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

1 零件的分析 (5)1.1零件的作用 (5)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2零件的生产类型 (5)2.1生产纲领 (5)2.2生产类型 (6)3毛坯的确定 (6)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6)3.2估算毛坯加工的机械加工余量 (6)4定位基准选择 (6)4.1选择精基准 (6)4.2选择粗基准 (6)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5.1选择加工方法 (6)5.2加工工艺路线 (7)6加工余量及尺寸的确定 (8)6.1确定粗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8)6.2确定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9)6.3确定精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1)6.4确定支架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2)6.5确定支架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3)6.6确定支架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5)6.7确定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7)6.8确定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7)7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 (19)8课程设计总结 (21)参考文献 (22)附1紧轮支架零件图附2毛坯图附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附4夹具零件图附5夹具装配图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紧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8000件)容:1.紧轮支架零件图 12.毛坯图 1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4.夹具装配图 15.夹具零件图 1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专业机械工程班级机工100x班学生 xxx、xxx指导教师 xxx2012年 11 月 1 日序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一个零件——紧轮支架,制订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该零件的工艺过程包括了车端面、铣平面、磨平面、钻孔、铰孔等工序,工艺围广。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紧轮的支架。

紧轮紧轮是带传动的紧装置,当带的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以采用紧轮将带紧。

紧轮一般布置在松边的侧,从而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为保证小带轮包角不致减小过多,紧轮应尽量靠近大带轮安装。

1.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紧轮支架需要加工时的技术要求:1.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2.未注铸造圆角R5~R10;3.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为GB/T 1804-m;4.未注形位公差为GB/T 1184-K;2零件的生产类型2.1生产纲领根据任务书已知:⑵产品的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⑵轴承座的备品百分率为3%,废品百分率为0.5%。

轴承座生产纲领计算如下:N=Qn(1+a)(1+b)=8000* (1+3%)(1+0.5%)=8281.2≈8282(件/年)2.2生产类型紧轮支架为轻型零件,查表可知生产类型属于大批量生产。

3 毛坯的确定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查阅常见毛坯类型可知,材料为HT200,可确定毛坯类型为铸件。

3.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由零件基本尺寸长172mm,宽84mm,高为60mm,确定零件毛坯外形尺寸为长175mm,宽84mm,高64mm,即估算机械加工余量为长3mm,高4mm4定位基准选择4.1选择精基准经分析零件图可知,选择紧轮支架上端面为精基准。

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并且一次选择可进行尽量多的工序加工。

4.2选择粗基准选择紧轮支架底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支架上端面(精基准),保证上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

支架底面的面积较大,符合粗基准的要求。

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5.1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附表可得孔、平面的加工方案,如下:紧轮各面的加工方案5.2加工工艺路线根据“先基准后其他”原则,先加工基准面,即精基准面——上端面;根据“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根据“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上端面和底面,后加工四周面;根据“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工件平面,后加工孔。

并由此制动下表机加工工艺方案:紧轮支架的机加工工艺方案10 去毛刺、清洗、检验6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6.1确定粗加工紧轮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上端面的粗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毛坯简图粗铣上端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考虑到高度方向上以上端面为尺寸基准,并要保证到地面的高度为60mm。

因此以支架底面为粗基准先加工上端面,以加工后的平面为后面加工的精基准。

上端面的粗加工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粗加工上端面粗加工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 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64 2.0 CT7 ±1.0 64±1.0 25 粗铣63 1.0 IT13 ±0.5 63±0.5 12.5 6.2确定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底面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毛坯简图粗铣底面粗磨底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和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支架底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63 2.0 IT14 ±0.5 63±0.5 25粗铣61.25 1.75 IT12 ±0.25 61.25±0.25 12.5粗磨60.875 0.25 IT9 ±0.125 60.875±0.1256.36.3确定精加工支架上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上端面的精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毛坯简图精磨上端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和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支架上端面的精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支架上端面精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 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60.875 1 IT13 ±0.125 60.875±0.125 12.5 粗磨60.3750.5 IT10 ±0.125 60.375±0.125 6.3精磨60.0150.5 IT9 ±0.015 60.015±0.015 6.36.4确定支架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右侧面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毛坯简图粗铣右侧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考虑到方便支架下端面及小侧面的加工。

因此应先加工紧轮支架右侧面。

右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右侧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 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28 2.0 CT7 ±1.0 28±1.0 25 粗铣30 2.0 IT13 ±0.5 30±0.5 12.5 6.5确定支架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φ18孔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钻孔铰孔(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

右侧面φ18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右侧面φ18孔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钻孔φ17.25 17.25 IT13 ±0.25 φ17.25±0.25 25 铰孔φ18.215 0.065 IT12 ±0.215 φ18.215±0.215 256.6确定支架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下端面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毛坯简图粗铣下端面半精铣下端面精铣下端面(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

支架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支架下端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 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37 1.825 IT15 ±1.0 37±1.0 25粗铣35.75 1.25 IT12 ±0.25 35.75±0. 25 12.5 半精铣35. 125 0.625 IT11 ±0.125 35. 125±0.125 12.5 精铣35.015 0.110 IT8 ±0.015 35.015±0.015 12.56.7确定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小侧面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粗铣小侧图(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且加工装夹方便。

支架小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支架下小侧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27 0.5 IT13 ±0.5 27±0.5 25粗铣28.5 0.5 IT13 ±0.5 28.5±0.5 12.56.8确定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紧轮支架2*φ13孔的加工过程如图所示;钻φ13-1孔粗绞φ13-1孔钻φ13-2孔粗绞φ13-2孔(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且加工装夹方便。

支架2*φ13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下表:支架2*φ13孔工序尺寸表7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工序01粗铣支架上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1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85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工序02粗铣支架底面同样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1.7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工序03粗磨支架底面选用平面磨床为MGS7020 ,砂轮厚度为9.9mm,故计算得进给量f= 2/3*9.9mm=6.6mm/min;工作台面至主轴中心最大距离=700mm工作台移动速度v1=23m/min工作台左右最大移动量l=780mm磨床主轴转速50hz为n=1450r/min走刀次数=29/9.9≈4时间定额机动时间t=4*l/v1=4*780/2300*60S=81s工序04粗磨、精磨上端面选用平面磨床为MGS7020 ,砂轮厚度为9.9mm,故计算得粗磨进给量f1= 2/3*9.9mm=6.6mm;精磨进给量f2=1/2*9.9mm=4.95mm;走刀次数=54/9.9≈6时间定额t 1=6*l/v1=6*780/2300*60S=122st 2=6*l/v1=6*780/2300*60S=122s故t=t1+t2=244s 工序05粗铣右侧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2.0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工序06钻、粗绞φ18孔所选立式钻床为Z3040,进给量f=(1.2~1.8)*f钻=(1.2~1.8)*0.65*0.75=0.59~0.87mm 取f=0.6mmv=(1/2~1/3)v钻=(1/2~1/3)*12=6~4m/min由钻床说明书可知,取机床主轴转速为nw=7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1/1000*πdw nw=3.14*37*70=81r/min工时t=10s工序07粗铣、半精铣、精铣下端面07.1粗铣下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1.2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5s07.2半精铣下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0.62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10s07.3精铣下端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0.110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167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20s工序08粗铣支架小侧面所选铣床为X53,所选刀具为高速端铣刀,故查表得背吃刀量ap=0.5mm;进给量f=0.5mm/min;切削速度v=85m/min;时间定额铣端面Tb=10s工序09钻、粗绞2*φ13孔所选立式钻床为Z3040,进给量f=(1.2~1.8)*f钻=(1.2~1.8)*0.65*0.75=0.59~0.87mm 取f=0.6mmv=(1/2~1/3)v钻=(1/2~1/3)*12=6~4m/min由钻床说明书可知,取机床主轴转速为nw=7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1/1000*πdw nw=3.14*37*70=81r/min工时t=20s8课程设计总结历时1周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马上就要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