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务器:概念、分类,及选型

服务器:概念、分类,及选型

服务器:概念、分类,及选型目录1. 什么是服务器 (2)2. 服务器与PC的共同点、区别 (2)3. 服务器的分类 (3)4. 服务器性能评价 (7)5. 服务器的选型 (8)1. 什么是服务器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

从狭义上讲,服务器是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

相对于普通PC来说,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从通信对象来讲,通常是一对多;功能上,它负责侦听网络上其它计算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做为一台服务器,有两个特点是必须的,第一是服务器必须应用在网络计算环境中,第二是服务器要为网络中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一台脱离了网络的服务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即使配置再高,也只能被称作是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也无法实现为客户端提供网络服务的功能。

在网络中,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着数据存储、查询、数据转发、发布等功能,维系着整个网络环境的正常运行。

2. 服务器与PC的共同点、区别●共同点:➢服务器和PC,硬件构成基本一致,都是由主板、CPU、存储系统、IO设备等组成;➢PC机越来越多的采用服务技术;➢在应用简单的小型网络中,经常使用高端PC来充当低端服务器的角色;●区别:➢稳定性:服务器要求7x24(x365)不间断运行,PC只需要5x8;➢性能:服务器需要及时响应众多客户端的请求,并提供相应服务,PC一般只由少数人操作;➢扩展性:➢网络中的角色:用户直接操作PC进行,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工作在后台,只和发出服务请求的客户机进行通信,是服务提供者;➢图形显示:服务器不直接和用户交互;➢多机协同:服务器可由多台构成一个集群,共同提供服务,PC往往独立工作3. 服务器的分类服务器的分类标准很多,常见如下:●按照服务器的结构分为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外观尺寸及装配尺寸符合标准尺寸,可以放在标准高度的机架中。

高度用“U”来计量,“U”为通用工业机架高度标准;1U=1.75英寸=44.445mm➢服务器机柜✧常见服务器机柜,高度有2.0米、1.8米、1.6米三种高度;宽度为800mm、700mm或600mm三种;深度为700mm、800mm和900mm三种,1米的机柜是18U;✧刚度和强度以及良好的电磁隔离、接地、噪声隔离、通风散热等性能。

此外,服务器机柜应具有抗振动、抗冲击、耐腐蚀、防尘、防水、防辐射等性能,以便保证设备稳定可靠地工作。

服务器机柜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安全防护设施,便于操作、安装和维修。

➢所谓刀片服务器是一种实现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环境而设计。

每一个刀片就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可共用系统背板、冗余电源、冗余风扇、网络端口和外设等●按照处理器个数来分可以分为单路、双路和多路服务器(4路、8路、16路等);●按照处理器架构来分可以分为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和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构架服务器;➢通常说的x86,就是指CISC架构,主要代表✧Intel,✧Microsoft✧AMD,91年AMD出第一款AMD386,开始抢占Intel市场➢RISC阵营✧IAM的Power PC,(IBM, Apple, Motorola在91年开始联合开发Power PC以对抗Wintel✧HP的PA-RISC和Alpha(最早由DEC开发,后被Compaq收购)✧Sun的SPARC●按照应用级别来分类,可以分为入门级、工作组级、部门级和企业级服务器;按应级别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

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

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现在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目前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

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现在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拨,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绝对,如SUN的入门级服务器有的就可支持到2个处理器的;•内存容量也不会很大,一般在1GB以内,但通常会采用带ECC纠错技术的服务器专用内存。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

工作组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

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

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级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部门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属于中档服务器,一般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

•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具有良好的系统扩展性;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部门级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

部门级服务器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高档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性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现在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

另外一般还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等。

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拨性能。

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

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

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更高,系统可靠性也更强。

4. 服务器性能评价以一种简单、高效的度量标准,来量化评价服务器系统,以便作为选型的依据,评价服务器性能的指标主要是"RASMU"●可靠性(reliability)可提供的持续非故障时间,通常用MTPF(连续无故障时间)计量,单位小时,提高可靠性的一个普遍做法是部件的冗余配置和内存查、纠错技术,减少单一故障点,一个节点出问题,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瘫痪。

●可用性(availability)单位时间内(通常一年),服务器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比例,计量单位是百分比,常用99%,99.9%,99.99%来表示。

可用性为99%的系统,全年停机时间为3.5天;99.9%的系统;全年停机时间为8.5小时;99.99%的系统全年停机时间为53分钟;99.999%的系统全年停机时间仅仅约为5分钟。

●易用性(usability)易于管理,维护方便,简单化,傻瓜化智能管理,智能报警,远程监控,模块化、人性化设计等等●可扩展性(scalability)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留有富余的机箱可用空间,插槽;二是足够的I/O带宽●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可远程监控服务器中机箱、电源、风扇、内存、处理器、系统信息、温度、电压或第三方硬件的错误信息,并直接通过网络对服务器进行启动、关闭或重新置位,方便管理和维护工作通过软件来实现管理,但要求硬件支持。

5. 服务器的选型选择服务器时,不仅要考虑目前的需求,还要考虑将来可能需要的功能。

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需求购买服务器需要考虑当前的实际需求和应用,也要考虑将来升级和扩展的需求。

●性能通常情况下,服务器的应用类型、应用环境等决定了您需要购买的服务器的级别,比如是需要入门级、工作组级、部门级、还是企业级服务器?服务器的性能主要包括CPU的运算速度、存储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网络吞吐速率等。

服务器的级别确定后,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使用什么CPU、几颗CPU,多大内存,什么样的硬盘,几颗网卡等●可靠性服务器的作用是在网络中给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所以,其运行的稳定性、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这里讲的可靠性,既包括服务器数据的安全性、也包括其提供的服务的稳定性,而不仅仅是指服务器本身。

这里主要考虑服务器关键系统部件的冗余,包括内存、硬盘、电源、网卡、系统风扇甚至是CP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