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程图制作规范

流程图制作规范

内容概要
本文涵盖了你应该了解的关于Web流程图的最重要的几条准则:
基本思路、视觉词汇表、范例、建议和提示、工具和模版
1.基本思路
什么是流程图?流程图,顾名思义,是用来描述某个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用户的状态、决定和行为的图。

流程图能给你什么样的帮助?
通常,对于任何希望创建流程的人来说,无论创建的是什么用的流程,流程图都是很有用的。

比如工厂可以用流程图来告知其员工,当有人受伤后正确的急救流程是什么。

当然除此以外,在本文中,我只会举关于Web设计流程图的例子。

对交互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来说,流程图是一个核心的工具。

(读注:可用于产品开发的任何阶段,并非只在产品的开始阶段)它可以帮你:
1) 设计你产品的交互流程
2) 确保的你的产品在任何时候都是友好的(甚至包括你原来根本未曾考虑过的故障发生时)
3) 帮助你整合零散的线框图
4)帮助你与不同背景的同事进行沟通:比如引导工程师开发
2.视觉词汇
接下来的几页中,我将介绍视觉词汇和它们的使用方式:
起点和终点、界面、对话框、决策点、条件分支、子流程、跳转点、描述、系统行为
起点和终点是用来标识交互的开端和结束的地方,任何流程图都必须有且只有一个起点和至少一个终点。

应用的起点和终点
界面元素被用来表现各种用户界面,比如窗体或网页。

界面的编号可以用来做识别符,在协作过程中会非常有用。

比如在开电话会议时,你可以用 “节点N”来表达你想指明的某个界面元素。

不仅如此,设计师也可以采用此规则为线框图命名。

比如“23.png” 线框图与23号界面对应。

这大大节省了文档的阅读者-比如工程师-找寻对应线框图的时间。

展示元素的页面
对话框随着Web应用的问世,Web交互也从线性模式向基于状态的模式转换。

局部页面更新和单页面内交互也越来越普遍,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浮动消息,例如表单验证错误后出现的错误提示。

然而,做两个几乎相同的线框图不仅没必要,甚至很别扭。

所以,对于这种由Javascript渲染出来的模态或非模态对话框,我特别创造了一种叫做“对话框”的新元素。

模态框或者对话框
决策点指用户需要做出决策的地方,通常流程走到这,界面都在等待用户做出下一步去哪的选择。

等待用户的输入做出相应的交互
如图所示,通常我会让正面的选择(“Yes”)向下流动,而负面的选择(“No”)指向右侧。

这条规则能提供更佳的阅读体验,因为规则本身是很清楚且自然的(英文的写法也是如此)。

这条规则还可以帮助设计师策划流程图:流程图的主线居左,至上而下流动,而分支在右侧,这样整个流程图结构就自然而然地从左到右、由上至下了。

条件分支看上去和决策点比较类似,但它们完成的是截然不同的功能:在决策点中,决策是由用户明确做出的;而对于条件分支,则是由系统于后台自动选择合适的路径。

等待后台判定条件的分支路径
子流程是相对独立、在整个系统内都能够被重用的流程。

例如,你可以将一些相同的(会被频繁使用的)任务-比如用户验证和接入网络等-打包成子流程,然后将它们集成到更大或特定的流程图中。

把固定的功能流程封装为一朵云(竟有如此的相似,想必也不是巧合了)
如果你的流程图包含子流程,那么在别人问你要之前,你最好将相关的所有子流程图也一并提交。

跳转点在有些高度复杂的情况中,我们需要用户直接跳转到另一条路径,这时就需要跳转点。

和之前所说的一样,圆圈里的数字指向某个节点,这个节点便是该跳转点将引向的节点。

显然,跳转点是某条路径的终点。

直接跳转的分支结点
描述是节约沟通时间的一种便捷的方法。

不过别理解错误,你仍需要以各种形式和你流程图的读者交流,只是描述因为能起到备忘和提示的作用,依照我的经验,这的确会节省很多时间。

简易的注释便于见面交流的时候可以提示自己和对方
系统行为是指系统完成的一系列后台行为操作。

例如,我们想要记录用户登录失败时的数据,就可以在流程图中以 “收集错误日志”的系统行为来表示。

系统提供的封装好的行为或者功能
元素总结
常见的10种流程图元素
3.范例
登录
下图为一个简易登录流程图,用来描述用户登录时系统如何反应:
登录逻辑图,展示流程图的基本布局和涉及到的元素以及说明
安全检查
以下流程图展示如何使用系统行为和子流程这样的元素。

它来自于真实的项目,只是由于版权问题已被我稍稍修改。

调用子流程并使用系统分支
其它真实范例
4.建议和提示
基于调查结果,指引线框图
用户和他们的特点是指导绘制流程图的首要因素。

用户调查能够发现:用户过去的体验是什么?用户的期望是什么?使用场景和环境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流程图的设计中起关键作用。

同样,流程图对线框图的制作也有指导作用。

多数时候,一旦流程图完工,线框图的内容甚至布局已经基本确定了。

当然了,这也正是流程图的目的所在:连接线框图。

Note:在流程图之前我们会有如用例这样的其它交付物。

上图并没有涉及到这些内容,因为这并非本页的重点。

使你的流程图完整
制作流程图最难的是,它必须囊括所有可能的情况,在我看来,这一点在应对复杂逻辑的商业需求时是很有挑战性的。

你将会遇到很多类似 “要是如何便会怎样”的问题,并且有时候直到工程师告诉你,你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欠缺考虑!所以,制作完整的流程图不仅需要你了解用户,还需要你懂业务逻辑,甚至要熟悉幕后的系统运作机制!
最好的办法是和产品经理、工程师还有其他和商业需求有关的同事在工作中紧密协作。

我见过不少交互设计师闷头一人工作,然后在产品会议中遇到猛烈的挑战。

别再那样了!相反,和项目相关的人合作,一起制作流程图(以及其它交付物),从不同角度排除不确定性,使它更完整全面(这样也没人会再挑战你了,因为他们每个人也是参与制作的一份子)。

别忘记元数据
从协作和文档管理的角度来说,你至少得给流程图起个名字,写下作者、版本和时间。

除此之外,即便你的流程图使用了《视觉词汇表》,你的同事或客户仍有可能不明白这些花俏的元素,所以,请记得加上图例。

5.工具和模版
众多工具中,我推荐OmniGaffle和Microsoft Visio。

OmniGaffle
对Mac用户们来说,OmniGraffle以前是,现在仍是首选工具。

它不仅有丰富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它的用户体验是首屈一指的。

我认识的设计师很多已经换了Mac,并随之使用OmniGraffle。

Microsoft Visio
Windows用户可以考虑用Visio,它有一些内建的模版,也许能大大减轻你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