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用具
课件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呈现例题,引入课题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
2、提问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
1提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后追问: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3、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说说对这个条件的理解,把比较概括的已知条件尽量说具体、说详细。
正像“蘑菇”卡通说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萝卜”卡通说的“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三天摘的个数……”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已知条件,踏上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起点。
4、填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个
第二天:30+5=35(个)
小学数学三年级课堂教学设计
2014年月日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P71—7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5、引导思考:让学生比较上面的填表格解答和列算式解答有什么相同地方?
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进行思考。
三、类比应用,丰富体验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读题以后,关注并充分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
3、“想想做做”第4题
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9”“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是画图的依据,根据这些已经条件画出示意图,就能看出问题的答案,想到算式怎样列
四、自主应用,提升认识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
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