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形考作业二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形考作业二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红色字体为答案)形考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

选择一项:A. 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B. 加入八国集团对话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确答案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题目2党的()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选择一项:A. 十四大B. 十二大C. 十三大正确答案是:十四大题目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选择一项:A. 科教兴国B. 依法治国C. 以德治国正确答案是:依法治国题目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选择一项:A. 进步潮流B. 思想基础C. 思想保证正确答案是:思想基础题目5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是()。

选择一项: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B.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确答案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题目6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选择一项:A. 科技B. 改革开放C. 阶级斗争正确答案是:改革开放题目7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政府,政府主要运用()手段调节和干预经济。

选择一项:A. 行政B. 经济C. 法律正确答案是:经济题目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选择一项:A. 思想领导B. 组织领导C. 政治领导正确答案是:政治领导题目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的必然要求。

选择一项:A. 硬实力B. 吸引力C. 软实力正确答案是:软实力题目10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选择一项:A. 形式属性B. 本质属性C. 表面属性正确答案是:本质属性题目1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

选择一项:A. 内外联动,互惠互利B. 多方平衡,共同发展C.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正确答案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题目12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

选择一项:A. 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B.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C.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正确答案是: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题目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选择一项:A. 政治协商B. 多党合作C. 民主监督正确答案是:多党合作题目14提高全民()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选择一项:A. 文化B. 体育C. 道德正确答案是:道德题目1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选择一项:A. 民主法制B. 和平发展C. 社会和谐正确答案是:社会和谐二、多选题题目16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深刻历史背景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我国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B. 战争与革命仍是时代的主题C. 国内阶级斗争形式严峻D.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正确答案是:我国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题目17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B.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C. 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D.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正确答案是: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题目18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政治协商B. 团结合作C. 参政议政D. 民主监督正确答案是: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 参政议政题目19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B. 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 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D. 它是现代化建设的唯一内容正确答案是: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题目20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从法律上B. 从政策上C. 从制度上D. 从关系上正确答案是:从法律上, 从制度上, 从政策上题目21秉持互利共赢的的时代理念,在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更加自觉地()。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把互利共赢理念落到实处B. 坚持以开放换开放C. 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D. 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反馈正确答案是:把互利共赢理念落到实处,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坚持以开放换开放,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题目22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生活富裕B. 乡风文明C. 管理民主D. 村容整洁正确答案是: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题目23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C.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D.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确答案是: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目2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任务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加快政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B.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C.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D.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正确答案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题目25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B.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C.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D. 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正确答案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题目26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稳定是前提B. 稳定是目的C. 改革是动力D. 发展是目的正确答案是: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前提, 发展是目的题目27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B. 增加了社会资本C. 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D.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正确答案是: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增加了社会资本, 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题目28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议政B. 团结C. 民主D. 参政正确答案是:团结, 民主题目2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的认识不断深化。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精神文明建设C. 文化建设规律D. 社会主义时代观正确答案是: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规律题目30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做到()。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B.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C. 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D.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答案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 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三、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答:(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联系实际说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五个方面论述: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第二,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三,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第四,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第五,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述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你认为新时期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

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

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5座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

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

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8.6万多人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8000人。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的10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自此踏上万般曲折艰险的长征之路,1936年10月到达甘肃省会宁时全军3.3万余人。

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以伦比的勇敢。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

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上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雨雪,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兵。

长征永载人类史册!答:(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