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赛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赛课导学案_1

2.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小组讨论探究
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2)长征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1.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第一,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
第二,遵义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夺取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
2.遵义会议
(1)内容: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遵义会议。
难点
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毛泽东《七律·长征》导入新课。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遵义会议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党更加自觉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战略转移的方向,这对于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促进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我们党对在党内占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纠正乃至对整个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以这次会议为开端的。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是以这次会议为标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我们无法设想,没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会是什么结果;没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会是什么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事业,至今还在享用着遵义会议及这次会议延续和拓展的伟大成果。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过: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吴起会师→会宁会师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战略转移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倾”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
2.重点了解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红军长征的精神。
重点:遵义会议。
难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