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名词解释1、政体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1、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形式2、通常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的组织机构、产生方式、职权范围、运行程序等国家的政治、统治形态,即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
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
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但都体现同一特定阶级的专政。
如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国体通常把国家的性质称为国体,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阶级、各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地位;二是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
3、总统制含义及其主要特点:含义: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美国是最典型的总统制国家。
(P13)主要特点P13下:1)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领导权,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形式批准权,并负责贯彻和执行国家法律;有权对有关国家行政的一切事项作出决定,有权指挥和监督国家一切行政机构执行行政决策;有权任命法官;作为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最高军事统帅权;拥有与外国缔结军事条约等外交权。
2)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行使国家立法权,并有权监督政府行政,对总统以及高级官员违宪或渎职等行为可予以弹劾。
3)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设有内阁,但内阁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只对总统负责,而不对议会负有政治责任,议会不能通过不信任案的方式推翻内阁。
4、宪法修改:(p41)宪法修改是依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权力机关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已有宪法中不适当部分进行修改或变更的过程。
5、宪法解释:(p43)宪法解释是指依据有关宪法规定由一定的国家权力机构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及其含义进行阐释和说明。
6、违宪审查制度(P44):即由国家权力机构对有关违反宪法规范的法律、法规、行政命令以及行政行为等进行审查和裁定的制度,这是一项重要的宪法监督保障制度。
7、多数代表制:P71是指在一个选区中获得多数选民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单当选,而得票较少的候选人或政党落败的一种计算选票方法。
这种计票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又分为相对多数代表制和绝对多数代表制。
8、一党制p95:指一个国家较长时间内由一个政党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从该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看,一党制又可分为一党独裁制和一党多元制。
9、两党制p100:指一个国家中两大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
10、弹劾:一般指西方国家的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11、倒阁权:指在议会内阁制国家,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支持和信任,若议会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12、质询权:一般指议员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政府首脑或政府部长就内阁的施政方针、行政措施及其他事项进行质疑并要求解释、说明和答辩。
13、司法制度: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14、审级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一起诉讼案件经过几级法院审理才告终结的制度。
15、“法院之友”p294:是指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向法院提供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的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
绪论一、政治制度的特征1、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制度与国家性质相适应。
3、政治制度一经建立便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其运行还受社会制度其他方面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
5、政治制度的确立往往决定着统治者的统治方法。
二、政治制度的构成要素1)政治理念:政治理念是由特定的政治概念组成的政治学说和政治思想,他在哲学的高度上对政治制度的性质、特定类型和构建原则作出规定。
2)政权机构:政权机构是指国家机关的总和,是政治制度的实体部分。
3)政治规则:包括国家颁布的法令、制度、命令、章程等,是政治学说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和细化。
4)政治设备:政治设备赋予了政治思想观念的外壳和科学技术的载体,是政治制度运行的物质手段和保障。
三、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其他制度多涉及社会的个别利益,而政治制度涉及社会中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
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
2.其他制度大多只影响某种具体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而政治制度则通过制度安排间接影响非政治价值的生产和分配。
3.政治制度依靠强力来保障实施,并且直接产生强制力。
4.政治制度的首要功能就是规范各种追逐强制权利的政治力量的活动,形成一种强制力的公共权力。
5.政治制度在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体系中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四、现代政治制度的社会功能1)政治功能:形成和维护公共权力2)社会功能:保障、运用和限制公共权力A价值定向功能。
基本政治制度一旦确立就意味着它为社会确立了基本的目标框架,社会的其他制度,社会集团的活动、掌权者的政策制订都要以此为依据。
B促进制度创新和价值生产。
政治制度决定了什么人掌权、如何掌权以及掌权者的决策和制度创制的规则,因此具有制度创制的功能。
制度的生产功能不仅意味着生产出新的制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设置来促进社会中他所鼓励的价值的产生。
C限制有害价值生产的保障功能。
政治制度通过限制人们的一定的活动来避免有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的产生。
D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促进合作的整合功能。
政治制度通过政治参与渠道的安排,通过,通过调整政治冲突的程序的制定来把相互冲突的社会力量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秩序中来,使冲突和合作得以平衡。
第一章一、国家结构: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的关系。
一般说来,国家机构有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P17二、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国家是由几个联邦组成单位结合在一起的联盟国家。
“通过其存在和权威都受到宪法保障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而将统一性和地区多样性一起纳入一个单一的政治体制之中。
”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和联邦各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通过联邦宪法划分其各自权力范围。
第三章一、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p48)1)普遍选举原则。
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2)平等选举原则。
即每个选民所投选票具有同等的价值,同等数量的代表必须由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通常可以被概括为“一票一价”和“一人一票”。
3)直接选举原则。
即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
4)秘密投票原则。
即选民遵循有关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进行秘密投票,选票不向他人公开。
二、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p69)1)“一人一票”的原则。
即每个选区同等数量的代表必须由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而且每个选民拥有平等的投票权。
2)根据自然界限划分选区的原则。
3)随着人口变动不断改划选区的原则。
三、西方国家选举监督的基本内容P531)对选举参与者资格的监督。
包括选民和候选人是否符合年龄资格、是否符合居住期限、是否拥有本国国籍、是否完成选民登记、是否经过正式候选人提名程序、是否缴纳选举保证金、是否有参选限制的职业问题。
2)对选举过程中的各个程序的监督。
包括选区划分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候选人提名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竞选经费的筹集与使用是否公开、选票计算是否合法、选票结果公布是否符合程序。
3)对保护选民政治情况的监督。
包括选民是否受到区别对待、选民投票是否受到政治权力或暴力的胁迫、选民是否被平等告知选举事项(如投票时间、地点等)。
4)对选举工作人员具体工作状况的监督。
包括选举工作人员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是否对选民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否损害选民知情权等基本利益。
四、选举在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公民对政府有限的监督形式;2)公民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方式;3)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五、选举悖论A、B、C竞选,民意测验表明:有2/3的选民愿选A而不愿选B,有2/3的选民愿选B而不愿选C。
于是A说:“根据2/3的选民保我而反B,2/3的选民保B而反C,说明我优于B,B优于C,所以我优于C,从而我最优,应该选我。
”C不服说道:“那2/3保A反B之外的1/3选民反A而保C,那2/3保B而反C的选民之外1/3的选民反A而保C,则形成2/3的选民保C而反A,按你的逻辑,我亦优于你,你优于B,我C最优,应选我。
”B接着说:“按你们的说法,B优于C,C优于A,则B优于A,即我亦最优,应该选我。
”这种民意测验能说明什么呢?这个悖论最初出自肯尼思·阿洛之手,肯尼思·阿洛于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51年他给出民主选举的所谓选举公理,以求得选举的公平合理,避免发生独裁者从中操纵选举的可恶问题。
后来,他证明出一条定理,指出不存在满足阿洛(ARROW)公理的十全十美的民主选举。
第四章一、政党的含义及其特征:p77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保持政权或影响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政党的基本特征:1)现代党拥有明确的政治纲领2)现代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3)现代政党具备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4)现代政党规定了一定的组织纪律二、西方两党制的特征:p1001)两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居统治地位,都具有单独执政的实力,其他政党无法与之竞争。
2)两大政党势均力敌,享有平等执掌政权的权利和机会,两档轮流执政,平分秋色,虽有台上台下之分,却无主从之别。
3)两大政党通常是一党在朝,一党在野,彼此互相攻击,互相挑剔,处于对峙状态,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在不危及现存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4)定期的议会和总统选举为两大党和平接管政权提供了合法的机会。
三、政党的功能(作用):p871)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加国家政权3)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4)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和公民的利益5)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实现政治社会化四、美国两党制的表现形式:p106美国两党制表现形式的特点是:1)不存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严格区分,一般以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或反对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