讨论形式,使组员在信任、安全的小组氛围中敞开自己,自信自然地与人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信,让他们能主动地去与人交谈,同时让组员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接纳与倾听,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对自身、社会与生活有新的看法与感悟;4.在处理小组的大目标时,通过组长的带领引导、各种游戏与讨论形式,帮助组员提高沟通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5.帮助组员去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
(二)评估指标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我与社会,重新系统地整理自己;2.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有一个自己的理想的规划和奋斗目标和制定;3.可以认识和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
六、小组内容初步设计及活动程序:每节主题与目标,每节内容第一节走到一起来(时间为90分钟)目标:1.让组员认识本小组活动的目的及目标2.让组员互相认识3.与组员一起制定小组规则并成文4.使组员对自己和社会有一个初步的思考纸笔若干,记录表第二节分享我的生命河(时间为90分钟)目标:1、提高组员的自信2、提升小组的凝聚力3、对过去的自己有一个回忆和认识,从而有一个思考,思考自己是怎样成长起记录表卡片第三节我可以做得更好(时间为90分钟)目标:1、帮助学员认识人际冲突2、帮助组员认识沟通的重要性3、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设计案例,纸笔第四节分享我的生命河(时间为80分钟)目标:1 ,使组员对过去的自己有一个回忆和认识,从而有一个思考,思考自己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什么对自己影响最大?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我”?2,在组员讲述“生命河”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工作者的适当引导与鼓励,使组员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并且通过适当地引导讨论,使组员对自己有更好地认识与定位;3,通过其他组员的“生命河”的讲述,使组员看到其实有很多人与自己有类似的经历,让组员找到支持,增强小组凝聚力,也开阔组员的视野。
纸笔记录表纸巾第五节分享我的生命河(时间为90分钟)目标:1 ,使组员对过去的自己有一个回忆和认识,从而有一个思考,思考自己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什么对自己影响最大?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我”?2,在组员讲述“生命河”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工作者的适当引导与鼓励,使组员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并且通过适当地引导讨论,使组员对自己有更好地认识与定位;3,通过其他组员的“生命河”的讲述,使组员看到其实有很多人与自己有类似的经历,让组员找到支持,增强小组凝聚力,也开阔组员的视野。
纸笔记录表纸巾第六节我的未来不是梦(时间为100M)目标:1.帮助组员回顾小组内容,巩固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所取得的进步;2.帮组组员建立起更广阔的支持网络,使组员能更好地去认识寻求支持与帮组的途径,开阔组员的视野;3.制定个人未来计划4.安排组后跟进5.对小组进行反馈所需器材:纸笔相机吉他歌词七、组员的招募组员的选择标准:1.皮村附近工厂的工友们;2.具备一定的自我觉察与表达能力,勤于思考问题,有较成熟的思想;3.想要更深层次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期待自己成长;4.每周都有空余时间按时来参加;5.组员的自愿参与;6.有帮助别人的诚心。
小组规模:10-15人九、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案第一节:1.由于组员都是在附近工厂的工人,再加上我们是第一次开小组,规则还没有制定出,可能会有人迟到或者未参加小组。
我们会提前和组员联系,让他们准时参加;2.组员发言不积极、比较内向,不喜表达自我。
在这个时候,组长应及时引导、鼓励,可以先让组员中的活跃分子发言、有一个示范和活跃气氛的作用;3.在做“串名字”的游戏时,可能有些人会忘记前面的一些名字和特点,这时小组工作者要引导其他组员帮忙他回忆起来,让游戏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第二节1.考虑到小组是每隔一个星期一次,组员可能还是会觉得陌生,安排了一个热身游戏;2.组员在互送“礼物”时,可能会觉得对其他人都还不太了解,毕竟这是第二次小组活动,这个时候,小组工作者要积极引导。
3.组员在讲述“生命河”时,不太会去表达,或者有些不太容易说出口,考虑到自愿原则和尊重组员的个人隐私,我们一方面不应强迫组员,一方面也要是鼓励组员勇敢地面对,尽量的和大家分享。
由于时间的安排,可能这次活动中只有很少数的人讲自己的“生命河”,这个时候,小组工作者要处理好其他组员的情绪,调动积极性。
4.在时间上可能会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拖延,这是小组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控制好小组的过程。
第三,四,五节:1.换位思考对于组员可能要求太高,如果发现组员不能完成,工作人员要给予适当提示,引导组员思考;2.小组工作者讲解和案例讨论时,可能会有沉默或冷场的局面。
这时候小组工作者要判断这时候的沉默得必要和适时性,然后进行灵活的把握。
3.组员在讲述“生命河”时,不太会去表达,或者有些不太容易说出口,考虑到自愿原则和尊重组员的个人隐私,我们一方面不应强迫组员,一方面也要是鼓励组员勇敢地面对,尽量和大家分享。
4.在分享“生命河”时,有组员可能不重视或不去倾听其他组员的讲述,这时组长可以给予提醒,提醒组员小组的规则,鼓励大家去接纳与倾听。
5.有可能出现次小组的状况。
可以通过重新调离座位解除这种状况。
6.组员在讲述“生命河”,可能会因为讲的很投入而占用了较多的时间,由于时间紧张,小组工作者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醒与控制;7.在准备生命河的过程中,有些组员会因为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去画去准备生命河.小组工作者可以给予这些组员多一些时间,让已经准备好的组员讲述,或是可以让他们直接讲述,而不一定要画出来;8.组员在讲述“生命河”时,可能会有很多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讲到比较伤心的往事,小组工作者可以通过正面强化与引导,和其他组员一起给予其鼓励与信心,削落其负面影响;9.有组员可能会因为加班的原因而迟到,在征得小组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小组开始时间可能要推迟或是减少活动时间;10.在第四节小组时,要开始处理组员的离组情绪。
第六节:1.处理组员的离组情绪;2.组员可能不会画支持系统图,小组工作者除了详细说明外可做示范;3.在讨论支持系统时,由于组员不大清楚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统,可能说不出来,这时小组工作者要给予引导与启发;4.制定个人计划考虑可行性,邀请机构相关人员参加,协助跟进工作。
十、评估方法1.通过组长和组员的笔头和口头回馈2.使用小组目标达成表进行记录和评估3.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4.组员出席状况5.工作员的反思6.前测和后测资料十一、财政预算1.卡片:2元2.纸笔、胶带、打印费、纸巾均由实习机构提供: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