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

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

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摘要: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在新一轮新课改里尤显重要。

为了加强对农村中学生听力教学的理解和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英语听力的基本要素,分析农村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制约因素。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常见的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听力理解制约原因教学策略
一、前言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不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简单合成。

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英语学习中我们强调语言的习得,而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的,且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听力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010年7月,随着甘肃省《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高考听力测试的全面实施,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使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二、英语听力的制约因素
听力包含人的听觉力以及能达到理解程度的各种认知能力。

英国语言学家威廉琼斯将整个听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声音
进入听觉储存阶段;第二阶段为短期记忆处理信息阶段;第三阶段是把理解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阶段。

英语中有句谚语:“关键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样说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制约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有:
1. 词汇和习语
词汇缺乏不仅仅是阅读的主要障碍,同样也是听力理解的主要困难,是听力活动不能进行的主要因索之一。

同时,听的过程中,听者不能像读者一样根据上下文对白己不熟悉的习语等进行猜测。

如果听者对一些关键性的习惯用法不熟悉的话,其理解将会受到影响。

2. 听力材料的类型
对话、新闻、故事等由于其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对听者听力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农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材料。

3. 听力技能
重读、弱读、连读、语调、意群等的技巧对听力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读、语调的变化会改变语句的意思,给句子带来不同的理解,意群的分辨也会影响听者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如下列各组句子用词相同,但由于标点符号的使加,使句子意思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读起来,意群自然有别:
a1. john said,“my father is here.”
a2.“john,”said my father,“is here.”
b1. jerry said,“the boss is stupid.”
b2.“jerry,”said the boss.“is stupid.”
4. 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任何学习活动来说,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听力教学之前,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材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活动,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听力教学环境等等。

5. 背景知识
听者对有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可影响其理解的质量。

缺乏应有的背景知识通常是理解失败的主要因素。

对于白己不熟悉的话题,理解的难度自然会增加。

三、英语常见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听的技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知识,锻炼分析、推理能力的过程。

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品质。

所谓听力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听力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操作模式和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 标题探索
该活动用于训练主题听力技巧。

其教学步骤如下:
(1) 根据听力材料拟定几个主题;
(2) 介绍听的任务,使学生在听的时候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大意上;
(3) 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 学生根据听力材料选择适当的标题。

2. 概述选择
概述是文章主题的概括,可以在听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听完后总结文章大意,可采用概述选择的方式,即,给学生提供几个关于文章概述的选项,组织学生根据所听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最能该文主题的句子。

步骤与标题选择相同。

只是选项不是标题,而是对文章大意的概述。

3. 复式听写
复式听写是获取具体信息的教学策略。

听之前,教师可将听力材料的焦点,材料的关键所在,或听力材料的技巧性部分挖掉,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这关键部分。

教学步骤如下:
(1) 根据课堂教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听力材料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挖空。

抽掉的可以是单词、短语或完整的句子;
(2) 将挖空的材料分发给同学,交代听的任务;
(3) 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 学生在听的同时将缺少的部分补上;
(5) 反馈;
4. 听与画
“听与画”。

可用于描写性文章的听力。

学生将所听到的描述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

听与画活动可以由教师朗读,也可以由学生
朗读。

这种活动对学生写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听懂即可,绘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将大体的位置、情节等表达清楚即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择难度适合学生的材料;
(2) 教师播放录音,或读给学生听,或由学生读;
(3) 学生在听的同时完成绘画;
(4) 学生相互比较对照自己所画的图画。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约和影响听力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

但是,当我们对听力理解的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有了清晰的了解以后,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农村教师就能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如鱼得水,顺利突破。

参考书目:
1. 胡泓,外语素质培养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年;
3. 陈光学,听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策略,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2 年;
4. 周相利,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利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