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2011年1月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四季景色色彩斑lán(▲)、美不胜收。
色彩明丽、诗意ànɡ(▲)然的《春》是一曲“新、美、力”的赞歌,《济南的冬天》的水藻.(▲)得意地向我们展示着终年zhù(▲)蓄的绿色,《三峡》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季节。
2.默写。
(6分)Array(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2)辛弃疾《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角度来写夏夜之景的句子是:,。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请写出描写春雨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3.选出对名著《男生贾里全传》、《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校要组织一场智力大奖赛,陈应达不愿参加,贾里模仿英语老师的音调给陈应达打了一个电话。
陈应达虽然勉强参赛,但这次比赛却以班级失败告终。
B.期中考试后,部分同学很是悲观,整个班也似元气大伤,庄静恰巧收到了地处远郊的风村小学的邀请信。
为帮助同学调整情绪,班委决定排一出戏去风村小学献演。
C.汤姆和哈克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当法院要审理那场凶杀案,把大家所公认的凶手波特绳之以法时,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第安人乔,印第安人乔却当场逃走了。
D.汤姆由于蓓琪和他怄气而与好友乔•哈泼一起离家出走,和哈克一起坐筏子到一个小岛上去当“海盗”。
镇上的人以为他们在河里淹死了,在为他们举行4~6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分)换用号调位号11月9彰大会在少年宫小剧场隆重召开。
表彰大会在花园中学气势磅礴的双龙齐飞中打开序幕,在少年宫合唱队的精彩演出中落下维幕。
据悉,我市在2004年以来每年认真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创了效果明显、参与面广、活动深入等特色。
5.金秋时节,桂花飘香,你漫步于公园,恰逢邻居正在道旁攀折桂花,说是要带回家美化居室。
面对邻居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你会提出怎样的劝说?(3分)你的劝说:(三)综合性学习(共3分) 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二)运用(共7分)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0.阅读第①段,概括说明朱自清笔下的春花具有哪些特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选段中对春风的描写;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则是苏轼对春风的描写。
请你说说这两句各自表现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阅读《神奇的“物联网”》一文,完成第12—13题。
(共4分)神奇的“物联网”①你听过物联网一词吗?物联网在国际上又被称为传感网,它的出现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②什么是物联网?形象地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这就是物联网。
③“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日常生活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物联网技术很多已经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应用阶段。
比如,公安局把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输入到电脑里,然后在公共场所安装若干个传感器,只要嫌疑犯一经过、一比对,就可以被发现。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汽车会向操作失误的司机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
④在我国,目前国家电网、机场保安等能源供应、公共安全领域已出现物联网身影。
传感网工程中心近期与上海世博会和浦东机场签下三千万“防入侵微纳传感网”订单,届时,即使是一只老鼠也逃不出物联网的眼睛。
12.本文标题叫“神奇的‘物联网’”,根据第②段内容概括说明物联网有哪些神奇之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13.从第③④段内容看,物联网可以用于哪些领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阅读《瘦马铜声》一文,完成第14—17题。
(共15分)瘦马铜声张守印①马霜天马老师夹着课本,微笑着走进教室时,顽劣的初二(2)班的小男生小女生差点没笑出声来:一米八的瘦削身架,鼻梁上架着副很夸张的眼镜,以至于半个面孔都闪烁在厚重的玻璃镜片的后面,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②虽然早有“探马”来报,这个从外校新调来的班主任,是专带差班的高手,很有能耐,但他是我们的对手吗?要知道,这个班一年中气走了三个班主任。
③第一节课,水波不兴,45分钟在马老师的微笑和同学们的游离目光中平静度过。
马老师走出教室。
走出教室的马老师身后被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盯着。
他们在证实一则听到的消息:马老师的右腿有点跛。
是的,上大学时马老师在一次篮球赛中,摔折了腿。
医生的轻率治疗,使他的右腿短了那么一点点。
走快的时候,便有了跌宕起伏的效果。
此时的马老师并不知道他行走的姿势已经令他的学生产生了小小的兴奋。
④下午自习课。
马老师走进教室时,便见黑板前围着一群同学,见他来,便轰地四下散开。
黑板上画着一幅画:一匹嶙峋的瘦马直立着后腿,马脸上很滑稽地罩着副大大的眼镜。
旁边有诗两句:“远看金鸡独立,近看瘦马悬蹄。
”马老师看看画,又看看全班同学。
此刻,全班每个人都努力呈现出“与己无关”的坦然神情,但又不时地瞟着老师的面部表情。
马老师笑笑,在诗的后面挥毫续上:“行走风吹落叶,躺下长短不齐。
”问:“此意如何?”全班同学一下子如绷断的弦、决堤的水,大笑不已。
⑤马老师不笑,作严肃状:“今后这位同学可任语文科代表,兼出黑板报。
”全班复大笑,可笑着笑着,都不笑了。
诗画作者吴晓阳慢慢站了起来,红着脸,嘴唇翕动着想说什么。
马老师微笑着拍拍他,示意坐下。
复转身,在黑板上重重写下四个字:尊师重教。
⑥于是,每日踏着晨光,路上、校园里,处处都能听到初二(2)班同学嘹亮的声音。
马老师的自豪溢于言表:到处都是我们班的人。
有的同学低头走路,马老师会很认真地走到他面前,喊一声:同学好!在你小吃一惊之后,你会看到一个高出你一个多头的瘦长个子和他从镜片后荡漾出的微笑。
半月后,师生互致问候蔚然成风。
⑦马老师教数学。
热门的主科教师大抵都做家教,可马老师不做家教。
不做家教的马老师便成了“另类”。
老婆劝他挣一份家教钱,补贴家用。
马老师说,手心手背都是身上的肉,好生差生都是我的学生。
于是,便自己给自己加课,弄得累累的。
后来,拗不过几个差生家长的苦苦恳求,开了小灶,可又不收人家的钱。
有人便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还晓得没钱先赊碗黄酒,他怎么这么迂?⑧马霜天的班主任固若金汤,一连当了两年。
这个班的成绩扶摇直上,从全年级最后一名,一口气超过5个班,直逼第一名。
⑨初三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班会,马老师照例微笑着走进教室,吴晓阳早已又在黑板上画了匹瘦马,马脸上还是罩着副大大的眼镜,旁边写了四个字:“瘦马铜声[注]”。
见老师进来,班长走上讲台,用红粉笔写下了一横。
马老师惊诧,怎么不写了?只见全班45位同学按学号,一个接一个上来,每人也只写了一笔。
黑板上出现了醒目而鲜红的六个大字:“老师,我们爱您!”⑩掌声响起来,持久而热烈。
马霜天老师的眼睛湿润了,有晶亮的东西要涌出来。
(有删改)[注释]“瘦马铜声”引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咏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铜声”意为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
这一词语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
诗人借马喻人:借天马来讴歌逆境中人的高尚品德与气节。
14.文章讲述了马霜天老师的故事,根据④—⑦段内容,梳理情节,补全下面的概括。
(每空不超过12个字)(4分)马霜天老师:凭智慧化解尴尬,教育学生从不做家教15.马霜天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至少写出老师的两个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很生动,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分)此刻,全班每个人都努力呈现出“与己无关”的坦然神情,但又不时地瞟着老师的面部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17.文章第④段、第⑨段都出现了吴晓阳在黑板上画瘦马的情节。
请说明(1)他第一次画瘦马时的心理活动。
(2)他第二次画时,借用“瘦马铜声”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议论文阅读①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②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6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③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