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验 诊断学

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验 诊断学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2. 化学检查
①蛋白质 ②葡萄糖 ③氯化物 ④酶(略)
蛋白质
参考值:
定性……阴性(-)或 弱阳性(±)
定量……0.2~0.4g/L(儿童,腰穿) 0.2 ~0.45g/L(成人,腰穿)
蛋白质
临床意义
增高: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各种脑(膜)炎、出血、 肿瘤、内分泌或代谢病、中毒等。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5. 免疫学检查
①免疫球蛋白(Ig)检测 ②结核性脑膜炎的抗体
(TB-IgM,TB-IgG)检测 ③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 ④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癌细胞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 脑脊液特点
• 正常人 • 脑膜炎
①化脓性脑膜炎 ②结核性脑膜炎 ③病毒性脑膜炎 ④流行性乙型脑炎 • 脑肿瘤 •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⑥癌胚抗原(CEA)测定
CEA ↑:癌性积液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3.显微镜检查
①细胞计数 ②细胞分类 ③脱落细胞检查 ④寄生虫检查
①细胞计数
漏出液:<100×106/L 渗出液:>500×106/L
②细胞分类
漏出液:淋巴细胞、间皮细胞。 渗出液:多种细胞
• 中性粒细胞→化脓性感染等 • 淋巴细胞→结核、肿瘤等。 • 嗜酸粒细胞→寄生虫感染、气胸等。
②蛋白定量试验 <25g/L >30 25g/L
③葡萄糖测定
↓↓↓:化脓性 ↓↓:结核性、癌性。 ↓:类风湿性
=:漏出液
④乳酸测定
>10mmol/L:细菌性 轻度增高:非细菌性
⑤酶活性测定
• 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感染。 • 淀粉酶(Amy) ↑:胰腺疾病 • 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
③脱落细胞检查
恶性肿瘤细胞
④寄生虫检验
微丝蚴、阿米巴滋养体。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2. 胃液pH测定 及其临床意义
适应症
1. 有脑膜刺激症状 2. 疑有颅内出血 3.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4. 神经脱髓鞘疾病 5. 剧烈头痛、昏迷、抽搐、瘫痪,疑为中枢神
经系统疾患者 6. 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
禁忌症
1. 颅内压明显升高者 2. 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 3. 局部皮肤有炎症
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术 测压 收集脑脊液 (3~4管)
第一管:细菌学检查 第二管: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第三管:细胞计数和分类 第四管:脱落细胞检查(必要时)
标本采集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1. 一般性状检查 2. 化学检查 3. 显微镜检查 4. 细菌学检查 5. 免疫学检查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1. 一般性状检查
①颜色 ②透明度 ③凝固物
②透明度:
透明→漏出液;浑浊→渗出液、乳糜液
③比重:
<1.018 →漏出液;>1.018 →渗出液
④凝固性:
不易凝固→漏出液;易于凝固→渗出液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2.化学检查
①粘蛋白定性试验 ②蛋白定量试验 ③葡萄糖测定 ④乳酸测定 ⑤酶活性测定 ⑥癌胚抗原(CEA)测定
漏出液 渗出液
①粘蛋白定性试验 - +
①颜色
• 黄色:蛛网膜下腔出血(陈旧), 黄疸
• 红色:各种原因的出血,注意多管 比较
• 乳白:脓性 • 绿色:绿脓杆菌感染
② 透明度
• 清澈透明:正常 • 微浊:病毒性脑(膜)炎等 • 毛玻璃样浑浊:结核性脑膜炎 • 乳白色浑浊:化脓性脑膜炎
③ 凝固物
• 液面薄膜形成:结核性脑膜炎 • 凝块或沉淀物:化脓性脑膜炎 • 黄色胶冻状物:蛛网膜下腔阻塞
氯化物
参考值
120~130mmol/L
临床意义
↓↓↓:结核性脑膜炎 (<102mmol/L)
↓↓:化脓性脑膜炎
(102~106mmol/L)
↓:低氯血症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3. 显微镜检查
①细胞计数 ②细胞分类
细胞计数与分类
参考值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主要为少量白细胞
②脑脊液循环障碍→ 椎管梗阻、肿瘤等。 ③鞘内蛋白合成增加→ 多发性硬化等。 ④→①+③ ⑤损伤性 减少:①更新加快 ②脑脊液漏 ③颅内压增加
葡萄糖
参考值
成人:2.5~ 4.5mmol/L
儿童:2.8~ 4.5mmol/L
脑脊液/血浆: 0.3~0.9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其它脑膜(脑)炎
浆膜腔
概念
胸 膜 腔→胸膜腔积液(胸水)
(<20ml)
腹 腔 →腹腔积液(腹水)
( <50ml )
心 包 腔→心包积液 (10~50ml )
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制
漏出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肝硬化等)
静脉压↑ (心力衰竭等)
淋巴管阻塞 (丝虫病、肿瘤等)
渗出液
血管通透性↑ ①感染性:各种病原体 ②非感染性:外伤、化学 刺激、恶性肿瘤、风湿 性疾病等。
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验 诊断 学
浆膜腔积液检验
1. 概念 2. 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制 3.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4. 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诊断 5. 几种常见渗出液的特点及其
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1. 适应症 2. 标本采集 3.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胃液检验
1. 胃酸分泌量测定 及其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 7 ∶3
细胞计数与分类
临床意义
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①↑↑↑:数千×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见于
化脓性脑膜炎。 ②↑↑:数百×106/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并存,见于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细胞为主 见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③↑:数十×106/L,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性脑膜 (脑)炎。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1. 一4. 细菌学检查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1.一般性状检查
①颜色 ②透明度 ③比重 ④凝固性
①颜色
• 红色(血性):癌性、结核性、 风湿性、出血性、损伤等。
• 黄色(脓性):化脓性感染 • 绿色:铜绿假单孢菌感染 • 乳白色:胸导管、淋巴管阻塞。
细胞计数与分类
临床意义
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细胞为主,找到肿瘤细胞有确诊意义。
三.脑寄生虫病 ↑,嗜酸细胞为主,找到虫卵或虫体有确诊意义
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为主,吞噬细胞(红细胞、含铁 血黄素),各种白细胞。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4. 细菌学检查
①涂片
•革兰氏染色:细菌 •抗酸染色:结核菌 •印度墨汁染色:隐球菌 ②培养 细菌、真菌。 ③动物接种 结核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