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3_放线菌及蓝细菌总结

第二章3_放线菌及蓝细菌总结


(一)概述
1、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原体(EB)呈球形、椭圆 形或梨形,姬氏染色呈紫 色,具有高度的感染性; 始体(RB)由原体逐渐发 育、增大而形成的,以二 分裂方式繁殖并发育成许 多子代原体。
原体
发育周期 始体
2、培养特性: 专性细胞内寄生,可用鸡
胚卵黄囊接种培养。
3、抵抗力: 耐寒怕热;对消毒剂及红 霉素等敏感。 鸡胚卵黄囊接种
第二节
放线菌—Actinomycetes
本节提要:
放线菌的基本形态
放线菌的生活史和繁殖
放线菌的培养特征
放线菌的分类依据 放线菌的主要属
概 述
Actinomycetes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的单细胞原核 微生物,主要以外生孢子繁殖,革兰氏阳性。放线 菌菌丝常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呈放射状生长,并 因此而得名。放线菌有特殊的土霉味。 应用:产生抗菌素、酶类、维生素;有的放线菌有 固氮能力;放线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也起着重要 作用,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分解复杂有机物的能力, 对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Streptomyces lividans 1326
Colonies growing on medium R2YE, producing both
undecylprodigiosin(十一烷基灵菌红素 ) and actinorhodin.
一、放线菌与细菌的比较
同为单细胞,菌丝比真菌细,其直径与细菌接近; 同属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和线粒体等。核糖体70S等; 胞壁含磷壁酸,二氨基庚二酸,不含几丁质,纤维素;G+; 对环境的要求与细菌相近; 对溶菌酶敏感; 对抗生素的反应象细菌。 总之,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而更接近于 细菌的原核生物。所以:在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Vol.4上归在分枝菌纲(Actinomycetes)
性斑疹伤寒

3、恙虫病立克次体
鼠蚤
恙虫病


恙螨幼虫

(四)防治原则
灭虱、灭蚤、灭 鼠,讲究卫生。
接种立克次 体死疫苗
用氯霉素、四环 素等抗生素治疗
三、衣原体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 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的细胞 壁化学组成为磷脂、蛋白质和多糖。
● 支原体 ● 立克次体 ● 衣原体
● 螺旋体
一、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 性、可通过滤菌器、并能在无生命培养基 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支原体大小一般在0.2-0.3μm,无细胞壁, 呈高度多形性,常呈球形、杆状、丝状、分枝状 等。G-性,常用Giemsa染色法染成淡紫色。细胞 膜中含较多胆固醇,膜外有一层多聚糖组成的荚 膜,与致病有关。
Substrate mycelia.
Aerial mycelia
Aerial hyphae emerging from the substrate mycelium
Reproductive mycelium
Magnification of aerial hyphae
Streptomyces lividans 1326
Lawn of aerial hyphae
放线菌孢子丝类型:
丛生
锯齿形
丛簇形
钩状 单轮生 紧螺旋 松螺旋
一级轮生
二级轮生
放线菌孢子丝的显微图片:
单轮生
螺旋状
Coiled aerial hyphae
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放线菌的繁殖
无性孢子(主要)
菌丝片段
分生孢子
孢子囊孢子
横隔分裂
缩缢分裂
放线菌的繁殖: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 行繁殖,也可借菌丝断片(液体培养时)进行繁殖。无 性孢子主要有以下三种:
孢子形态及其特点
四、放线菌的生活史
五、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质地: 致密、干燥、多皱、小 而不蔓延、不易挑起,表面有 放射状沟纹。
形状:随菌种不同可有两类
(1)产生大量分枝状菌丝的菌 种,(如Streptomyces)形成与培 养基结合较紧的菌落,不易挑 起或整个挑起。 (2)不产生大量菌丝的菌种: 如Nocardia,形成的菌落呈粉质, 挑之易碎.
二、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菌丝无隔膜,仍属单细胞。
菌丝直径与杆菌相似(1m左右);细胞壁含磷壁酸、 二氨基庚二酸,不含几丁质、纤维素。 ★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 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 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 孢子丝(Reproductive mycelium)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J1501(蓝色链霉菌 )
A picture of colonies producing the pigmented antibiotic actinorhodin(放线紫红素 )
Colonies of Streptomyces sp.
Sporulating colonies on Tomato-Oatmeal Agar plates.
(二)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衣原体可引起人类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沙眼亚种可引 起沙眼、包涵 体结膜炎及泌 尿生殖道感染
性病淋巴肉 芽肿亚种经 性接触可引起 性病淋巴肉芽 肿
通过飞沫或呼 吸道分泌物传 播可引起呼吸 道感染
(三)防治原则
•加强个人卫生、不使用
公共毛巾及脸盆、避免
接触传染源。 •衣原体病早期可使用红 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性 病淋巴肉芽肿可用磺胺
1、形态与染色:
梅毒螺旋体纤细,螺旋致密规则 ,两端尖直,运动活泼,可用暗 视野显微镜或经镀银染色观察。
2、培养特性与抵抗力:不能人 工培养。抵抗力极弱,对温度、 干燥特别敏感。对消毒剂与抗生 素也敏感。
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
● 钩端螺旋体
(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钩端螺旋体呈圆柱形。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形似细小 珍珠排列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运动活泼。经镀 银染色后呈棕褐色,菌体呈“C”或“S”形状。
钩端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
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常用柯氏培养基培养,接种 后1-2周,可见液体培养基呈半透明云雾状生长。
3、抵抗力:对干燥、日光、热、酸的
抵抗力弱;在水和湿土中可存活数月, 对消毒剂及青霉素敏感。 4、抗原构造及分类:根据表面抗原 和内部抗原可将钩体分为25个血 清群,200多个血清型。我国有19 群74型。
(二)致病性:
钩体病为人兽共患病,以鼠、猪为主要传染源和储 存宿主。钩体经尿排出污染水、土,人类经皮肤、粘 膜接触感染。
六、放线菌的代表属
①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共约1000多种。具有发育良好 的菌丝体,菌丝体有基内菌丝、气 生菌丝、和孢子丝之分;孢子丝和 孢子的形态因种而异。抗生素主要 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90%由链霉 菌产生。 ②诺卡氏菌属(Nocardia) 此属中多数种没有气生菌丝, 只有营养菌丝。在培养15h至4天内, 菌丝体产生横膈膜,分枝的菌丝体 突然全部断裂成杆状、球状或带叉 的杆状体。
支原体可选择性地与宿主细胞上相应受体粘附, 从细胞膜获取脂质与胆固醇,损伤细胞引起疾病 。 1、肺炎支原体:经呼吸 道传播,可引起人类原 发性非典型肺炎。 2、溶脲脲原体:主要通 过性行为传播或母婴传 播,引起人类非淋菌性 尿道炎;还可吸附于精
子表面,阻碍精子与卵 子结合,引起不育症, 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溶血素 细胞毒因子 内毒素样物质
钩端螺旋体病
(三)微生物学检查:
发病1周内取血液、2周后取尿液等作病原体检查。 也可在发病初及发病2-4周采血作血清学检查。
直接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与鉴定 动物接种
血清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防鼠、灭鼠
接种钩体疫苗
首选青霉素治疗
● 梅毒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链霉菌属
诺卡氏菌属
③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不生成气生菌丝,只在营养
菌丝上长出很多分枝小梗, 顶端着生着一个孢子;其菌 落较链霉菌小得多。 ④放线菌属(Actinomyces) 多为致病菌。只有营养菌丝, 有隔膜,可断裂成V或Y形体。
放线菌属 小单孢菌属
第三节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溶脲脲原体电镜照片
二、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概述
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1、大多为人畜共患病原体; 2、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或为寄
生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 3、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4、多形态性,主要为球杆状; 5、专性细胞内寄生。 我国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有: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及Q热柯克斯体
支原体电镜照片
2、培养特性: 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法 繁殖。在含有20%血清、 酵母浸膏和胆固醇的培养
基中缓慢生长,2-3天后
形成“荷包蛋”样菌落。 3、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比细菌弱;加热55℃, 5-15分钟即死亡。对阻碍
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
强力霉素)等敏感。
支原体“荷包蛋”状菌 落
(二)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根据电镜观察结果,放线菌孢子形成是以横隔分裂方 式进行的。 横隔分裂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1.细胞膜内陷,并由外向内逐渐收缩,最后形成一个完整 的横隔膜。经此方式可把孢子丝分割成许多分生孢子; 2.细胞壁和细胞膜同时内陷,并逐步向内缢缩,最终将孢 子丝缢裂成一串分生孢子。


孢子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椭圆状、杆状、圆柱状、 瓜子状、梭状和半月状等。孢子的颜色丰富,且与其 表面纹饰有关。孢子表面的纹饰在电子显微镜下清晰 可见,除表面光滑者外,还有皱褶状、疣状、刺状、 发状和鳞片状;刺有粗细、大小、长短和疏密之分。 一般直形和波曲的孢子丝都产生光滑的孢子,螺旋状 孢子丝产生的孢子表面结构因种而异。 放线菌孢子特点:对干燥抵抗力强,对热抵抗性不强。 多为65℃,10~15min失活(嗜热放线菌例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