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题型分析-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题型分析-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题型分析----免疫调节题型一、免疫系统组成与非特异性免疫一、考查形式选择题二、典型例题1. 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ﻩ(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答案 D解析吞噬细胞作用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或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三、答题技巧1.ﻩ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ﻩ免疫细胞错误!3.ﻩ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4.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5.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6.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四、变式训练1.ﻩ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答案 D解析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及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题型二、特异性免疫一、考查形式选择题或填空题二、典型例题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ﻩﻩﻩﻩﻩﻩ(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 C解析 a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c表示效应T细胞。

能识别抗原的有B 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有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①和②过程。

c、d所含的DNA 相同,其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ﻩﻩﻩ(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 B解析T细胞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由于抗原具有特异性,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形成的浆细胞会产生一种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抗体的种类由刺激的抗原决定。

三、答题技巧1.体液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免疫过程③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3.归纳下表中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4.与免疫细胞有关的4点提示(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

(4)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5.ﻩ抗原与抗体的比较(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分布错误!(4)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

(5)血液中的凝集素(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发生反应;抗毒素(抗体)与外毒素(抗原)发生凝集反应。

6.ﻩ判断细胞识别作用的技巧(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已6.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特异性结合联系①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②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原暴露,再由抗体消灭和清除7.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8.与免疫过程有关的4点提示(1)只考虑到胸腺产生T细胞,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忽视了T细胞也可参与部分体液免疫,是解答相关试题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

(2)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3)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9.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2).根据抗原的种类:如果抗原只进入体液,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则为细胞免疫。

四、变式训练1.某同学的手被割伤后去医院诊治,在医院接触了流感病毒。

如图为该同学体内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请分析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该同学体内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

实际上,流感病毒还会引发________免疫。

如果要证明该同学体内产生了抗体,则可用________进行检测。

(2)图中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B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则能被图中_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

(4)手被割伤后,一般容易导致破伤风杆菌在伤口深处繁殖,由此推断它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进入机体的毒素丧失毒性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免疫发挥作用,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________细胞、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等。

答案 (1)体液细胞抗原(2)浆细胞糖蛋白(3)c(4)无氧呼吸体液吞噬解析 (1)从图示可以看出,B细胞受抗原刺激而增殖分化,因此该图显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此过程中会产生抗体。

由于流感病毒可以侵入人体细胞,故流感病毒还可以引发细胞免疫。

要证明抗体的存在,可用抗原进行检测。

(2)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能产生抗体,故b细胞是浆细胞,c细胞是记忆细胞,d是抗体。

B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3)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可以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它可以迅速作出识别,激发二次免疫,快速消灭抗原。

(4)破伤风杆菌是厌氧细菌,其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因此可在伤口深处繁殖;破伤风毒素属于胞外抗原,此时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2.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__。

(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体液 B细胞或记忆(2)a、c、d (3)数量多、速度快解析 (1)由图可知,抗原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2)a、b、c、d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其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3)④⑤过程为二次免疫。

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

题型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一、考查形式选择题二、典型例题1.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ﻩﻩ( )A.人体的前两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人体被病菌侵染后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疗疾病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没有特异性,因此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答案 A解析人体被病菌侵染后,血清中的抗体对侵入细胞中的病菌无法起作用,故B错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细胞,故C错误;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病原体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故D错误。

2.关于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实例中最科学的是ﻩﻩﻩﻩﻩ( )A.给患者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B.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C.使用免疫抑制剂能降低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D.服用抗过敏药可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答案 C解析抗毒素属于抗体,注射后不会刺激机体再产生抗体,故A错误;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故B错误;免疫抑制剂可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作用,故C正确;服用抗过敏药物能降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减轻过敏反应的程度,故D错误。

三、答题技巧1.比较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1)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是自身免疫病。

(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属于过敏反应,其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3)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

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