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陶瓷简述

中国古代陶瓷简述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讲述的题目是《中国古代陶瓷的成就简述》。

众所周知,陶瓷的英文名是china,就是把C小写后的中国(China)。

这样大的一个名号挂在貌似不这么大的陶瓷上面,由此可见,陶瓷在我们国家、在世界的地位真是不一般。

陶瓷,陶瓷,陶和瓷其实是两个词。

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之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苏省发现了1万年前的陶器的残片,说明我国已有万年的制陶历史了。

瓷器的发明也可以追溯到近四千年前。

中国发明瓷器对人类文明进步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因此被世界人民誉为瓷器之国。

首先。

我们来了解一下陶器。

早在商代时期,灰陶就已经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白陶则制作精美,纹饰采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装饰华丽,弥足珍贵。

西周以后,陶器种类繁多,除生活器皿之外,还有砖瓦、陶俑及建筑明器等。

这个时期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

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

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

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厚葬风气在民间普遍盛行,制陶业大量烧造陶明器用以随葬。

这时,汉代出现了一种加铅的釉陶,人称“铅釉陶”。

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如宋、辽时代的三彩器、明、清至今的紫砂壶和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别具一格且倍受人们所赞赏。

然而陶器终究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再次发现,原来某种特定的泥巴经过高温烧造以后,就会变得更加坚硬、细腻、漂亮和实用,于是瓷器也就应运而生了。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东汉魏晋时则正式形成。

早期瓷器以高温色釉,特别是以铁元素为着色剂的青釉为特征,白瓷烧制又难于青瓷,北齐到隋唐时,白瓷开始成为自身发展系列。

唐代瓷器有“南青北白”之说。

即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

陶瓷艺术最能表现这种盛唐气象的则是唐的三彩釉陶。

在制瓷工艺上,唐人留给后世的一份厚礼是在烧成工艺中普遍使用了匣钵装烧。

匣钵为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

各种瓷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装进窑炉焙烧。

说到宋代的陶瓷业,最有名的莫过于青花瓷了。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

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青花瓷器的真正全盛时期在明代,制造技术传播至近东、日本等国,最后传到欧洲。

宋代无疑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釉;汝窑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
景德镇青白瓷的色质如玉;龙泉青瓷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更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

还有哥窑满布断纹,那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宋瓷的美学风格,可以说是沈静雅素自成一路。

宋瓷的这些作品都是我国陶瓷历史画廊中的杰作与瑰宝。

它们的仪态和风范也是后世陶瓷业长期追仿的榜样,千载之下,至今仍然使我们赞叹和倾倒。

辽瓷则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壶(因形如鸡冠,又称鸡冠壶)、鸡腿瓶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并且受到收藏者的珍爱。

辽瓷除了某些器物造型特异,烧瓷品系与工艺也大体与华
北白瓷系统诸民窑相同。

自唐宋以降,瓷器已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到明代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前代所不及。

当时,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日益繁荣,大量生产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质量高、销路广,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流。

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

(这一时期比较有特点的器形则是:“压手杯”,敞口折腰,沙足滑底,一般在底部标有“大明永乐年制”或“永乐年制”字样,字体小篆。

此外,明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时期,为另一个陶瓷史上的辉煌时期,在这短短三代五十六年当中,宫廷和民间艺术匠师们创造了一大批空前绝后的艺术珍品,对陶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查查这一时期的相关陶瓷作品。

另外,当时的民窑制品已相当精细,出现了以仿宣德、成化窑器而著称的“崔公窑”。

根据《景德镇陶录》纪载:崔公窑瓷多仿宣德窑、成化窑遗法制造瓷器,“当时以为盛,号其器曰…崔公窑瓷‟,四方争售……为民窑之冠”。

)此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正德朝以后出现了至今十分有名的紫砂壶,喜欢喝茶的同学,一定懂得。

如今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可是看涨的哦,而且紫砂壶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这其中的原因是紫砂壶的原料,产于江苏宜兴。

紫砂壶外形简洁、线条凝重、体积浑厚、比例协调,泥质颗粒较粗,更显质朴大方。


说到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素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在宋元明代,逐渐成为全国瓷业中心,此后,该地彩绘瓷器成就很高。

景德镇瓷现已享誉世界,为我国目前瓷器主要生产地。

清代的瓷器在雍正时期,被认为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制作之精冠绝于各代。

总体风格轻巧俊秀,精雅圆莹。

乾隆朝的烧瓷水平则有所进步。

但由于,清朝统治,至十八世纪末叶明显开始走下坡路。

所以相比于前面所述的年代明显逊色不少。

到了20、21世纪,中国瓷器艺术则不仅颜色釉争奇斗艳,釉下装饰妖娆多姿,而且釉上装饰亦成就瞩目、欣欣向荣,并以其强烈的民族文化和审美特徵、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和品类而屹立在世界壇艺林之中。

最后,希望我国瓷器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