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错”。
每题1分,共10分)
1、“教师在人民群众中享受着崇高的威信,我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 这段议论中的两个“教师”都是集合概念。
()
2、“干部”和“农民”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
3、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来实现的。
()
4、“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谓项都是周延的。
()
5、如果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所有的选言支是真的,那么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
6、“SIP”换位简单换位,其换位后的判断是“PIS”。
()
7、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
8、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
9、根据矛盾律,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
10、证明就是说明事物客观性的判断。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思维的结构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 、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人民警察”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A、人民卫士
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公务员 D 、职员
3、“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A、特称判断
B、全称肯定判断
C、单称判断
D、全称否定判断
4、“北京在武汉的北面”和“北京和武汉都是大城市。
”这两个判断()。
A 、都是关系判断 B、都是联言判断
C、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是联言判断
D、前者是联言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
A、SAP真
B、SAP 假
C、SIP 真
D、SOP真
6、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A、B 两个概念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铁铁欣赏弹弹”这个关系判断中,“欣赏”这一关系是
()。
A、对称关系
B、非对称关系
C、反对关系
D、全异关系
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C、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9、“大学生必须遵守法律”为真,可必然推出()。
A、“大学生必须不遵守法律”为真
B、“大学生可以遵守法律”为假
C、“大学生可以遵守法律”为真
D、“大学生可以不遵守法律”为真
10、以“大学毕业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个判断为真进行推理,可必然推出
A、“大学毕业生都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
B、“有些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才”为
假
C、“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
D、“有些大学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
三、多项选择(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的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10分)
1、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
A、定义
B、划分
C、分解 D 、限制 E概括
2、直言判断的直接推理有()。
A、判断对当关系推理
B、类比推理
C、间接推理
D、直言判断变形推理
E、假言推理
3、下列具有不相同的逻辑常项的判断形式组是()。
A、SAP与SIP
B、SIP 与 PIS
C、P←Т与F←Y
D、SEP与SOP
E、P←R与Y~U
4、从“公民必须遵守纪律”,可必然推出()。
A、并非“公民必须不遵守纪律”
B、并非允许“公民遵守纪律”
C、允许“公民遵守纪律”
D、允许“公民不遵守纪律”
E、并非允许“公民不遵守纪律”
5、“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判断有()。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E、单称否定判断
四、简述题(指出下列推理是何种推理,并说明是否有效,写出其推理形式。
(每题6分,共10题,60分)
1、犯罪分子的行为既是违法的,又是缺德的。
所以犯罪分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2、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以,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3、公民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所以不允许公民不遵守国家法律。
4、刘一农揭发了王大山的犯罪事实,所以,王大山揭发了刘一农的犯罪事实。
5、并非所有违法者都是犯罪分子,并非有的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所以,有的危害社会的不是违法者。
6、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王萧萧是知识分子,所以,王萧萧是大学生。
7、不讲道德不可能不损害他人利益,所以,不讲道德必然损害他人利益,,
8、此盗窃案要么是内盗,要么是外盗;根据调查此盗窃案不是外盗,所以,此盗窃案是内盗。
9、只有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才会犯故意伤害罪;李某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所以,李某没有犯故意伤害罪。
10、如果大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那么他使用了暴力或暴力威胁夺走了他人财物。
根据调查,大满没有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夺走他人财物。
由此可见,成大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五、分析题(10分)
朝星贸易公司的保险柜被盗窃,经过公安局侦查人员的侦查,查明作案者是凛凛、统统、安安、絮絮中的一个人。
于是这四个人作为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
在讯问中这四个人的口供如下:
凛凛:我没有作案时间,我不可能作案。
统统:絮絮是罪犯。
安安:是统统盗窃了公司的钱财。
絮絮:统统与我有仇,他在陷害我。
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假话,请问罪犯是谁?并请写出分析证明的过程。
一、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错”。
每题1分,共10分)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10分)
1、C
2、C
3、B
4、C
5、C
6、B
7、B
8、C
9、C 10、D
三、多项选择(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的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10分)
1、ABDE
2、AD
3、ADE
4、CE
5、BE
四、简述题(指出下列推理是何种推理,并说明是否有效,写出其推理形式。
(每题6分,共10题,60分)
(评分标准:指出推理形式1分,是否有效1分,写出推理形式1分,说明是否有效的理由3分)
1、联言推理。
有效,因为联言推理的前提联言判断真,推出的结论必真。
其推理形式是 P∧q→q
2、换位法推理。
无效,因为违反了换位法推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
其推理形式是:SAP→PAS。
3、规范判断对当关系推理。
有效,因为规范判断对当关系推理矛盾关系可以由真推假。
其推理形式是:必须P→不允许不P 。
4、关系推理。
无效,因为“揭发”是非对称关系,推不出必然结论。
其形式是:aRb→bRa。
5、三段论推理。
无效,因为违反了三段论推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周延的逻辑错误。
其形式是:POM,MAS→SOP。
6、三段论推理。
无效,违反了三段论推理“中项必须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其形式是:PAM,SAM→SAP。
7、模态对当关系推理。
有效,因为模态对当关系推理矛盾关系可以由假推真,即知道一个判断假就可必然推出另一个判断真。
其推理形式是:必然不P→不可能P
8、不相容选言推理。
有效,因为符合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剩下的选言支”的规则。
其推理形式是:
要么P ,要么q;
非q;
———————
所以P ;
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有效,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可否定后件“的规则。
其推理形式是:(P ←q)∧ P __→q __。
10、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有效,因为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
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
其推理形式是:
(P→q)∧q __→P __。
五、分析题(10分。
评分标准:指出罪犯是统统,4分;分析论证全面准确6分;比较准确4—5分,不够准确1—3分)
罪犯是统统。
分析论证如下:
根据矛盾律,可确定说假话人在统统和絮絮中。
由于确定说假话的人在统统和絮絮中,可推知凛凛和安安说的是真话,由此又可推知,凛凛不是作案者,统统是作案者,因为安安说的是真话,从他的话中也推知统统是作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