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命题者 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考生对这些概 念、名词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不 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这方面 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概念和名词 应格外留意。
•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 正常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可能是 XY ,却可以是YY
•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新课标地区:课标全国卷: 满分90分,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
非选择题4题共39分,选做题1题共15分。 适用地区: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 陕西、河南、山西、新疆
(三)复习的基本方法—五会、四基
五会
会读: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 小资料、实验等;
会背: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 方法等要背熟;
基本习惯:养成良好的解题和作息习惯,如仔细审题 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合理休息的习 惯、及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习惯。
(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复习 实效
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课下勤问(要求 学生准备一个问题本,把问题随时记下来)勤 讲(给同学讲题其实是梳理思路的一个很好的 途径),充分发挥耳、脑、手、口等感官的作 用,让你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提高复习 实效。经过这样的训练你的读图、析图、空间 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考查的是选修3教材P42的拓展视野的内容。
考纲有而教材没有的要进行适当补充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只有资料分析,没有涉及 盐调节)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应用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模拟尿糖的检测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
• 原生质、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原生质滴
渗透生物学科思想---生物科学的主要观点
1.生命的物质性观点。 2.生命物质的特殊性观点。 3.生物的多样性观点。 4.生物与环 境相适应的观点。 5.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6.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7.生物进化的观点。 8.细胞的全能性(潜能性)的观点。
生物基本常识须让学生知道(铺垫性内容)
举例: • 人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生殖等
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 植物六大器官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 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分为几个纲?哪些
是恒温动物?哪些是变温动物?哪些是卵生? 哪些是胎生?哪些是羊膜动物?(具体实例) • 昆虫的特征 • 双受精,果实种子的形成 • 人类传染病及预防接种 • 食品保鲜原理
比较、参考多版本教材(以人教版和中图 版为主),注意名词上的差异
例如:班氏试剂和斐林试剂 单纯扩散和自由扩散 细胞膜系统和生物膜 甲基绿哌洛宁染液和甲基绿吡罗红染液等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
(1)其配方与斐林试剂不一样,其配方为: 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 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 ③把溶液倒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2)作用原理: 斐林试剂是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进一步生成Na2CuO2, 电离出的[CuO2]2-离子水解产生Cu(OH)2在碱性条件下和还原糖反应得 Cu2O沉淀。因为能够和CO2反应而不易保存。 班氏试剂是一种络合复盐,其商品名称为枸椽酸多羟基碳酸合铜(II)酸 三钠-硫酸钠六水合物,化学式为Na3[CuCO3(C6H5O7)]-Na2SO4xNaOH-6H2O.在水溶液中不会和CO2反应,能够冷却结晶制成晶体粉末, 需要时配制溶液即可使用。[CuCO3(C6H5O7)]3-阴离子直接在碱性环境中 与-CHO作用。因此反应较慢。 在 班氏液和还原糖作用时, (4)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只适用于还原性糖(如葡萄糖)的鉴定,不 用于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的鉴定。 当然,无论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 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 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班氏试剂常用于尿糖的鉴定
(五)在复习教学中要做到“五让”
1、能让学生观察的要尽量让学生观察; 2、能让学生思考的要尽量让学生思考; 3、能让学生表述的要尽量让学生表述; 4、能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让学生动手; 5、能让学生总结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推导 出结论。
(六)定位与责任
• 在高考备考中,考生、家长、教师各自发 挥各自作用,合理的角色分工至关重要。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杂交 诱变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组
变
关键 选择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选择诱 步骤 本 变方法
四、备考几点建议
(一)尽早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关于记笔记的一点建议:
建议学生将笔记本分成两部分:正面记课堂笔记,反面记 特殊案例和答题思路。 ①课堂笔记注意方法:如列表对比法、知识要点归纳法、因果关 系归纳法、分布规律归纳法。 ②答题思路笔记:因为对于某一类的问题,其答题思路是有一定 的角度的。只要平时把这类题的答题思路整理的比较完善,在 头脑中形成答题思路的要点。在考场上根据题目给你的特定的 情境和条件,按照答题思路,结合具体的题目,把它逐一展开 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把分拿全。 ③让学生准备一个问题本,养成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的习惯。
必修 1、2、3+选修1、3
第二轮复习目的、时间 ------紧扣基础、专题训练;整合知识、完
善网络;强化方法、提升 能力。
------ 2012年的2月--2012年的4月底
第三轮复习目的、时间 ------以进行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为主 要目标。精讲串讲,提高应试技巧。 ------ 2012年的5月-6月
有些题目考查位置较偏
如:选择题的第5题
教材中只要求学生理解神经冲 动的产生和传导,对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必修3教材 P18的小字体内容。
又如:37题第(6问),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 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
考查的是选修1教材P76的课题延伸的内容。
再如:38题第(3)问,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 , 而与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 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 (脱落酸、2,4-D)。
会默:名词性概念、生物学术语、结论性语句 要会默并确保准确;
会理解:对基本概念要理解内涵和外延
会应用:学以致用,力求用的规范、准确、全 面、科学。
掌握四基
基本知识:对生物学的主干知识,掌握清晰、理解 透彻;
基本技能:实验方法和基本技巧,如对照原则的实 施、装片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等;
基本方法:审题的方法,解题的一般思路,如遗传系 谱图的分析方法,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曲线图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协调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坚持以必修为主, 选修也不容忽视
•两者考查方式存在明显差别 •两者分值地位存在明显差别 •选修课程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独立性 选择性
归纳例外问题
举例: • XY是同源染色体但大小不一样 • 有氧呼吸时耗O2量等于CO2产生量,但脂肪氧化时耗
O2量大于CO2 产生量 • 人属于需氧型生物,但红细胞却进行无氧呼吸 • 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离体植物细胞很容易在植物激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
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
素质。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 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作试题分析要分析什么?学生要做的准备 有哪些? 1.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学生归纳) 2.试题考查的能力点(老师总结) 3.主要错误及出错的原因(师生共同总结) 4.解答试题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分析,寻找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
一轮复习反思
一轮复习几次月考后学生所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 对基本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原理掌握的熟练程度 不够,欠缺综合应用能力
(二)答题指导也尽早严格要求 切题明确:题目问什么,答什么,不能答非所问。必须在做题前认 真审题,弄清题意和需回答的问题。 简洁科学:回答问题时突出关键词,抓住得分点,一语中的。言简 意赅地答出标答中的得分点。如果答得多却无一重点,最终可能不得 分。 尽量用学科术语,避免因口语化导致表述不准确,甚至产生错误。 只要是表达得当且内容是科学合理,均能得分。 逻辑严密:在用生物原理解释生物问题时,一定要体现出因果联系 和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语言表述时,一定要体现出有序的思维过程, 切忌东扯西拉。 全面完整:考虑和回答问题时要求尽可能全面,力求得分点不遗漏; 同时在进行每一点的表述时,尽量表述完整,避免说半句话。答案的 表述,力求做到全面而不重复,完整而不冗长。 条理清晰:书写实验设计等题答案时,根据需要进行分段书写,或 在每个答题点前标上序号。这样既可反映你有序的思维过程,又能让 阅卷老师在有限的阅卷时间内迅速地找到踩分点,有利于得分。 整洁美观:一份整洁、字迹清晰、字体优美的答卷,首先会给阅卷 老师留下良好印象,加上正确而全面的表述,则会得高分。
9.生命活动的条件限制的观点。 10.生物稳定的相对性观点。 11.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的观点。
(1). 重点内容讲清讲透
课堂复习要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 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一节课要围绕重 点知识和能力点进行讲清讲透,适度引 伸,切忌蜻蜓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