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PPT课件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
凉
.
7
听读感知,整体把握
听读要求:
①听准字音,注意节奏。
②用心聆听,感受感情。
③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
8
【感知质疑】
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
9
听后思考
①能不能用一个 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②你认为哪一句能 奠定全词的感情基 调?
.
16
酒文化探讨:
“放眼读书,开襟饮酒”,道不尽 的是中国文人千年的诗酒风流。其实 在包括李清照在内的很多古代文人都 有饮酒的习惯。请结合学过的写酒的 诗篇来分析探讨酒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及作用。
.
17
• 曹孟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副解忧剂
• 李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26
试赏析结句 “怎一个愁字 了得”。
.
27
句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时候” 风来急”“旧时相识”“满地黄花”等这
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 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 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仅用 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当眼前哀 愁重重叠加,直到无以复加,于是词人 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而是直截了 当地说“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 反而更觉神妙,更有. 韵味、更28耐咀嚼。
写内心感受,悲惨凄凉,巨大伤痛 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
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 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
的心境。其次在声律上有节奏感。
.
12
整体感知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 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 程度和感情色彩。古诗词中叠字运用是常见的, 试
——一颗消愁散
.
18
• 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白居易: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
• 柳永: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19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离愁
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
20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 “伤心”?
因为大雁是候鸟,它们从北 方来,勾起了词人对故国、故 乡、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无限向 往;这追怀与眼下的孤苦处境 相对照,不能不“伤心”
.
21
李清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
22
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了浓重的哀愁。
.
5
细嚼梅花——赏析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 是情形,有什么情形令诗人愁绪深重,苦不 堪言?试找出几幅画面,感知并为之命名。
明确: 寻觅无着 借酒消愁 闻雁忆旧 无心摘花 独坐无聊 听雨情伤
.
6
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 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 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 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找几例:
明确: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夏木啭黄鹂”;
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 重数”。
.
13
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 婉、或深沉;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
合作探究,比较鉴赏《醉花阴》 与《声声慢》
并且读起来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
作用: 1.可使所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 2.具有音律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
14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间接抒情
.
15
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 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 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 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 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
10
诗歌鉴赏方法之二:通过把
握意象内涵来把握诗歌情感
问题3: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
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
“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
“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
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本词选用
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
.
11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点点滴滴
整体感知
写人的动作神态怅然若失,反复寻找 写环境的悲凉,孤单寂寞,形影相吊
《易安词》。今人有《李清照集》。
对词的贡献:
形式上,提出词“别是一家”,善用白描手法,常以“寻常
语” 创新意;
内容上,以女性特术感受,展示生活情趣,意境深化、细腻,
把婉 约词推向高峰。同时,通过写个人遭际的苦难, 反映出两宋
之交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悲剧。
.
4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 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 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 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 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 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 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 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 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 大。 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
声
声
李
慢 清
照
制 作 人 :
俊
霞
孔
.
1
珏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
2
闺中苏辛,别是一家,
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
金石录中寄深情.
.
3
李清照简介:
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金属山东)
人。词风清新,被成为“易安体”。前期多写闺情
相思,悠闲生活;后期词融入家园之恨,身世之
感,情调感伤,风格顿变。有《易安居士文集》
.
23
梧桐
化用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 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天明。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
24
雨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以
细雨绵长,细雨
声 衬
与愁绪相似。
情
顿
生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凄 凉
之
感
.
25
淡酒——借酒消愁 晚风——秋风萧瑟 过雁——流浪、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 梧桐——凄苦、丧偶 细雨——与相思愁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