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特殊语序解析

古代汉语特殊语序解析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 语· 宪问》) 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坏 晋馆 垣》)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 之於国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 · 魏风 · 硕 鼠》)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 君》) (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乐颜,时人 莫之许也。(《三国志· 诸葛亮传》)
疑问代词“孰”、“曷”、“恶”
比较少用作动词的宾语。但是遇到 它们充当动词的宾语时,一般也是 放在动词的前面。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 · 非相》) 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 知,曷知?(《吕工春秋· 任数》)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 也。(《孟子· 尽心上》)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时,也
介词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也
可以提到介词的前面。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 · 先进》)——夫,指示代词。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 王室。(《左传· 昭公十五年》) 康公我之自出。(《左传 · 成公十 三年》)

古汉语中除了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宾语前 置外,代词“是”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 语也常常置于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用代词复指的格式中,还可以在宾 语之前加“唯(惟)”,形成“唯(惟 ) …… 是(之) ……” 的固定格式,强 调宾语的作用很明显。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 · 僖公五 年》)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左传 · 僖公二 十四年》) 敢不唯命是听。(《左传 · 宣公十二年》 ) 敢不唯子是从。(《左传· 哀公六年》) 此子也才,吾受子赐;不才,吾唯子之 怨。(《左传· 文公七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为政》)



尝试分析:
荀偃命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 · 襄公 十四年》) 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 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 左传· 成公二年》) 公子 趋进曰:“ …… 自今日既盟之 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 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 ” (《左传· 襄公九年》)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 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 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 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 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 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 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于射箭,当世没有人能 跟他相比。康肃公也以此自负。他曾经在 家中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人放下 担子站在那里,用眼睛斜视很久没有离去 。看见康肃公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 头。康肃公问他说:“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技术不是很精湛吗?”老人说:“ 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很生气 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 老人说:“根据我的舀油就知道。”于是 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 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滴进葫 芦里,油从钱孔滴入而钱却没有湿。老人 于是说道:“我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的前面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 谁、孰、何、曷、胡、恶、奚、 安、焉”等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子罕》) 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城濮之
战》) 沛公安在?(《史记· 项羽本纪》) “许子冠首?”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许行》) 以上诸例,“谁”、“何”、“安”、 “奚”由于是疑问代词,所以都位于动 词的前面
受上述规律的制约,放在介词前 面。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
行》)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固定结构
书P224
宾语的位置
在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
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这种句式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条件: 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 否定的否定词“不、未、无(毋 )莫”等. 宾语必须是代词
古代汉语特殊语序
语序
语序也叫词序,指词语(包括词
和词组)在句子中组合的先后次 序。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古代汉语的特 殊语序,实际上是先秦汉语书面 语的特点,汉代以后已经从口语 中逐渐消失。
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

语 的 位 置 谓 语 的 位 置 定 语 的 位 置
宾语的位置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前面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时,也受上述 规律的制约,放在介词前面。 在有否定词“不”、“莫”、“未”、“ 无(毋)”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 ,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为了强调宾语,在句中用代词“是”或“ 之”复指它,同时宾语和它的复指成分都 放在动词的前面。 “唯(惟)”,形成“为……是(之) ……”的固定格式 介词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也可以 提到介词的前面。 代词“是”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也常常 置于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
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 传· 僖公四年》)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 (《诗· 周南· 葛覃》) 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食,三施而无 报,是以来也。(《韩之战》)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 焉。(《孟子· 梁惠王上》)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 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 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 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 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 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否定词必须是“不”、“未”、“
莫”、 “无”(毋)
宾语必须是代词
宾语的位置
为了强调宾语,在句中用代词“是
”或“之”复指它,同时宾语和它 的复指成分都放在动词的前面。 句子格式为: 宾语 + 是(之)+ 谓语动词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 僖公五 年》)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 · 僖公四年》) 舍其旧而新是谋。(《城濮之战》)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 语· 子张》)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 · 子罕》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