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第四章载重线与干舷解析

04第四章载重线与干舷解析


载重线与干舷
干舷的分类
? 形状干舷
按照载重线公约核算出的最小干舷,从储备浮力角度考虑确定;
? 稳性干舷
校核船舶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时所采用的吃水所对应的干舷;
? 强度干舷(结构干舷)
在进行结构强度设计时所采用的吃水所对应的干舷,对应结构吃水。
载重线规定的是最小形状干舷,稳性干舷、强度干舷由设 计确定,取其中的最大值。
F0为“标准船”的夏季最小干舷。
载重线与干舷
干舷修正 ? 方形系数对干舷的修正 ? 上层建筑对干舷的修正 ? 非标准舷弧对干舷的修正
; ;

夏季最小干舷
(mm)
载重线与干舷
方形系数对干舷的修正

时,

时,
(mm)
载重线与干舷
上层建筑对干舷的修正
(mm)
当 L>120m 时,按120m计算; C ——系数, E ——上层建筑的总有效长度, m
载重线与干舷
我国关于载重线的规定: ? 国际航行海船,载重线遵照《 1966年国际载重公 约1988年议定书》; ? 国内航行海船,遵照《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 术规则》; ? 内河船舶,遵照《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对于非国际航行船舶,法规根据我国沿海实际情 况制定了核算最小干舷的规则,计算方法较国际公约 的规则作了简化。
第四章 载重线与干舷
载重线与干舷
第一节 载重线规范的原则与依据
干舷不足
(装载过重)
适航性 浮性 抗沉性
储备浮力
海损事故
最小干舷 (最大载重线)
储备浮力:满载水线以上主体水密部分的体积所能产 生的浮力。
储备浮力对稳性、抗沉性和淹湿性等有很大的影响。 储备浮力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载重线与干舷
B 型船舶 ? 凡是达不到关于 A型船舶各项规定的所有船舶; ? B型船舶的 K值由查表得到; ? B-60型、B-100型船舶。
载重线与干舷
干舷甲板
? 通常为最高一层露天全通甲板;
? 较低一层甲板也可以选作干舷甲板,但该甲板至 少在机舱和首尖舱之间是全通的和永久性的甲板, 而且是连续横贯船体;
? 当该甲板是阶梯形时,则甲板的最低线及其平 行于甲板较高部分的连续线取为干舷甲板时,干舷 甲板以上的那部分船体就干舷的核定和计算而言, 应视作上层建筑。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议定书》 (The Protocol of 1988 relat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oad Lines,1966)
议定书对A、B-60型、B-100型船舶的破舱稳性计算提出了 更严格的要求,于2000年2月3日生效。
载重线规范的发展历史
1835年,“劳氏规则”; 1867年,英国造船会建议; 1873年,劳氏船级社菱形载重线标志; 1876年,英国商船法中的圆盘标志; 1930年,第一个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1966 年,《 1966年国际载重公约》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oad Lines,1966 ;LCLL1966、LL1966);
载重线与干舷
非标准舷弧对干舷的修正
(mm)
L —— 船长,m ; l —— 封闭上层建筑总长度, m ; A —— 标准舷弧面积, m2 ; a —— 实际首、尾舷弧面积之和, m2。
载重线与干舷
标准舷弧
载重线与干舷
最小船首高度
船首高度为首垂线处,自相应于核定夏季干舷和 设计纵倾的水线,量到船侧露天甲板上边的垂直距离。
1985年,《1966年国际载重公约 1988年议定书》
载重线与干舷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Load Lines,1966; ICLL1966,LL1966)
该公约是为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关于国际航行 船舶载重限额的统一原则和规则,1968年7月21日起正式生效。 到2007年11月30日为止,ICLL1966有158个缔约国,占世界船队 总吨位的98.77%。
mm
船长;
方形系数,取不小于 0.68
对航行于近海航区、沿海航区和遮蔽航区的船舶, 其最小船首高度可分别减小 10%、20%和35%。
载重线与干舷
最小季节干舷
夏季最小干舷 热带最小干舷 夏季淡水最小干舷 热带淡水最小干舷
载重线与干舷
夏季最小干舷 热带最小干舷 夏季淡水最小干舷
热带淡水最小干舷
(mm) (mm) (mm) (mm)
载重线与干舷
甲板线与载重线标志
? 甲板线的勘划
载重线与干舷
? 载干舷
第二节 规则中的名词解释
? A型船舶 ? B型船舶 ? 干舷甲板 ? 上层建筑 ? 单甲板船 ? 风雨密 ? 船长、船宽、型深 ? 计算型深 ? 开口位置 1、位置2
载重线与干舷
A 型船舶 ? 为载运散装液体货物而设计的一种船舶; ? 其露天甲板具有高度完整性,货舱仅设有小的出 入口,并以钢质或等效材料的水密填料盖封闭; ? 载货的货舱具有较低的渗透率; ? 基本干舷计算时, K值由查表得到。
载重线与干舷
计算型深
t —— 干舷甲板中部边板的厚度; t1 —— 干舷甲板露天部分敷料的平均厚度; s —— 上层建筑的总长。
载重线与干舷
第三节 最小干舷计算
最小干舷 按照载重线规范要求,确定的某一航区沿船长方
向应具有的最小形状干舷。 当船舶航行于多个航区时,应分别核定最小干舷。
基本干舷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