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
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
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
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
最为悠久。
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
的佳作。
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
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
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
历史。
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
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
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
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
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
美誉。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
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
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
全园建
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
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
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
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
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
价值。
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
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
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
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
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
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
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
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
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
池北假山,全用
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掩映。
二。
苏州园林的特色
1、借景的造园手法
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
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园林讲究“步移
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
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
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
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
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
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
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
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
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
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2、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
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
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
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
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
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
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
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
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3、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
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
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
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留园、
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
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
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
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
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
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 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
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是伟大的历史建筑物!
4、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
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
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
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
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
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
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
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
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
获得精神满足的。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 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
物价值。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