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园林艺术特色之拙政园讲解

苏州园林艺术特色之拙政园讲解


空间特征:
1 园林空间的有机性 2 园林空间构成要素的多样性
(1) 建筑形式多样 (2) 植物丰富多彩 (3) 山石水体的形式迥异
3 园林空间的流动性 4 园林空间的联想性
1、 园林空间的有机性
琵琶园的云墙呈波状线,横穿于黄石绿树之 间,波峰与波谷交替出现,有节奏地蜿蜒。不仅给 人以运动感,还呈现出流水的波纹形式,正符合了 中国文人崇尚的自然的舒迟状态。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我国民族文 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 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 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是中国古典 园林的典型代表。
建筑布局: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 ( 约 52000 平 方 米 ) , 分 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 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 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 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 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 (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 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 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 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之拙政园讲解
苏州园林是对中国江苏 省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 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 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 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起 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 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 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 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 骄傲。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 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 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 代表。
园林的造景技术
在拙政园中,为了满足人们 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 好的观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 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 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 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 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 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 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 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 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 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 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 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 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 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 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远香堂之西 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 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 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
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 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 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 等,均为移建。
中部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
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 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 江南水乡的特色。
东部的芙蓉榭,为卷棚歇山造。其屋顶侧立 面,由于相交处没有正脊,呈令人赏心悦目的弧形 曲面,因而线型表现出柔和委婉、轻盈流畅的风 格。
虽然是建筑形体,但在造型上又如同燕雀一 般,在自然中飞翔,增加了建筑的动感,使得园林 空间静中有动,同时也避免了线条的僵硬,使其能 有机地融性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
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 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 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 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拙政园的园林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间,并且他们之间能相互联系、作用。园林形成的各种空 间能够相互融乳、交流形成流动空间。拙政园的园林空间 具有明显流动性特征。 中部景区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是典型的多景区复合的 园林,园林空间既有划分又通过游览路线的经营而形成序 列组合它的主要游览路线上有前奏、承转、高潮、过渡、 收束等环节表现了动。观组景的诗一般的流动感,给人的 印象十分深刻。 这种空间序列的安排,使相邻空间的主题、敞闭、大 小以及形状等各不相同,通过对比,以取得主题明显突出、 整体和谐统一的效果,构成了富有诗词韵律的流动空间,达 到了较高的水平
2.1 建筑形式多样
拙政园虽然是私家园林,面积相对皇家园林来 说较小,但在园林建筑形式上却丰富多样,涵盖了 大多数古典园林建筑类型,起到了点景、观景、引 景、对景等诸多作用
2.2 植物丰富多彩
拙政园内的植物可谓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如松、 榆、槐、枫、柳、桃、茶、玉兰、琵琶、海棠、 荷花、梅、竹、女贞等,叶、花、果、枝姿态各异, 花香芬芳独具・植物与其主景建筑相搭配协调、 意境一致,如远香堂前水面的荷花、松风亭旁的苍 松、雪香云蔚亭周边的梅花、十八曼陀罗馆附近 的山茶花、玉兰堂前的玉兰等,使得拙政园内四季 都有生机,有情趣。
4、 园林空间的联想性
4 园林空间的联想性 拙政园的园林空间还具备联想性的特点,使游
人在其中观赏、游玩、品味的过程中能够跨越时 空的束缚,联想出各种美好的事物和景象。 园林是自然的境域,它的形象时刻在变化着。 早、午、晚的光、影、色彩瞬息万变;阴、晴、风、 雨、霜、雪气象万千;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植物发芽、出叶、开花、结果、落叶等物候各不 相同;至于树木的苍古、石上的青苔,则随着多年 时间的推移而形成;视线角度的变化,又可以产生 不同的景观。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心情,使游赏 者眼前浮现出多彩的画面,产生丰富的联想。
2.3 山石水体的形式迥异
拙政园的水体与山石环绕为伴,水面被池中的 山石和周围的房屋、曲桥、植物划分为几部分。 情形各异的溪涧、水谷、瀑布等依山势连绵起伏, 互相呼应,使园景有分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园林 空间的曲折和深度,水面流通环回,空间层次重重, 景物深远不尽。
3 园林空间的流动性
2、3 园林空间的流动性 所谓的流动空间,其基本的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