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二、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 认知能力及思维特点 • (二) 与同龄人的交流 • (三) 父母的养育实践 • (四) 教育与文化
第三节 幼儿社会认知教育活动
设计与实施
一、 幼儿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
• (一) 体现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 和主体性
• (二) 鼓励幼儿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互 动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三)社会角色的认知 •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
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 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 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色的认知。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四) 社会规范的认知 • 社会规范认知的形成,是儿童社会认知发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水平3 儿童把社会地位上存在优势、身体 上存在优势、知识上存在优势的人看作权 威,对权威的崇拜和畏惧影响着儿童的思 想和行为。
No Image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二) 社会环境的认知 1. 对家庭的认知 2. 对托儿所、幼儿园的认知 3. 对社会机构的认知 4. 对家乡、国家与民族的认知
第六章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概念和基本
内容
第二节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
年龄特征
第三节 幼儿社会认知教育活
动设计与实施
案例导入
• 大班:《我的家庭树》 • 我的爸爸像爷爷和奶奶,因为爸爸是爷爷
奶奶的儿子。
• 我的妈妈像外公和外婆,因为妈妈是外公 外婆的女儿。
• 我像爸爸和妈妈,因为我是爸爸妈妈的孩 子。
• (三) 将游戏和体验作为社会环境和社会 规范认知生成的途径
二、 幼儿社会认知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的基本结构
• (一) 运用多种方式引出活动主题 • (二) 引导幼儿充分观察认知对象 • (三) 组织幼儿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认
知体验 • (四) 引导幼儿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
规范
• 我还像爷爷和奶奶,因为我是爷爷奶奶的 孙子。
• 我又像外公和外婆,因为我是外公外婆的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概念和
基本内容
一、 社会认知的概念
• 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个体及其之间关系的 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 关系的理解和推断,即个人对他人的心理 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 过程。
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主 要任务之一。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五) 社会重大事件的认知 • 重大社会事件的认知,是幼儿了解社会、
关心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节 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
年龄特征
一、 幼儿社会认知的年龄特征
• 3—6岁幼儿对他人想法与观念的认知特点 • 3—6岁儿童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的认知 • 3—6岁儿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一、 社会认知的概念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一) 人际关系的认知 1. 幼儿对父母长辈的关系
的认知 2. 幼儿对同伴关系的认知 3. 幼儿对师生关系的认知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水平1 儿童将权威人物的要求看成是自己 的愿望,对权威人物的要求无条件地服从。
• 水平2 儿童知道权威人物的想法和自己想 法是不同的,但是儿童会顺从权威人物的 想法,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水平3 儿童把社会地位上存在优势、身体 上存在优势、知识上存在优势的人看作权 威,对权威的崇拜和畏惧影响着儿童的思 想和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社会认知的内容
• 水平1 儿童将权威人物的要求看成是自己 的愿望,对权威人物的要求无条件地服从。
• 水平2 儿童知道权威人物的想法和自己想 法是不同的,但是儿童会顺从权威人物的 想法,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