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管理第七章同步习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物流管理第七章同步习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同步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仓储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为WIS。

()2、仓储管理是物流作业管理的核心,仓储管理系统的建设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3、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中心的灵魂,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是物流中心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 )4、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特例。

( )5、物流中心只能处于批发商的下游。

( )6、在流通阶段,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强调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如何组织货源、降低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快速响应。

( )7、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经营的物流中心特点是服务于多个货主。

( )8、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为了给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其信息系统更加强调与整个供应链上所有客户ERP系统的对接,强调与海关、金融、保险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

( )9、运输和搬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较大空间范围的活动。

( )10、运输是物流系统没计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常代表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可能占物流总成本的1/3~2/3。

( )11、射频技术RF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近。

( )12、EOS系统即电子订货系统。

( )13、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系统化、最优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过去物资储运的物品流通阶段的最大特点。

( )14、衡量系统质量的首要指标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1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在内部强调自下而上地分析和设计外部强调自上而下地实现整个系统。

( )16、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开发者在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所提出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构想,编程不是系统开发的目的。

( )17、在程序测试时,测试人员应测试自己所编写的程序。

( )18、专业开发工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于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生成。

( )19、在程序测试时,除了要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做的工作之外,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应做的事情。

( )20、功能测试是指对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测试,确定其是否具备所规()21、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对程序和系统数据的精确性、时间特性、适应能力是否能满足实际要求进行测试。

( )22、黑箱测试即不仅要考虑程序内部是如何编制的,而且要依据外部结构和软件功能对模块进行测试。

( )23、穷举测试亦称完全测试,即程序运行的各个分支都应该调试到。

( )24、系统测试比模块测试更容易发现错误,能更有效地进行排错处理。

( )25、通常情况F,模块测试方案设计比较容易,发现的错误主要是编码和详细设计方面的错误。

( )26、子系统测试通常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测试方法。

( )27、在所用子系统都成功测试之后,将它们组合起来进行的测试就是系统测试。

( )28、DBase/FoxBase以及FoxPro等数据库系统功能齐全,容量巨大,适用于大型综合类系统的开发。

( )29、C语言、C++语言、BASIC语言等一般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是提供一般程序设计命令的基本集合,适用范围广,原则上任何功能模块都可以用它们来编写。

( )30、直接切换方式是指在某一时刻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工作。

这种方式最简单,也最省钱,风险性较小。

( )31、并行切换方式保持一段新老并存的时间,并存时问一般为3~5个月左右,在这段时间内,新老系统同时分别工作。

( )32、试运行方式又称为导航方式。

( )33、测试数据的选取,只需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不要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

( )34、测试时用不合理的或错误的输人数据,往往比用合理的或正确的输人数据能发现更少的错误。

( )35、系统测试应该保留全部测试用例,并且将其作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组成部分之一,以便在以后的系统维护时查阅。

( )(二)单选题l、仓储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是( )。

A、WMSB、WISC、CMSD、SMS2、按照HIPO图的要求用结构化的方法来分解内容和设计程序的方法是( )。

A、原型法B、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C、面向对象设计方法D、CASE方法3、对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测试试是( )。

A、功能测试B、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C、可靠性测试D、CASE方法4、穷举测试亦称( )。

A、不完全测试B、部分测试C、完全测试D、个别测试5、在某一时刻旧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工作的切换方式是( )。

A、试运行方式B、逐步切换方式C、并行切换方式D、直接切换方式6、对程序和系统数据的精确性、实际要求进行测试的是( )。

A、功能测试B、性能测试C、可靠性测试D、安全性测试7、分阶段交互使用新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

A、试运行方式B、逐步切换C、并行切换D、直接切换方式8、在新系统未开始工作时,先处理少量业务以检验新系统的功能,直到试运行达到满意后,再全面运行新系统,停止使用旧系统的切换方式的是( )。

A、试运行方式B、逐步切换C、并行切换D、直接切换方式9、不管程序内部是如何编制的,只是依据外部结构和软件功能对模块进行测试的是( )。

A、黑箱测试B、数据测试C、操作测试D、模型测试(三)多选题1、从广义上来说,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基本作业内容包括( )。

A、订单处理B、人出库作业C、仓储作业D、拣选作业E、配送作业2、与大多数的商品买卖不同,运输交易往往受到以F哪些方面的影响( )。

A、公众B、托运人C、收货人D、承运人E、政府、对于区域物流平台是否达到系统化的标准应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

A、网络的通达性B、物流活动一体化C、物流信息电子化D、物流信息网络化E、网络运行的高效化4、衡量一个程序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可维护性B、可靠性C、可读性D、实用性E、详尽性5、目前程序设计的方法主要有( )。

A、结构化方法B、原型方法C、面向对象的方法D、整体法E、自下而上法6、属于大型数据库系统的是( )。

A、OraCle系统B、Sybase系统C、FoxBase系统D、Informix系统E、DB2系统7、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功能测试B、冗余性测试C、性能测试D、可靠性与安全性测试E、代码测试8、系统测试的方法有( )。

A,黑箱测试B、数据测试C、穷举测试D、操作测试E、模型测试9、系统切换常用的方法有( )。

A、直接切换R并行切换C、逐步切换D、试运行方式E、不完全切换10、系统H常维护的内容主要包括( )。

A、程序维护B、数据维护C、代码维护D、功能维护E、设备维护(四)简答题1、从广义上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概念2、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类别及其特征3、简述运输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4、举例说明运输信息技术的应用5、简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6、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7、简述程序设计的性能指标8、简述程序设计的主要方法9、简述程序设计的步骤10、简述系统测试的原则习题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l、(B) 2、(A)3、(A)4、(A)5、(B)6、(A)7、(A)8、(A)9、(B)10、(A)11、(B)12(A)13、(A)14、(A)15、(B)16、(A)17、(B)18、(B)19、(A) 20、(A)21、(A) 22、(B)23、(A)24、(B) 25、(A)26、(A)27、(A)28、(B)29、(A)30、(B)31、(A)32、(A)33、(B)34、(B) 35、(A)(二)单选题1、A2、B3、A4、C5、D6、B7、B8、A9、A(三)多选题1、ABCDE2、ABCDE3、ABCDE4、ABCD5、ABC6、ABDE7、ACD8、ABCDE9、ABCD 10、ABCE(四)简答题1、从广义上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概念答:从广义上来说,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应包括物流中心业务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包括订单处理、人出库作业、运输、仓储作业、拣选作业、配送作业等,是一个由计算机设备、应用软件及其他高科技的物流设备通过通信网络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的动态互动的系统。

2、简述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类别及其特征答:(1)面向制造企业零配件采购供应物流中心信息系统。

集成制造企业位于供应链的起点或中间接点,其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顺利进行生产,对原材料、物料、日常耗用品等的采购时间、路线、存储等进行计划、管理、控制。

(2)面向制造企业产成品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

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入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接受各个分销商的订单,将商品分拨到各地去。

(3)面向批发企业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

面向批发企业的物流中心最为复杂,信息系统既要完成物流中心具体的物流运作管理,同时也承担着采购进货、销售出货业务的管理。

(4)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经营的物流中心特点是服务于多个货主企业。

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整个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如制造商、零售商)及相应的交通运输工具(承运人)链接起来。

4、举例说明运输信息技术的应用答:(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在道路货运行业,它实现了物理货物与相关数据的分离,大大提高了货物的分拣速度和效率。

(2)RF技术。

射频技术RF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

(3)EDI技术。

EDI JL乎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非常适合于运输行业。

在交通运输行业,它始用于集装箱远洋运输,后逐渐推广到其他运输方式。

(4)GIS技术。

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可以为运输管理提供数字化平台,如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运输企业可以对公司的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并根据专题地图的统计分析功能,分析客货流量的变化情况,制定行车计划。

(5)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和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的显著特点。

5、简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答:物流系统化是将一定范同的物流诸环节(或各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视为一个人系统,运用系统学原理进行整体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

区域物流系统化是区域物流平台构建的较高层次及理想目标,将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系统化、最优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过去物资储运的物品流通阶段的最大特点。

对于区域物流平台是否达到系统化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①网络的通达性;②物流活动一体化;③物流信息的电子化、瓦联网络化;④网络运行的高效化。

6、简述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答:①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②程序设计和软件购置;③人员培训;④数据和系统转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