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公共图书馆正经历着服务和职能的转变,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未来使命是成立社区居民的学习中心、知识中心和文化中心。

为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城市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应加强社区自助服务模式建设,建立小型、便利、有特色的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使居民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已成为广大社区居民迫切需求。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丰富基层文化建设,提高社会阅读氛围的惠民场所。

本文还简单介绍图书馆社区自助服务延伸意义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社区文化
0.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版图越来越大,社区数量急剧增多,但各个社区星罗棋布,存在分布广且分布不均匀,并与市区中心公共图书馆的距离越来越远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适应城市发展趋势,加强人民群众生活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公共图书馆提供社区图书借阅点,但是图书馆布点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并且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和时时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社区群众借书难和图书馆布点需要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矛盾,建立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成为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协同发展是社区自助24小时图书馆建设管理的目的,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能够做为居民生活中重要的文化设施,在丰富居民生活和满足居民对信息和科学知识的需求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着重于为社区居民服务,根据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心公共图书馆的各种对应服务和资源。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发挥思想教育与文化导向作用,通过社区图书馆向民众推荐科学有益的书籍书刊等资源,为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提供多样化知识服务。

引导居民多读书、读好书,使居民从书籍、信息资源中获取精神财富、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从而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离社区居民近的特点,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书籍、文献、资料的借阅服务,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的参与度,才能使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引导社区居民热爱文化、学习知识。

同时能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意识。

1、目前公共图书馆的使命需要公共图书馆提供社区服务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从信息、识字、教育和文化四个方面宣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和关键使命。

城市图书馆在未来应该担当以下三个中心的历史使命。

(1)知识中心: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泛在化,虽然使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信息中心的地位日趋式微,但同时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的地位正在日益加强。

(2)学习中心:学习中心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赋使命,且伴随公共图书馆始终存在,公共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网络的知识学习共享空间,而且能够提供现实的知识学习公共空间,这种两者兼备的公共学习空间,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3)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还是一个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机构。

公共图书馆不仅具有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还具有展现现代文化的使命,特别是为文化多样提供自由表达的使命。

借助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专业优势开展社区图书馆网络服务,是一种可以促进社区繁荣和拓展公共图书馆功能的双赢方式。

公共图书馆社会信息服务研究领域中的资深学者杜伦斯和费希尔在其撰写的专著《联机社区信息:图书馆中的联结点》中提出:在网络社会中,各种图书馆应该构建社区服务点,利用网络手段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图书馆服务。

国外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发展比较早,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就出现了社区信息服务学者的概念。

所谓社区信息服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和图书情报机构为帮助个人和团体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而提供的信息服务,它主要是指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战胜贫困计划”中图书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

社区信息服务的开展,使西方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与普通民众的信息需求结合起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公共图书馆的社区服务为居民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职能不断延展的规律性体现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成为不同群体的聚居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点,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

图书馆与社区服务联系在一起,在于延伸拓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更好的实现“以文化人”建设文化社区的目的。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规律:
其一、服务对象的延展:广泛的社会公民,不再受身份、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尽情的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其二、服务内容的延展:现在的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远远优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在编目上更加详细和细致;在图书查找上形成了计算机索引;在借阅方面提供了互联网远程服务;对于特殊用户提供了订单式的个性服务;让社区的人民群众在社区就可以享受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赴馆的路上。

其三、服务手段的延展: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在家轻松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3、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现实意义
其一、宣传图书馆并广泛培养民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意识。

只有广泛提高民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意识,才能更高效率地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公共图书馆要通过向社区延展服务而无限贴近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对图书馆的现代服务增进了解,增强利用图书馆的自觉性。

其二、充分挖掘潜在的读者群。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深入社区,进行宣传、开展服务,如此才能更大限度地挖掘潜在的读者群。

其三、提高全民文化精神素养。

我国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文化品味和现代素质将进一步提高,作为传播文化重要基地的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4、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发展策略
(1)联盟发展模式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发展如果依靠单打独斗,最终的结果将是成为摆设,建设并保证其长期运营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因此将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构建成联盟模式,由财政负责资金的投入,解决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资金紧缺的问题;由城市中心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及人员培训,借鉴起源欧美的总分馆模式,利用大馆的资源弥补小舘在馆藏上的欠缺;每个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之间也进行文献资源的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的利用率;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管理者负责监管,保证社区自助图书馆真正融入社区当中,为居民服务。

通过多级协作、社区负责的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联盟可以使小而分散的个体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基层文化组织,进而持续发展。

(2)居民参与模式
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居民对于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馆藏偏好;以及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发展方案、借阅服务、资料检索、书目查询等建议。

居民在阅读上的需求被满足,能提升居民参与自助图书馆的热情,增加自助图书馆在居民中的影响,进而防止出现“门可罗雀“的尴尬现象。

(3)完善自助服务系统,提供自助服务效率
公共图书馆应构建一套完善的自助服务系统,该系统应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易用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自助
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方便读者使用。

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加强自助服务系统的升级、维护和管理工作,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使系统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提高服务效率。

(4)完善读者管理制度,提高读者自助服务能力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自助服务能力。

对社区居民进行辅导和培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图书馆资源和使用方法的了解。

同时,还要加强对社区居民信息素质方面的教育。

定期开展社区居民信息素质培育活动,提高其思想品德水平。

结语: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全社会服务的最直接的前沿阵,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最主要的社会保障机构。

目前公共图书馆正由传统型服务转向了开放型服务,这是科学发展、信息需求与服务升级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自助服务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节省读者时间、优化配置馆藏资源、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紧张压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要在管理和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而且还应不断调整服务模式与时俱进,以使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在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图书馆应以完善读者管理制度、提高读者自主服务能力、完善自助服务系统来推动其建设。

参考文献:
[1]程焕文.21世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使命[J].图书馆学情报学,2014(3):41-42.
[2]罗艳秋.图书馆自助服务的应用与完善[J].图书馆学刊,2013(3):28-35.
[3]赵红川.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04):31-33.
[4]戴艳清,陆浩东.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理念: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1(07):48-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