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刺梨”种植技术

“金刺梨”种植技术

“金刺梨”种植技术
整地时需将杂草、树根、石块等清拣干净,采取开挖大穴的整地方式,规格为60x60x40cm,株行距3x4m或4x4m,初植密度为56或42株/亩,时间为造林前一个月。

整地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表土层放在穴上口,便于回土,心土(死土)堆放在穴下口,穴底要整平。

造林气候应选在阴雨天或雨后初晴日进行,当日取苗当日栽植,不能栽植隔夜苗。

栽植时清除穴内杂物、施足底肥打碎土块、回填表土15厘米隔离底肥,然后将栽植苗置于土壤中央,整理根系使其均匀分布,继续回填表土,边填土边踩压紧土壤,做到“一提、二踩、三培土”,要求根舒、苗正、深浅适宜、切忌窝根。

其次要及时除草、施肥,栽植当年4~5月份和9~10分别中耕除草一次,以后每年除草结合追肥进行,每株以圆盘状沟槽施复合肥0.25公斤。

7~9月份干旱季节需灌水或浇水1~2次,并在树盘上用杂草覆盖至不见土为宜。

幼园抚育为3年,每年两次。

第一次抚育在4~5月份,第二次抚育在9~10月份。

进行松土、除草或套种农作物以耕代抚。

①深翻,在深秋初冬季节结合除草,干旱时要进行浇水,水涝时要及时排水。

②浅翻,结合中耕除草管理进行。

(一)施肥
栽植当年在整地时每穴施5公斤农家肥作底肥,以后每年4~6
月份施一次复合肥,每株0.25公斤。

投产前每年每穴追施尿素0.2公斤和复合肥0.3公斤,盛产期每年每穴追施复合肥、磷肥各0.3公斤。

(二)水分管理
灌溉
有条件的地方要在萌芽前、开花及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进行,根据旱情灌水1~2次。

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要拦蓄雨水,并在干旱季节灌水后或雨后覆盖保墒。

排水
造林地块如有内涝,不能自然排水,要作好排水准备。

(三)整形修剪
无籽刺梨没有明显主杆,属于丛生小灌木,定植初期,任其生长,促果并形成树冠,然后疏除过密、下垂枝和过长的枝条,并采取冬夏修剪结合的办法培养结果母枝。

保持树高1.5~2左右,冠幅1.5米左右,全丛5~8个主枝,其上交错分布结果母枝,12月份落叶以后,剪去过密枝和纤细枝、病虫枝等。

5~6月初,将从基部抽生的强梢及时摘心或剪短,促发夏稍,以培养成结果母枝。

修剪后对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防治干裂和病虫为害。

(四)森林防火
注意林内卫生,及时清除枯枝及杂草等火灾隐患,加大宣传力度,注意野外用火。

(五)病虫害防治
无籽刺梨白粉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

首先,要搞好果园冬季修剪,清除枯枝落叶,并进行翻耕,消灭越冬病源。

其次,要进行药剂防治。

防治的重点应放在幼苗发病较重地点,喷药在早春新叶抽生时进行。

当发现个别单株少数叶片感病时,喷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效果更好。

无籽刺梨常见的虫害有蚜虫、黑刺粉虱及食心虫等,蚜虫主要危害新梢,要及时清理林地残枝落叶及杂草,同时喷洒5%灭蚜粉尘剂,每亩0.8~1.0公斤。

此外对叶蝉、刺蛾、卷叶蛾、小猿叶虫等也有防效。

黑刺粉虱寄生于叶背面,在5~8月发生虫害时,可用2000倍水胺硫磷防治。

用2.5%敌杀死6000倍液喷洒,在7月上旬至8月连喷2次可以防治食心虫。

(六)管护
由受益农户自行管护,严禁牲畜践踏破坏,及时开展造林成活率检查,发现死亡及时补植,确保成活率达到100%。

发现灾情及时上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