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胡杰同志在全市服务业重点工作暨商贸物流业推进会上的讲话(摘要)一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全市服务业和商贸物流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主要指标增速可喜。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3.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8.1% 全省8.8%的平均增速2.9 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全市物流总量达13224万吨,周转总量147亿吨公里,仅次于成都,物流业增加值完成34.5亿元,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1.5亿元,增长13.6%,高于全国12% 全省12.7%的平均增速1.6 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进出口总额完成3.25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74亿美元,在202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增速居全省第1位。
二是扶持培育力度加大。
2020年我市把扶持培育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作为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和物流业实现次级突破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xx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30年)》等政策文件,修编印发了《xx市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并结合省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发展要求,加强市场调研和企业走访,制定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培育推进方案,完善重点项目库,在优化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布局,加强政策引领,明确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工作方面主动作为,为实现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商贸物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重点项目推进有力。
2020年,全市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亿元,14个“10亿级”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加快,中青国际家居建材市场五金机电市场渠县长德商贸城开业营运,红星美凯龙仁和春天塔坨市场搬迁扩能开工建设,秦巴物流园完成规划编制,火车货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xx公路物流港信息平台完成了与成都传化省物流平台的数据对接并通过了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是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 “川货全国行” “万企出国门”等市场拓展活动,商品交易额达40亿元;“第五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首次邀请中国商业联合会作为主办单位,辐射面扩大到秦巴地区4省28个市(区),实现商品交易额19.2亿元,“知名民企xx行”签约项目95.7亿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交易额10.6亿元,同比增长81.3%。
五是支撑经济作用凸显。
服务业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0.9:52.9:26.2,服务业占比实现四连增,全市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2020年,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实现税收60.39亿元(国税18.19亿元,地税42.2亿元),对地税的贡献高达61.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1.6%,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xx入选四川省现代服务业示范试点市,杨柳商贸物流园入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渠县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六是县域服务业等指标增速加快。
服务业增速居前3位是:渠县(11.5%) 达川区(11.3%) 大竹县宣汉县(均为11%)。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80亿元的县达到4个:通川区(124.6亿元) 渠县(96.4亿元) 宣汉县(85.8亿元) 大竹县(84.1亿元),增速居前三位的是:大竹县(14%) 达川区(14%) 渠县(13.8%)。
进出口增速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经开区(2.3亿美元,增长400%) 宣汉县(1565万美元,增长51.9%) 开江县(1117万美元,增长34.5%)。
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坚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20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节点,更应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争取新发展。
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对经济“新常态”作了“四个转向” “九大特征”和“八个更加注重”的精准研判,阐明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存量优增量,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对xx来说,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内涵动力格局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绝对不能消极被动的迎接,而应该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 30多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投资领域相对饱和,今后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方面,消费和出口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商贸物流业将大可作为。
--从机遇方面看。
一是国家省市改革开放大环境良好。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推进,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地区省市交通提速经贸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市也在大力推进城际间道路的互联互通,全市现有铁路6条在建和建成高速公路7条国道4条,并积极提升渠江航道与长江的通联度,争取开通更多国内航线,这些对外通道的扩容和打通将为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极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提出加快建设秦巴地区商务物流中心的发展构想,着力把马踏洞片区打造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把秦巴物流园区建设为秦巴片区综合性大型物流园区。
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支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重点,完善工作机制,优选重点项目,加强培育扶持,xx商贸物流业发展环境优越前景广阔。
--从挑战方面看。
当前我市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优。
对纳入服务业统计的“七大类十八小项”进行分析,支撑我市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金融业,传统产业占比高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
纵观2020年服务业内部行业增速,金融业以18.4%的增速位居首位,拉动作用明显;营利性服务业中的商服居民服务业和文化体育业等增速(均为18%)喜人,同比增长了 7.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速从2020年的13.7%降低至4.2%,下降幅度最大。
健康养老(8.5%) 技术服务(8.5%) 教育(8.5%)等新增长点带动效应不明显,服务业内部促转型调结构压力大不容忽视。
二是“互联网思维”还未深入人心。
过去,我认为互联网跟电水蒸气机一样,就是一次技术的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
现在看到电子商务铺天盖地,我才意识到,互联网更是一种思维,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全产业各领域的渗透,以“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的特点,改变着传统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
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者品牌商工厂渠道上游供应商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流程参与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经营的是用户而非产品,提倡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创造个性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来主导引领市场。
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同志一定要积极适应主动融入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审示调整我们的重点工作,把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作为追赶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三是同质化竞争导致招商难落地难。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日益凸显,企业投资意愿减弱,三四线城市商贸物流布局进入新一轮残酷竞争期,市与市县与县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这些都将深刻影响商贸物流业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
xx属于欠发达地区,没有持续投入,就没有规模发展,在这一轮竞争中,我们如何深挖自身优势,提出差异化的发展思路,促使先进地区的资金技术落地,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值得深入思考。
四是发展认识不足。
商务物流工作在经济发展的大盘子里属于“做蛋糕”。
不少地方和部门重视“分蛋糕”,反而对起着基础作用的“做蛋糕”部门重视不够。
有些地方认为商务物流工作更多是市场化行为,政府部门难有作为,导致目标不明确工作推进不力。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经济增长的保障目标为8.5%,奋斗目标为9%,在当前的产业结构下,第三产业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支撑完成指标任务。
请各位分管领导回去后要积极向主要领导汇报,建言献策,在今年务必要更加重视服务业,特别是对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给予多一些调研关心支持。
三明确目标要求,全力推动2020年全市服务业与商贸物流工作取得新发展2020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秦巴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开放合作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主要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力争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力争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力争14%;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2%,力争13%。
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6大工程”,全力推动商贸物流业夯实基础提质增量取得实效。
(一)重点项目落地工程。
一是狠抓园区建设。
加快西城区商业中心建设,提升杨柳商贸园商贸物流集聚区“聚商效应”,尽快将五个县(市)城区打造成百亿商贸集中区。
将秦巴物流园区作为全市物流工作的“一号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大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引进,尽快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按照全市物流发展“一核三层五副十心”总体布局,加快12个在建拟建重点物流园区(节点)建设。
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红星美凯龙仁和春天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川煤川东北仓储配送中心等一批“十亿级”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力促升华广场商业综合体宣汉龙湾商城渠县长德商贸城风情文化商业街等全面竣工,确保2020年完成重点商贸物流项目投资90亿,力争完成100亿元。
(二)消费市场拓展工程。
一是突出品牌建设,增强美誉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
我市现有各类市场主体14.5万户,其中一产6873户,二产9814户,三产12.84万户,总量较大,但质量不优,具有全国和区域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少之又少。
例如:我市参加“川货全国行”北京站广州站展销时,大竹农副产品和万源“富硒农产品”受到广大市民青睐抢购一空,但这些企业在一线城市进超市开专卖店打进高端市场的步伐非常艰难,销售半径局限在周边省市。
为什么我们的品牌在省外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是渠道的问题,物流的问题,还是营销的问题?各县(市区)和商贸部门一定要认真分析,着力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攻关,在核心技术产品特色优势环节优质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形成比较优势,提升“xx造”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拓展市场半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提升形象功能,增强认知度。
省上出台了零售餐饮居民等5大服务业地方标准,市县要对接标准提升居民消费服务行业水平,注重店面整体打造,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开展好全市十大名餐饮名美容美发店面店和“金牌家政人员”评选等带动性强的活动。
三是加强促销宣传,增强辐射力。
继续开展“迎春购物月汽车展销啤酒节”等促销活动,组织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 “川货全国行”活动,扩大销售成果和品牌影响力。
精心策划组织第六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做响“区域性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