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五和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五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周代人们按照四时祭祀祖先,其中春祭叫( D )。

[A] 烝[B] 禘[C] 尝[D] 礿
2、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文化类型,其中不包括( D )。

[A]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B]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C]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D] 东南沿海渔业文化
3、《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作者是道士( B )。

[A] 葛洪[B] 孙思邈[C] 陶弘景[D] 李时珍
4、经学起源于( B )。

[A] 秦代[B] 汉代[C] 南北朝[D] 隋朝
5、“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行缓慢,( B )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道光
6、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是( C )。

[A] 班固[B] 贾谊[C] 郑玄[D] 张衡
7、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产生于( B )。

[A] 中唐[B] 初盛唐[C] 盛唐[D] 晚唐五代
8、孔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体现了( A )的美德。

[A] 修己慎独[B] 克己奉公[C] 勤俭廉正[D] 谦和好礼
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C )。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辩证思维[D] 整体思维
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色彩,是一种儒学化了的( D )。

[A] 道学[B] 墨家学说[C] 法家学说[D] 佛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墨家的思想核心是(ABCD )。

[A] 兼爱[B] 尚同[C] 尚贤[D] 非乐
12、名家的代表人物有(AB )。

[A] 邓析[B] 公孙龙[C] 邹衍[D] 董仲舒
13、两汉选官的方式有(ABC )。

[A] 察举[B] 征辟[C] 考试[D] 世袭
14、我国居住用房的形式有(ABCD )。

[A] 半穴式[B] 土木结构式
[C] 井干式[D] 干栏式
15、下列文章属于“本物”大赋的有(BCD )。

[A] 《归田赋》[B] 《七发》[C] 《子虚赋》[D] 《二京赋》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
号处。

16、旧石器文化遗址中的石祖、陶祖属于男性生殖崇拜物。

( F )
17、《西厢记》、《汉宫秋》是元杂剧中讴歌爱情的作品。

( F )
18、文化即自然的人化。

(T )
19、就艺术类型而言,可以说,道家重阳刚之美,儒家重阴柔之美。

( F )
20、定形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行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

(T )
21、《金瓶梅》是明代长篇小说,多淫词秽语,谈不上文化价值和艺术成就。

(F )
22、魏晋时期,玄学与道教合流,形成了“六家七宗”。

F
23、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

(T )
24、用麦磨面的粮食加工方法是秦汉以后由内地传到西域的。

( F )
25、宋代官学系统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等级差别不断增大,
限制了寒素子弟脱颖而出。

( F )
26词起源于市井歌谣。

(T )
27、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并称唐代楷书四大家,艺术造诣极高,把唐楷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

( F )
28、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生命与个体自由予以了更多的关注。

(T )
29、董仲舒在《传习录》中对道德理性之外的事实表示了贬抑的态度:“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 F )
30、“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 F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是什么。

第一,散点透视。

就是不受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任何东西。

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靠迁入对象之中,以深切体会对象的情感和状况。

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以大观小,以小见大。

即“神仪在心。

”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以大观小,一目了然。

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的精神仪态上表现出来。

第三,遗貌取神,就是说绘画不仅着重形似,更着重神似,而且神似比形似更重要。

第四,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

中国绘画不重视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阳光的影响而所起的变化。

设色比较单调,主要是用平面色彩表示事物的各个方面。

这与西方绘画注重色调的明暗不同。

32、简述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33、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两点:土地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包括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的权力,同时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3、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官僚制度的趋向是皇帝任用亲信随从以取代和驾空庞大的官僚机构。

4、中央对人身控制严密:(1)最早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如“什伍组织”,把百姓编入什伍之中;再如商鞅“连坐法”,把伍、什通过户籍办法编制起来,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试论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

1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注意前面是先分自然和人文,再从人文中分出经济和社会文化)
2 、地理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严格区分越来越难。

3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4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

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

(注意:这一条很可能考简答题,简记:为人类决定一切生物能量守恒一切活动)
5 、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的活动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

因为第一它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6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儒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三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

8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

9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11、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13、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