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外汇与国际收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2、是否具有稳定对外经济的实力是否具有稳定国际收支和汇率的能力是否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3、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较充分的可兑性4、经常项目交易第八条款成员国5、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6、铸币平价7、黄金输送点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入点8、购买力平价论9、一价定律10、自由浮动管理浮动。
11、单独浮动钉住浮动联合浮动12、利率国际收支价格水平中央银行直接干预二、单项选择题1、C2、A3、A4、B5、B6、C7、B 8、B 9、D 10、A三、是非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对6、对7、对四、名词解释1、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
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
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2、货币的可兑性:是指一种货币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的特性。
3、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4、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
5、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
6、铸币平价: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之比。
铸币平价市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7、固定汇率制度:是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
8、在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若大量对外输出美元,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若限制输出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在特里芬难题。
9、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种汇率的变动主要由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决定,因而不受任何指标限制的汇率制度。
10、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又称不干预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自由涨落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11、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又称干预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采取各种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水平与货币当局的目标保持一致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12、单独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不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13、联合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某些国家出于相互间发展经济关系的需要,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稳定的货币区,对区内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规定一个比值和上下波动幅度,而对区外国家货币的汇率则采取联合浮动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14、钉住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将本国货币钉住一种货币(作为货币锚)或若干种货币(作为货币篮),是本国货币与这些外币的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而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则随该货币锚或货币篮浮动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
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
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外汇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较充分的可兑性。
2、答案要点: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⑴利率。
一般情况下,一国利率水平较高,则该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也较高,这就会吸引大量国外资金的流入,从而导致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应急剧增加,本币汇率上升。
反之,一国若降低利率,就会使短期资本流往国外,造成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导致本币汇率下降。
⑵国际收支。
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意味着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的供过于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
国际收支若为逆差,则会出现外汇供不应求,造成外汇汇率上升。
⑶价格水平。
一国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削弱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造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本币汇率下降。
⑷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各国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往往会对外汇进行干预,即由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从而使汇率波动趋于缓和或稳定在某个水平上,也可使汇率上浮或下浮到某个合适的水平上。
3、答案要点: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决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这一制度或体系后来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基本内容有:与会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1美元含纯金0.888671克的含金量,即35美元1盎司的黄金官价。
美国则承诺对黄金的可兑性,即参与这一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的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各国可为本国货币规定一个含金量,用作与美元的汇率的基准。
各国也可不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而只规定与美元的比价,称作中心汇率。
同时,还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黄金平价或中心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的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便保持外汇行市的稳定,使它不至于偏离规定的波动幅度。
若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则可在10%的限度内调整其含金量或兑换美元的中心汇率。
10%以上的调整幅度,须报经基金组织批准。
4、答案要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虽然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稳定环境,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但它在建立之初就具有重大的内在缺陷。
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就指出,由于美元成为各国货币的钉住对象,就衍生为具有干预货币、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功能的国际货币。
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对国际货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美国必须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源源不断的对外输出美元。
但是,美国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会导致美元汇率不稳,这就会引发整个世界经济的动荡。
此外,随着美元的不断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量不足以满足美元的兑付需要。
一旦各国发现持有的大量美元不能全部转换成黄金,就会导致对付危机。
因此,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若大量对外输出美元,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若限制输出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浮动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⑵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⑶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⑴浮动汇率制度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⑵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⑶浮动汇率制度又可能引发竞相贬值;⑷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2、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固定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有:⑴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⑵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竞相贬值;⑶政府为了维持固定利率就不能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
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有:⑴固定汇率制度不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⑵不能很好地经受国际游资的冲击,同时又必须持有大量的国际储备;⑶固定汇率制度下,不易协调内外经济均衡。
3、主要原因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1)经济周期。
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口相应增加,出口反而减少,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逆差。
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顺差。
这种因经济周期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就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2)国民收入。
随着一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变化,气锅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或减少。
(3)货币价值。
一国货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也会影响其国际收支。
这种由货币价值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就称为货币性不平衡或价格性不平衡。
(4)经济结构。
当一国的经济结构与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不相一致或不相协调时,其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就会发生困难,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主要对策在于:(1)依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通过黄金的输出入而自动调节的。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已无法借助黄金的输出入而自动调节的。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
(2)采取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
包括支出转移政策,支出增减政策。
支出转移政策是指通过改变支出的流向,鼓励用语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由国外转向国内,最终改善国际收支的一种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
支出增减政策:是指通过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以改变可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数量的一种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
(3)采取融资手段。
在前两项对策不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时,可采取融资手段。
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方面。
(4)进行直接管制。
是政府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方法。
在改善国际收支方面,其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
但也有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