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开启通往内心世界大门的钥匙
——试论当代青年学习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从其产生来看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音乐绝非奢侈品和附庸风雅的娱乐,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
就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来看,当代青年学习音乐文化有着必要性。
关键词:音乐;产生;功能;自我实现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促进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爱好。
或许因为爱好音乐的人当中,“有钱”、“有闲”的人占多数,出现了对于音乐的一种误读,认为音乐是“奢侈品”,是附庸风雅的娱乐和消遣。
音乐伴随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以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让我们开启通往自己内心世界大门,去“观自在”,去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一、音乐的定义和音乐的产生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类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
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何谓音乐,中国古代“音”和“乐”是有区别的。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1]后浑称“音乐”,关于音乐的定义,我们很少会去思考,学界对音乐的定义也是咸有研究的文章。
网络上对音乐的具体定义,也存在较大差别,有指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
”[2]也有指“音乐是一种能够产生共鸣效果的声频,出自人类本体的最初生命运动”。
[3]看似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音乐是一种艺术,和认为音乐是一种运动,两种观点之间可谓是南辕北辙。
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与“人”息息相关。
音乐一词的含义, 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 就是将自己内心曾经体验过的感情用音响手段传达出来,从而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感情的艺术表现方式,音乐的本
质在于表现人的思想情感。
关于音乐的起源, 是音乐学研究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首要问题。
音乐的起源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人类社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音乐,已经无法查考。
考古材料证明, 早在文字、城邦等人类文明标识出现之前, 音乐已经存在并得到极为充分的发展。
正是基于如上认识, 有人又将“音乐起源”问题称之为“发生学的美学”。
[4]自19世纪末进化论取得胜利以来, 音乐起源问题无论在实证基础还是理性思辨方面, 都引发出人们的广泛探讨, 深化了人们对音乐本质的认识。
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音乐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起源而起源,伴随人类发展而发展。
它们不是人类身外之物,也不是人类最初的物质生产,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感于外物存在的人类最初精神活动的产物。
二、音乐的功能
音乐直接表达了人们内心世界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就其功能而言,音乐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功能。
音乐的审美功能是指,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歌词语言、音响的意境、表现的体态、演唱的情感等的美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心灵。
音乐的美不仅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
[5]音乐的认识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认识历史和现实, 同时也可以从中认识艺术创作者的观点、倾向和情感。
音乐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创作者通过作品对现实透出的情感、情绪以及伦理道德方面的观点,如果这种观点被听者所接受,就能影响和教育人们。
它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
音乐的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音乐活动,使自己的身心变得愉快并得到休息和放松。
音乐的音响组织与人的精神世界融合在一起,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其功能直接表达了人内心世界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引发人的联
想与想象,给人以多方面的享受与熏陶,促进了人的进步与发展。
三、当代青年学习音乐文化的意义
学习音乐艺术文化,是对“美”的追求,美的教育对当代青年性格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中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和美学家们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从不曾停止,特别是20世纪以来,美育与人格问题的研究空前发展。
[6]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原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中的精华所在。
对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自然反馈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学习艺术特别是学习音乐的人身上经常散发出高贵的气质。
在生活方面处处展现出艺术的品位与价值。
音乐是从心灵深出唤醒人们的气质与灵感,使人们对美有更深刻的感受与体会,利于当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
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其音符的表现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意义。
这便给了学音乐的人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及跳跃性思维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可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诠释自己心中的音乐。
抛开感性从理性角度上讲。
演奏音乐本身就是对大脑各方面能力的练习与开发。
左右脑,手,眼,及整个各身体各部分的配合都是对自身反映及协调能力的练习与考验。
所以说学习和演奏音乐是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极大锻炼与开发,因此学习音乐对提高大脑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音乐可以增强记忆力。
音乐对记忆力的帮助很大也很神奇。
在美国的一所养老院里,医护人员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播放他们年轻时流行的歌曲,起初只是为了怀旧。
但没想倒唤醒了不少老人的记忆回想起了很多年轻时的往事。
此发现获得了美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治疗老年痴呆症记忆力丧失症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由次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对人脑记忆力的神气帮助。
更具体的科学数据我也不甚了解,但从现实出发,真正感受到音乐对记忆力的开发与增强的效果是显著与惊人的,一首非常复杂的乐曲可以不看乐谱一字不差的演奏出来,这本身就是对记忆力的很好锻炼。
一般的演奏者都可以不用乐谱演奏出十几首甚至几十首乐曲,专业乐手可以演奏上百首的也不足为奇,这样的记忆力也许只有音乐可以做的到吧。
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使人的身心更健康。
科学已经证实音乐对于减轻生理疼痛和治疗精神疾病是有很大作用的。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接触、交流、沟通;当代青年,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特殊的情感,可以宣泄不良情绪。
学习音乐文化艺术,并通过音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真实想法,去叩问自己的内心。
可以激发当代青年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去积极审视自己,观察和思考生活的本质和真谛,去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小结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人类智慧掌握的一把钥匙,绝非奢侈品和附庸风雅的消遣和娱乐,音乐伴随人类生产实践活动而产生。
着当今时代,中国社会生活和就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代青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压力。
音乐文化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当代青年应当积极从中汲取养分,通过学习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净化灵魂,开启通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去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去追寻人生价值,去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礼记·乐记>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07-208
[2]音乐[EB/OL]./link.2016-11-9
[3]音乐[EB/OL]./wiki.2016-11-9
[4] 王誉声.音乐源流学论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37
[5] 郑秀玲.音乐审美教育功能浅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16(1):90-92
[6]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