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7亿占产业总人口50%,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劳动力最有效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效益和收入水平。
中国的农业看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的农业看垦区,垦区的农业看建三江,从小就在建三江长大的我,目睹了家乡农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深知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在报考单上填上了机械自动化专业。
四年后我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成为了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愿以偿的与机械打起了交道,现如今我每天都和美国的“大家伙”接触,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些庞然大物不但马力强劲,操作简单,驾驶环境舒适最让我惊讶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农机上发挥的强大作用。
故障代码,让我着实佩服美国人的技术,当农机发生故障时,发生异常的部件代码会出现在车载计算机屏幕上,维修人员会以最快的时间修理,省时省力,记得大三下学期的一段时间里我在前进农场农机科实习,当时是10月份正是秋收最忙的时候农场规定15日完成收获任务,全场上下都在早起晚归,如火如荼的忙碌着,当时我的任务就是在各管理区跑,看收获进程和农机工作情况,有次上午在18管理区有台收获机没有工作,走到跟前才了解到机械有故障需要维修,查找故障就花费了2小时,别说维修时间了,就是维修人员大老远跑来就得很长一段时间,这一天就这么荒废了,在秋收时令,真是时间就是金钱,一天少收获2,3百亩水稻,并且我注意到农户家的收获机大多都是仿制或稍加改造形成的,很有几分邯郸学步的味道,可靠性很低。
国内和国外农用机械差距之大让我感慨颇多
究其原因我国现代农业装备主要存在诸多问题
1,政策体系不完善,农机装备投入仍然不足,扶持和支持力度还不够。
2,工艺落后,装备质量差,技术水平低,能耗高,创新能力不足,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3,农业装备科研投入不足,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条件十分落后。
4,标准化程度低,农机农艺集合不够紧密;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等。
现如今中国和领海争端问题使我国对军事装备投入充足,自主创新能力强,军备水平位世界前列,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相信以后在对和平的世界格局下中国应该会投入科研力量投入到农业装备的研发中去的。
摆脱对美国机械的依赖
在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美式大型机械给我带来深深震撼外,在于八一农垦大学王教授的学习中我首次接触到了精准农业这个陌生的词汇,王教授给我们展示了RS和GIS,GPS,只是简简单单的操作几下,七星农场土地的地形地貌,机车位置和工作情况清晰明了的展示在投影大屏幕上,真有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这次学习也让我了解到了农机中心的真正魅力在“精准农业”这四个字上。
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农业管理系统,它的全部概念建筑在空间差异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上,核心是根据当时当地作物实际需要确定对作物进行化肥或农药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化肥的生产量和施用量居世界首位,但是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农药利用率为30%左右对坏境造成严重威胁。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而降水利用率不足35%节水已成为一项紧迫而繁重的任务。
我国每公顷耕地平均拥有农用动力1kw 左右,相当于美国的两倍,然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美国,我国农业应尽快实现从粗放经营到精细农作的转变。
精准农业是利用3S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佳产出计减少对坏境的污染。
精准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