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目录目录 ........................................................................................................................... - 1 -护士在职业中的自我保护 ....................................................................................... - 1 - 引言 ....................................................................................................... - 2 -第一章护理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2 -第二章护士在职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 - 3 -第三章护士如何实现自我保护................................................................ - 4 -摘要执行。
素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就各种因素提出相应防护措施,并指出当今医疗环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职业防护问题。
关键词临床护士职业损伤自我防护正文引言现今各种疑难杂症和传染病层出不穷,医疗事故难以避免,外加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
各种因素都要求医护人员在职业中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遵守各种医疗操作规程,严格以章执行。
因此,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就护士在职业中的常见损伤因素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针对护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因素较多,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就各种因素提出相应防护措施,并指出当今医疗环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职业防护问题。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要求护理人员细心操作,按流程办事,在救死扶伤的基础上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医院是学习。
11.1精神,1.2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一切从病人着想,同时也要善于保护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自己的计划,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更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防范意识,杜绝事故,差错的发生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以防良好的动机,由于疏忽、不慎、失误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痛苦。
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造成很大影响。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运用护理心理学手段方法和统计学的方法,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与其它护士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护士行业中自我保护的常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存在职业损伤因素,如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及心理性危害等。
另外,还有护士个人防护行为的落实情况。
第二章护士在职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面对的重要课题。
自我防护就是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了解在身边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并掌握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地做好自身防。
1.1生物性因素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大量存。
1.21591.3线、激光、红外线等逐渐增多。
护士常需要定期消毒病室,不可避免要接触紫外线,可能会造成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不良反应。
医院内一般病室都能保持安静,避免噪音,但有些辅助科室,由于工作需要,机器启动及工作声音较大,护士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势必会受到损伤,引起听力、神经系统等损害。
抗生素引起的慢性过敏者更屡见不鲜,有报道显示:护士每天与各种药物反复接触,导致其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尤以过敏性休克为甚。
1.4心理社会因素在工作领域存在着很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严重时会导致职业倦怠。
由于各种因素,使某些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存在偏见,导致护士与患者之间矛盾激化。
在处理护患关系这一环节中,护士往往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会带有紧张情绪。
据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发生的最多时期。
第三章护士如何实现自我保护第一节防护操作措施在医院特殊环境中,护士是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人员之一,因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职业防护迫在眉睫。
21世纪,职业医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职业有害因素及危害的变迁,其他各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加速引进,职业医学与环境医学的融合与渗透,政府立法增加,全国性与国际性合作研究的趋势增强。
在此背景下,国内护理职业研究亦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从损伤因素入手,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1体液、1.2都应流失。
1.3护士与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接触密切,极易受感染。
因此,通过改善营养,提高自身非特异性免疫力,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主动或被动的特异性免疫力,加强个人防护和药物防护,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精神面貌,从而减少职业伤害。
2职业防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合理的人员编制合理的人员编制和专业结构,是临床护理工作必须的人才保障。
如果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超负荷,致使护士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大大增加职业伤害的频率和程度。
2.2充分重视防护用具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具,是防范护士职业伤害的重要工具。
大多数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很难为护士提供标准的安全防护器材,甚至连防漏、耐刺、密封收集箱都很难用。
科室为了节约材料消耗,反对护士在正常无菌操作以外戴手套从事临床工作。
这些都留下可能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隐患,应引起充分重视。
2.3切实增强职业防护意识目前,护士自我保护意识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调查显示:57.3%的人未采取防护措施,其原因是认为遇到的传染者少,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洗手及手消毒正确者仅有25.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的仅4.5%。
护士在临床一线是各种操作的执行者,最易受到职业暴露的伤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各种因素的潜在性职业伤害,加强护理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制定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
2.4特别是200211.11.21.3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负责。
1.4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知识是确保护士合法权益、适应发展的需要。
《护士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护士的权利和义务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
护士要学法、懂法,以便更好地执法、守法,求的法律的保护。
随着法治的健全和人们法制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中碰到的纠纷与法律问题越来越多。
尤其是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人员更需要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熟悉并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卫生法》、《医疗事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刑法》等,并懂得如何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不断学习掌握护理专业知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士不仅要受过专业正规的学习和培训,还要在实践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现代护理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上网、英语等,以便多渠道、快节奏的获取信息。
1.6精湛的技术操作护理工作中的很多具体工作都是由护士操作完成的,特别是近些年来,机械科学、电子科学的发展,给医疗护理提供了很多方便。
快捷科学的先进仪器和设备促进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发展,也给护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不但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常规技术,还要尽快熟练使用新的仪器设备,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7写好临床护理记录依据,不同,1.8因此,染。
1.911.11.2,培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与控制风险,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同时,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除常规业务学习外;对新护士做好传、帮、带、教工作;新护士入科要加强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加强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消除纠纷隐患。
强调护士必须转变观点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从而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着手,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必须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护理法》。
《护理法》时关于护理人员的资质、权利、责任、和行为规范的法律。
它对护理工作有约束,监督和指导作用。
因此,护士必须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学习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地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病人的合法权。
1.3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拜金思想严重,自觉社会地位底下,待遇不高,致使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强,表现在观察病情粗心大意。
因为儿科病人年龄小,认知差,依从性缺乏,再加上表达能力差,陪护虽多,但不一定掌握医学知识,因此无法正确反馈患儿病情,导致处理救治延迟。
例如:一位急性肺水肿的患儿,出现烦躁、哭闹,而护士误以为患儿因害怕打针哭闹,未对患儿的皮肤颜色、呼吸等变化进行仔细地观察,因此,未对患儿进行特殊处理,亦未及时报告医生,当病情再次加重时才叫医生,虽然患儿得到救治,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患儿家长认为医院对患儿抢救不及时,追究责任而拒不支付抢救费用,并要求经济赔偿,致使发生医疗纠纷。
1.4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护理职业有多种规章制度。
这些都是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而来的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三级护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等。
如果1.5才工作,呼吸1.6知识,1.7一点都就认为护士不尊重病人,没有责任心、抢救不积极、向领导投诉。
2 实现自我保护措施2.1 高度责任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护理工作面对“人”这一特殊服务对象,护理过失可直接导致病人的痛苦和生命安危,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旦出现事故,造成损失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
如有的护士上班做私事或擅自离岗,没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突变造成病人坠床或失去有效的抢救时机致病人伤残或死亡,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很大痛苦,自已不仅受到处分也受到良心谴责,终生感到遗憾和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