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桩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桩基础工程监理细则编制人:(专监)审批人:(总监)呼和浩特市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7年9月1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二章监理依据和监理工作目标 (6)第三章监理组织架构 (16)第四章监理工作程序及控制要点目标值 (17)第五章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23)第六章安全及文明施工监控 (24)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工程名称:呼和浩特市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工程地点:呼和浩特市云中路建设单位:呼和浩特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监理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勘察单位: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1. 呼和浩特市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工程南起世纪十八路,北至南二环快速路,全长约3.5km,主线双向8车道,匝道为两车道,主要建设容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结构工程、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

工程位置示意图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包含南二环立交、主线高架桥及平行匝道等。

桥梁全长约3.5km,途径南二环立交改建节点、跨小节点。

南二环立交改建存在现状立交,需对部分现状匝道、主线拼宽改建。

跨小节点东侧,存在现状老桥一座,桥梁布墩与现状老桥一致。

二、本工程中途站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200mm和1500mm两种,桩长在 m,共计根,桩长总量约为 m。

三、气象、水文、地质1)气象情况呼和浩特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干燥多风、温差变化大,同时因受阴山山脉影响,形成比较优越的小气候环境。

据呼市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00㎜,多集中于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7%,多年月平均蒸发量1781.8㎜,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13 ℃,月平均气温为21.9℃;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出现西南风,年平均风速1.67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全年无霜期130天,地表最大冻结深度160㎝。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沙尘暴次数有所增多,气候略有异常。

2)水文情况据我公司了解,河流有大、小、十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 972万立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 650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

哈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708.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622万立米。

全市河流总长度1 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177公里/平方公里。

3)地质情况呼和浩特境主要分为两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

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

境,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呼和浩特市位于呼(市)包(头)断陷盆地东北部,以北为连绵起伏的大青山山区,以南为广阔的呼包断陷盆地,此盆地自侏罗纪开始,一直下沉,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

自第四纪以来新构造活动强烈,主要表现在大青山间歇性上升,、盆地不均匀下降。

活动断裂主要有大青山山前全新世活动断裂、大全新世隐伏活动断裂及新华广场新生代隐伏断裂,其青山山前大断裂是区断裂。

(地质情况如下)第二章监理依据和监理目标第一节监理依据1、本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合同补充条款;2、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3、本工程设计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文件;4、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5、设计图所列有关国家、地方和行业规;6、建设工程监理规GB50319-2013;7、本工程监理规划;8、已审批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监理目标1、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按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达到合格质量标准。

2、工程进度控制目标利用项目管理原理:协调相关单位及专业工程进度,使施工工期控制符合合同规定。

3、工程投资控制目标以工程质量为目的,保安全、保工期为前提,费用和工期,签证和索赔,与相关的单位协作,使本工程投资符合合同规定。

4、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监控目标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法规,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达到施工合同规定的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第三章监理工作程序及控制要点目标值第一节分项工程监控程序1、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程序4、旁站监理程序5、项目安全控制程序6、文明施工监理工作程序第二节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一、施工前准备:总监理工程师:开工前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测量放样;监理工程师测量标高是否准确,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开始下步施工。

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开工条件,按施工方案是否合格,尤其检查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是否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检查现场材料堆放是否合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平面布置图按要否合理;具备条件才允许开工。

二、基础成孔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充分阅读不了解设计文件和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

在钻孔桩过程中核对地质情况,如出现地质剖面图或其他原因得知地基下有泉或流沙等特殊地质存在时,警告承包人考虑有关准备措施。

如与设计文件不符时,或测定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施工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检查成孔深度、坑底沉渣,在混凝土浇筑前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mm,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到工序施工。

检查承包单位的测试工作,审核试验报告。

应专门制定完整、严格的监理程序以指导施工工作。

质量控制点明细表第三章监理组织架构1、项目监理组织机构设置:第四章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第一节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1、监理健全监理组织机构,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质量监督制度,落实质量控制的责任。

2、施工前准备阶段2.1施工前准备工作质量控制:2.1.1对施工队伍及人员素质的控制a.审查承包商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料与上岗证书。

b.审查分包商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条件。

2.1.2原材料、半成品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的质量控制。

a.采购质量的控制:凡由承包商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设备等,在采购订货前应向业主、建筑师、监理工程师申报。

提交样品,供试验或鉴定。

经业主审查认可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进行订货采购。

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应由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经监理审查后,方准进场。

b.材料、设备存放条件的控制:对施工单位所准备的各种材料、设备等存放条件的环境,事先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

如果存放、保管条件不良,标识不规,监理工程师应要求其加以改善并达到要求方予确认。

对某些当地天然材料及现场配置的制品,一般要求施工单位先进行试配,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

对新材料、新设备或装置的应用,应事先提交可靠的技术鉴定及有关的试验和实际应用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和批准后,方可在工程中应用。

2.1.3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a.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以及质量保证措施。

b.审查施工方案: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合理,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

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是否可行,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施工规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与所选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组织方式是否相适应,是否经济合理。

2.1.4施工用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a.审查设备选型是否恰当,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和适应现场条件。

b.审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包括备用设备。

c.审查所用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按已批准的计划备齐,所准备的机械设备是否已与由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的施工组织上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所列一致。

2.1.5审查与控制承包商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质量。

a.对施工作业的辅助技术环境的控制,包括:水、电或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

b.对施工的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包括:承包商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自检系统是否出于良好状态,系统地组织结构、检测制度、人员配备方面是否完善和明确,测量、计量、试验、检测仪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是否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有无合格证明,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否符合有关的法规规定,外送委托检测、试验的机构资质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c. 对现场自然环境条件的控制,检查承包商对自然环境条件可能出现对施工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否有充分的认识并已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采取了有效措施与对策,以保证工程质量。

例如:做好夏季的防雨、防高温和防风等措施。

2.1.6对测量基准点和基准标高的确认及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审核测量放线方法:复核轴线、标高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2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2.2.1熟悉图纸、设计说明、技术资料、规,了解设计意图和各种技术要求。

2.2.2对桩基图纸的设计技术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向施工单位说明。

2.2.3对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及对设计单位的要求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澄清疑点,并做好会议纪要。

2.3设计图纸的变更及其控制2.3.1承包商对设计提出疑意时,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2.3.2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经业主确认、报总监审批后,及时发给承包商。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1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自检系统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使其在质量管理中始终发挥良好作用。

3.2监督与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

3.3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控,坚持旁站监理和巡检制,做到施工层有人施工就有旁站监理和巡检。

3.4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验收。

3.5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3.6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应审查并确认。

3.7下达书面指令控制质量。

4、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质量控制分项工程完成后,应进行中间验收,如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则签发“中间交工证书”。

如有质量缺陷则指令承建商处理,待质量符合要求后再与验收。

第二节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钢筋工程的预控1.1钢筋1.1.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实验报告单。

1.1.2钢筋进入工地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按批量进行复试,即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

1.1.3集中加工的钢筋,应由加工厂单位出具出厂证明及钢筋出厂合格证及钢筋实验单批件和复试报告单(复印件),但必须加盖加工单位印章。

1.2焊条1.2.1焊条应有出厂合格证,且应与焊接型式,母材种类或设计所要求的品种、规格一致。

1.2.2需要进行烘培记录(恒温250℃,烘培1-2小时)。

1.3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焊工的焊工考试合格证,在正式焊接前,必须监督焊工在现场条件进行焊接性能实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1.4审核钢筋接头机械连接的施工方案和专业施工队伍的各项资质证明资料和型式实验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