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

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姓名:xxxx学号:xxxxx院级:xxxxx专业班级:xxxxx手机号:xxxxx指导老师:xxxxx摘要:老有所养,幼有所惜,寿终正寝,救死扶伤,表现了人们对生命安全感的期盼,渗透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保障既是社会安全网,又是社会稳定器,也是社会能量库。

它可以安定社会成员生活和平衡社会需求。

它可以通过预先防范和即时化解风险,维护现存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又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本文提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关部门的解决方案及建议,简单的解释老龄化时代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人口现状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社会保障的实施Abstracts: Live in dignity at there old age, Shows the people a sense of security for life expectation, permeated with a strong humanitarian spirit.From a general sense, Social Security is not only a social safety net, but also a social stabilizer; moreover it is a social energy library. It can settle members and balance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social life. It can be resolved through precautionary and immediate risk, maintain the existing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they can regul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narrowing the wealth gap and promote social equity. Then it can ensure the reproduction of labor, promote consumer behavior, expanding consumption, regulat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and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atus of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relevant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simply explain aging era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Keywords:Popu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Population Ag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security,一、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1.1 人口现状:我国的人口从步入21世纪到2020年,将会是中国快速老龄化的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再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老年人数量加速增长,同时中国的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中国老龄化相应进一步加深;再从2050年一后的年里,中国将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老年人人口大约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我国人口现状(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准)[i] 1.2 人口老龄化: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中国,现在越来越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中国网6月26日讯日本《追求》双周刊6月24日文章称,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个步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超级大国。

[ii ]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

中国在2005年达到了7.6%。

实际上中国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是过去的社会劳动力,为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财富,当前社会发展成果和财富积累中包括了老一代的成果,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过去没有提取的养老保险5万亿元左右的隐含负债,应从现有的国有固定资产中提取一部,补偿给退休人员,这是他们应得的份额,不能再拖欠养老金和医疗费,对于生活无着、处于贫困状态的老年人应采取积极的扶持、救助,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认真对待。

据预测,未来十年将是老龄化高峰到来的时期,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以平均每年百万人以上速度增长,如何安置好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情况下老龄人员的社会生活亦成为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我国老龄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2.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状况:国内学术界对老龄人社会保障主要看法:有学者认为国内学术界在老龄人社会保障方面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看:一种是主张实行完全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制度;另一种是主张实行彻底的个人账户积累制;第三种是主张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iii]相对应地对于城镇而言,养老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主,其他方式并进。

具体如下: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以保证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

其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自由职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工商户。

我国当前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工资总额的20%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系列1和8%的比例,分别参加社会统筹调剂和存入职工个人账户中,缴费满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者可以领取养老金,计发办法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 (新规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逐步过渡”的方式。

1)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缴费满15年一律发给15%,以后每多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

计发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计算。

对于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老人仍按过去的由企业缴费形成的社会统筹部分来解决。

基本养老保险可称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十一五”期末,全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25673万人。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为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

它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

企业年金的缴费比例,单位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12,约为8.33%;单位个人总计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6,约为16.66%。

截止2010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已有3.71万家,参加的职工人数达1335万,积累基金2809亿元。

3)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框架[iv]是基础养老金与农民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且将老年救助与老年福利作为辅助手段实施。

其中,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

当然有专家在这方面强调,在养老问题上理应充分发挥家庭的作。

在他们看来家庭永远是人们养老的第一保障,也是最根本养老保障来源,由家庭进行养老的道德风险也较弱。

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

“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

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2.2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生育高峰以后,我国城市地区的生育率已经普遍降低到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我国总人口的生育率也已降低到1.3~1.8(不同来源的数据有所差异)。

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世纪60年代以来,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出现了普遍的和持续的生育率下降。

生育率的降低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对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冲击。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v]: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

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

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

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

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处于实际现状的考虑,由家庭承担养老的第一保障本文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如李秀英案,在我们当今社会还不乏丢弃养育自己长大而由于年老无法独立解决自己日常生活需求的老人的现象,尤其事事讲求快速发展的现代中国社会,这些还并不是个案。

第二点,我国现今的财政收入尽管在总量上站全球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的原因,无法像某些国家一样建立完全的国家保障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

国务院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胡晓义指出国家将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强化养老保险激励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加强中老年人技能培训等,最大限度降低延迟退休的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