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计算题

标准化计算题

标准化经济效果:实现标准化获得的有用效果与实现标准化所需的劳动耗费的比较。

经济效果= 有用效果/ 劳动耗费(1)
经济效果= 有用效果—劳动耗费(2)
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是贯彻某项标准所获得的年节约与所需的投资之比
R k =J/K
式中:R k——标准化投资收益率
J——标准化后的节约额(元/年),为有用效果;
K——标准化投资费用,为劳动耗费。

表示每一元钱的投资在标准有效期内可获得的节约量。

显然R k越大越好。

标准化投资回收期是标准化所需投资与标准化所获得的节约之比。

说明标准化投资需多长时间才能用它所获得节约额上收回来,即取得效果的速度。

T k越小(越短)越好。

T k = K/J
式中:T k——标准化投资回收期(年)。

如果标准化投资可用当年的节约额收回,则投资回收期可用月、日表示,即:
T k = (K/J)×12(月)
T k = (K/J)×360(日)
▪标准有效期内的总经济效益是各年度标准化节约总和扣除标准化投资后的差额。

反映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绝对值,显然差额的正值越大,说明标准化经济效益越好,但是它不能用于不同行业的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比较。

▪X∑=∑J i—K (i=1,2,…,t)
▪式中:X∑——标准有效期内的总经济效益(元);
▪t ——标准有效期;
▪J i——某一年的标准化年节约额(元/年);
▪∑J i——标准有效期t年内,各年度标准化节约总和。

▪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是年度标准化节约额减去折算为一年的标准化投资的差值。

显然差额的正值越大,说明标准化经济效益越好。

▪X n = J—αK
▪式中:X n——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
▪α——标准有效期内,标准化投资折算为一年的费用系数。

▪α=1/t,如果标准有效期t为5年,每平均摊费用为投资的1/5,即α为
0.2。

▪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表明每节约一元年度经营费用,需追加的投资费用数额;或者追加投资额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由经营费用的节约额收回来。

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t K =(K2—K1)/(C2—C1)
▪或t K = (K2—K1)/(J2—J1)
▪式中:t K——追加投资回收期(年);
▪K1、K2——方案1和方案2的标准化投资(元);
▪C1、C2——方案1和方案2的年生产成本(元/年)。

▪例:开展某项标准化活动有如下两个方案:
▪第一方案,标准化投资K1=100万元,标准化后年节约J1=30万元;
▪第二方案,标准化投资K2=145万元,标准化后年节约J2=45万元
▪若标准的有效期为5年,问采用哪一种方案开展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果更好?
追加投资回收期为:
t K = (K2—K1)/(J2—J1)=
(145-100)/(45-30)=3(年)<5(年)
▪故应该选择第二方案。

▪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表明不同的标准化方案的追加投资,通过标准化后的经营费用的降低额或利润的增加额回收所需要的时间。

由此可见,当追加投资回收期大于标准有效期时,说明标准化追加投资,不能在标准有效期内通过不同方案经营费用的降低回收回来。

即追加投资不合理。

此时标准化投资小的方案合理。

反之,当追加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有效期时,说明追加投资合理。

此时标准化投资大的方案合理。

当追加投资回收期等于标准有效期时,应视具体情况而言。

若资金短缺时,应选择投资小的方案,其他情况下一般均选择投资大的方案。

因为投资大的方案,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6、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
▪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是指某项标准化措施在标准有效期内获得的总节约与总投资之比。

它表明标准化每一元钱的投资在标准有效期内获得的节约额。

▪E=(∑J i)/K
▪式中:E——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

1)设计费用的节约
Js = Q s0·T s0·F g0— Q s1·T s1·S g1
式中Js:设计费用的年节约额(元/年)Q s0,Q s1:标准化前后年设计图纸量(张/年)
T s0,T s1:标准化前后设计图纸文件工时(小时/张)
F g0,F g1:标准化前后设计(包括绘、描图)工时费(元/小时)
2)材料费用变化产生的节约
A:标准化后降低了材料消耗
Jc = (e c0– e c1)·D c0·Q1
式中:Jc:年中材料费用节约额(元/年);
e c0、e c1:标准化前、后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千克/件);
Q1:标准化后产品年产量(件/年);
D c0:标准化前产品所需材料的单价(元/千克)。

B:标准化后材料消耗没变,所用的材料价格降低
Jc = (D c0–D c1)·e c0·Q1
式中:D c1——标准化后产品所需材料的单价(元/千克)。

C:标准化后材料消耗与价格同时变化
Jc = (D c0 e c0–D c1 e c1)·Q 1
3)产品使用寿命变化产生的节约
Jm = Q 1·T m1(C 0/T m0 –C 1/T m1)
式中:Jm :由于产品使用寿命的延长而带来的节约(元/年);
C 0、C 1:标准化前、后产品成本(元/件);
Q 1:标准化后产品年产量(件/年);
T m0、T m1:标准化前、后产品的使用寿命(小时/件)。

如果C 0=C 1 则
Jm = Q 1·C 0(T m1/T m0 –1 )
标准化有用效果各个项目的计算方法可参照GB3533.1—83。

计算标准化有用效果的总和:J=Js + Jp + Jc +Jh + Jd + Ji + Jk + Jc + Jm + Jw + Jr
计算标准化的投资效果
用投资回收期来计算投资效果,其计算公式:
T K (标准化投资回收期)
= 各项投资费用总和/ 各项有用效果总和
投资回收期多长为好,可以用标准有效期t 作为标准来衡量。

一次贷款K 元,年利率为i ,经过T 年后,累计一次偿还S 为:
考虑年利率是复利计算因此:
假如某一标准化措施需一次投资40万,而实施后,每年可获得年节约10万元,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i=10%,问几年可收回标准化投资?
按年利率:T K =5.36年
不考虑年利率:T K =40/10=4年
例1:对某电器元件实行了统一标准化工艺后,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开支。

具体为:
T i K S )1(+=lg lg()lg(1)k J J K i T i --⨯=
+
求:(1)简化设计和制定工艺文件带来的节约Js ;
(2)电气元件延长寿命带来的年节约Jm ;
(3)标准有效期内的年度经济效益(设标准有效期为5年);
(4)投资回收期;
(5)标准有效期内有总经济效益系数。

说明:(1)Js是标准有效期骨降低设计和制定工艺文件的节约。

虽然设计的节约发生于第年,但它反映了标准有效期内的节约总额,因第二年以后就没有这笔费用的节约了。

(2)经济效益系数的含义是实现为个标准项目,平均1元钱的投资在5年的标准有效期内可获得4.19元,可见这个标准化项目(本例是标准化工艺)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例2:某机器制造厂通过开展标准化活动获得如下资料:标准化后产品产量达到60000件/年;标准化前、后单位产品成本分别为25元/件和20元/件;标准化前后的产品的使用寿命分别为4年和5年;若标准化投资为15万元,标准有效期为5年,试问此项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果如何?
解:此项标准化活动的节约额为:
(1)计算标准化年经济效果为: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此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例3:开展某标准化活动有如下两个方案:
第一方案,标准化投资
)
/(5.67)/(675000)
(560000)(520425110011年万元年元==-⋅=-⋅=Tm C Tm C m T Q J )(22.05
.6715:
)3(5.415
5.67:
)2()/(5.64155
15.671年标准化投资回收期为为计算标准化投资收益率年万元=======⋅-=⋅-=⋅-=J K T K J R K t J K J X K n n α。

J J K K t ,。

J ,
K ,J ,K K 佳方案故应选择第二方案为最年解好标准化活动经济效果更试问采取哪一方案开展年若标准有效期为万元标准化后年均节约万元标准化投资第二方案万元标准化后年均节约万元)(440
50100140:?
550140;
40100121222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