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 德育

教育学 德育

三、德育目标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 育工作的通知》:“把全体学生培养民为爱国 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 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 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 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 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96年,……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三、德育目标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常识、基本观念 道德行为方面:关心热爱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诚实正直、自尊自强
三方面的要求: 思想政治 道德行为 个性心理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感情、事业心、主义 道德行为方面:集体主义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敢于创新、识别能力分析能力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从联系上看: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 的品德形成发展离不开德育。 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品德形成 发展过程,只不过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 系统的影响。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 建构完善的过程。
第二节、德育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0年填空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四、德育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第育主要内容:政治教育
我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 现阶段主要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国家政策法 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 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其中 现在的一种趋势:把心理健康教育独立于德育之外
第二节、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 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 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 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特性
孔子:父母在不 远游,游必有方 封建:君权神授 资本:自由民主 社会:三热爱 中国:集体主义 美国:个人主义
金迪斯:一个社会,长期而 言,如果没有任何说教机构 --例如教堂、学校、报纸 或家庭的灌输等,那么,长 期而言,这个社会必定瓦解。
社会性:各个社会共有现象 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德育 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德育 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德育 继承性:德育的承上启下 孝敬父母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二、德育的意义
第一三条是从社会的 角度,第二条是从个 人的角度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 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三、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 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 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无论什么的依据,有两
第九讲 德 育
赵峻岩 副教授、博士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什么依据? 什么手段? 什么目的?
不是道德教 育的简称或 政治教育的 代名词!
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 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 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包括:
制订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点是肯定的:外在社会 要求、内在学生的身心
外在 内在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
发展特征。德育目标如 此、德育内容如此、课 程设置如此!!这是回 答此类问题的万能钥 匙!!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社会德育
重点掌握学校 德育的概念, 填空!!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 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 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 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四、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 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 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决定德育 工作的针 对性和有 效性
决定德育内容 德育目标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 决定德育的深度和广度 德育所面对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2、德育过程的矛盾:
严重关 注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相当重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 要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心理健康内容的 三方面(07填空10 选择) 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生活辅导 就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 择业指导
四、德育内容
注意两 个细节
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 格的发展和完善。 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就少数有心理疾病学生而言: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四、德育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
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 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 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 觉纪律教育。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 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 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 好的行为习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