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概述1.1.工程概况1.2.勘察技术要求1.3.勘察技术依据1.4.勘察技术方案及勘察技术方法1.5.勘察完成工作量2. 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构造2.2.气候环境2.3.地形地貌2.4.地层结构2.5.地下水2.6.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2.7.土的测试成果3.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评价3.2.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3.3.场地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3.4.地基土适宜性评价3.5.地基均匀性评价3.6.地基基础型式分析4.结论及建议附件: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张(图号:1)2工程地质剖面图图例1张(图号:2-0)3.工程地质剖面图10张(图号:2-1~2-10)4.岩土测试报告2份5.钻孔柱状图40张(图号:3-1~3-40)6.工程照片 1张广元市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概述1.1工程概况拟建广元市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工程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上西坝,交通便利。
本项目由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主要建筑物如下表。
表1.1 建筑物工程概况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阶段的勘察工作。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3.1条、第3.3.2条及第3.3.3条,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该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勘察技术要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结合拟建物的性质,此次勘察的技术要求如下:(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详细查明地基基础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分布情况,并作出评价,必要时应提出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3)查明拟建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对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此作出分析与评价,提出整治方案。
(4)判定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参数,判明拟建场地中有无液化震陷、断裂、错动等地质现象,对地基土的膨胀、湿陷性等方面作出明确结论。
并应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和有关规范,提出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和地层渗透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在勘探过程中,如遇土层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有较大变化,或者存在影响成桩的土层时,请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数据符合建筑物设计所需数据的要求。
1.3勘察技术依据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有:(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 10014-98)(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2009年版);(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10)《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建设部2003.6(11)《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1.4勘察技术方案及勘察技术方法1.4.1勘察技术方案本工程勘探点平面布置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设单位提供的《广元火车站站前广场总平面布置图》及勘察任务书为依据,并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结构形式布置。
勘探点沿拟建物轮廓线和角点布置。
由于商业用房靠南侧部分位于现有的地下室之上,不具备勘察条件,原有的地下室勘察报告不慎遗失,应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的要求,对改部分改造工程沿地下室边缘布设钻探孔。
勘探点间距为10.00~24.60m,共布设勘探点40 个,其中控制性钻孔勘探孔14个,一般性孔26个,深度22.00~24.00m。
本次勘察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商业用房北侧部分的勘察,第二阶段为商动力业用房南侧(原地下室部分)勘察工作。
两个阶段共完成勘探孔40个,其中N120触探孔14个、植物胶取芯试验孔40个,取土试样孔20个、取水试样孔4个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4.2勘察技术方法⑴勘探孔测放及高程测量:根据我公司勘察方案《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的总平面图及规划图,各勘探点均采用全站仪通过基准点P2(X=3592405.239,Y=576916.575)、P3(X=3592340.960,Y=576853.297)引测;各勘探点孔口高程以场地周边的火车站站房室内地面点P1(绝对高程为484.30 m)引测而得。
(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⑵钻探:采用XY-100型工程钻机采用回旋钻进,泥浆护壁工艺,对所有钻孔进行全断面取芯钻探,以便对岩土层进行鉴别、分层、取样。
采用SH30-2A型工程勘察钻机对卵石层及以上的土层进行冲击钻进。
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并⑶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卵石土和中粗砂夹卵石进行N120与全断面取芯钻探成果进行对比,以评价其密实度、均匀性和地基承载力。
⑷室内试验:取强风化泥岩进行天然抗压实验,对中风化泥岩进行天然、饱和抗压试验,以评价其承载力;对中粗砂夹卵石土层及卵石土取扰动样并进行颗分定名试验;取水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判别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5勘察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于2010年12月23日~2011年1月15日进行第一阶段的野外钻探和原位测试工作,于2011年3月20日提交第一阶段勘察工作的报告。
于2011年4月10日~2011年4月20日进行了第二阶段的野外钻探和原位测试工作,于2011年5月10日提交两个阶段勘察成果报告,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统计见表1.5。
2.1区域地质构造广元市市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区,该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式盆地北缘弧形褶皱带,产生于侏罗、白垩系地层中,表现为舒缓宽展的褶皱,无断裂存在,场地位于S2)泥岩。
走马岭向斜东端,岩层较完整,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J22.2气候环境广元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800-1000mm,日照数1300-1400小时,年平均气温17℃左右。
广元又处秦岭南麓,是南北的过渡带,即有南方的湿润气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的特点。
南部低山,东冷夏热;北部中山区东寒夏凉,秋季降温迅速。
年平均气温16.1℃,七月份气温26.1℃,元月份气温4.9℃。
年平均降雨108毫米,日1398.0小时,无霜期264.5天,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衍生息。
但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频繁。
2.3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嘉陵江北侧上西坝,原地貌为嘉陵江北岸一级阶地,在火车站早期兴建时进行了人工堆填,现场地较平坦,地面标高为480.13~480.64m之间。
2.4地层结构在勘察钻探揭露深度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组成,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1)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①杂填土:褐色,稍湿,结构松散。
其成分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少许砾石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层厚3.00~3.80m,场地内均有分布。
⑵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②中粗砂夹卵石(Q4al+pl):灰黄~灰色,中粗砂为稍密状态,分选不好,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含少量云母片;卵石含量10%~25%,粒径10~40mm不等,成分为石英砂岩和少量灰岩;层面埋深0.80~4.60m,层厚6.20~10.40m。
③卵石(Q4al+pl):灰黄~杂色,稍密~中密,卵石含量约55%,粒径20~50mm,含少漂石,磨圆度较好;卵石间充填中细砂,局部夹有可塑的粉质粘土,本层在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厚度较大,层面埋深10.30~11.60,层厚6.70~8.70m。
⑶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J2S2)④泥岩(J2S2):暗紫红色~紫红色,钙质胶结,泥质结构,层状构造。
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泥岩(④-1)及中等风化泥岩(④-2)。
强风化泥岩(④-1):薄层状构造,层理不清,矿物成份已蚀变,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铁质氧化物。
岩芯以碎块状为主,少量短柱状,裂隙发育,易折断,易染手,岩质极软。
钻孔揭露厚度0.50~0.90m。
中等风化泥岩(④-2):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石英、长石微量,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局部含少量溶蚀空洞,岩芯以长柱状为主,中短柱状少量。
偶夹薄层(厚约20~40cm)的强风化泥岩,具较强的遇水软化、脱水开裂特征。
以上各地层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2.5 地下水场地紧邻嘉陵江,地下水为赋存于砂卵石中的孔隙水和基岩中的裂隙水,由于场地位于嘉陵江右岸一级阶地上,故地下水富水较好。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为5.80~6.30m。
根据临近场地收集资料表明,洪水期间场地地下水最高水位埋深为2.00m,枯水季节场地地下水最低水位埋深为6.50m。
2.6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在钻孔1#、24#、31#、37#所取水试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见表2.5。
表2.5 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具微腐蚀性。
由于本工程无钢结构,故未作进一步评价。
根据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7月提交的《成都铁路局广元火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土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周围无强酸、强碱及强腐蚀性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当地建筑经验,本场地土为微腐蚀性。
2.7 土的测试成果2.7.1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中粗砂含卵石层和卵石层进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2.6.1-1;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2.6.1-11202.7.2岩石试验成果统计3.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评价查阅广元市地质图(1:20万),拟建场地无活动性断裂,场地稳定。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筑。
3.2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根据本次勘察野外钻探、原位测试成果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广元市已有工程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其建议值见表3.2-1;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3.2-1γ—天然重度(kN/m3); f 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Es—压缩模量(MPa);Eo—变形模量(MPa); C—粘聚力(kPa);φ—内摩擦角(o)。
3.3场地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广元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特征周期0.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