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教材建设管理是高等学校教案基本建设和教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教材建设管理工作是改善教案条件、提高教案效果、保证教案质量的重要措施。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教材为在我校本、专科教案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教案用书。

二、组织机构
第三条我校教材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为校教案指导委员会,日常管理机构为教务处,各学院(系)设立院(系)教材建设小组。

第四条我校教案指导委员会教材工作职责为:
.审定全校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检查教材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计划落实情况;
.指导各学科(专业)的教材建设、教材研究和教材评价工作;
.指导国外教材的引进、研究和评价工作;
.检查教材建设基金的使用情况。

第五条各学院(系)教材建设小组的职责为:
.制订、审定本学院(系)教材建设规划,经校教案指导委员会审批后,负责组织实施;
.审定本学院(系)自编教材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定期检查本学院(系)承担的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督促按期完成;
.组织本学院(系)选订适用教材,检查、评价本学院(系)各专业使用教材的质量,保证新教材和优秀教材的比例;
.推荐优秀教材、讲义、教案参考书、电子教材等,总结本学院(系)教材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

三、教材建设
第六条教材编写原则
.科学性原则。

凡教材编写必须具有科学依据,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符合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理念;
.系统性原则。

教材编写应注意系统地反映本学科的发展全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内容有序衔接;
.创新性原则。

根据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现状,注重理论创新和教材内容新颖;
.适用性原则。

满足教案计划和教案大纲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实践教案要求。

第七条教材编写程序
.凡学校资助公开出版教材均应纳入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年度建设计划,保证教材建设与出版质量;
.纳入教材建设规划的教材,正式出版前需经校教案指导委员会讨论审批;
.编写前应由编者提出申请,填写教材编写申请表,并提供教案大纲、教材编写大纲、主要章节内容等;
.教材出版由教务处统一联系出版社,并由编著者、教务处联合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及赠(购)书协议等(自编教材由教务处统一联系印刷单位、电子教材由教务处组织实施网上发布)。

第八条教材建设基金
.学校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拨专款用于教材建设、教材研究、公开出版资助以及优秀教材奖励等方面;
.由学校资助的公开出版教材,原则上只资助出版费和审稿费。

经资助出版的教材应在扉页上注明“东华理工大学教材建设基金资助”。

四、教材选用
第九条教材选用原则
.根据专业教案计划、课程教案大纲要求和教案实际需要选用教材。

积极选用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和水平、内容满足社会需要的教材;
.积极选用获奖教材和规划教材。

积极引进获近两次省部级以上奖的优秀教材、面向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
.凡有公开出版的教材,原则上不选用内部出版或自编教材。

第十条教材选订计划
.教务处每年分春季和秋季两次组织学院(系、部)制订下个学期的教材计划;
.教材计划由任课教师提出初选方案,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讨论,综合课程组教师意见,提出教材订购申请;
.学院(系、部)逐级审核,学院(系、部)教材建设小组集中审定,组长签字、加盖公章,提交教务处审查;
.一门课程原则上只选一种版本的教材,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

特殊情况,特别说明;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选用
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类型确定:公共基础课是指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