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毛概(经典版)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课件
毛概(经典版)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课件
这是一个阴冷寒湿、焦灼不安,而且荒谬透顶的凌晨3点
钟,我——“龙应台局长”被唤上了质询台,为台北市
的文化预算辩护。一个议员,刚从外面进来,似乎喝了
点酒,满脸红通通的,大声说,“局长,你说吧,什么
叫做文化?”
课间休息
*
《新华目文录摘》2前0页06.1后页12
•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
<<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2
★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 任务和指导方针;认识和懂得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 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 针政策。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3
你最喜欢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影视作品?(多选)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1
退出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 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
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课间休息
*
《目新录华文摘前》页2006.1后页14
龙应台:文化是什么?
那微醺的议员事后告诉我,他以为我会谈 音乐厅和美术馆,以为我会拿出艰深的学术 定义。 我当然没有,因为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 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 实践中。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15
余秋雨:世界视野下的中华文化
文化其实就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课间休息
2007.世纪大讲堂
*
目录
前页
后页16
中华文化有三个“不喜欢” ;三个“不在乎”
中华文化的三个“不喜欢”
第一、中华文化不喜欢远征 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
根本区别。看上去是政治思维,实际上还是文 化思维。知道熟土可依,远土不亲;知道家人 思聚,故乡难离;知道胜败无常,祸福不永— ——这一些,都出自于文化心理。
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13
• 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
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
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 人懂得尊重自己 — 他不
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 人懂得尊重别人 — 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 人懂得尊重自然 — 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9
精神文明是与物质文明 相对的一个范畴,指人类在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 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 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10
名人论文化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11
龙应台:文化是什么?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
曾经有一个特别难忘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 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
第三、中华文化不喜欢无序。 中国自从秦汉帝国时确立了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规范,又实行了郡县制和户籍制, 保证了两千年的秩序。…… 后来,实行了一千三 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每三年在全国各地选拔一批 为数不少的管理人才,把面积很大的国土有效管 理起来了。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19
中华文化的三个“不在乎”
A、美国 B、香港 C、日本 D、中国大陆 E、西欧 F、新加坡 G、俄罗斯和东欧
课间休息
*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前页后页 4调查结果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百分比
课间休息
*
美国 61% 香港 58% 日本 34% 中国大陆 23% 西欧 12% 新加坡 6% 其他国家 7%
目录
前页
后页 5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 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 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 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8
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 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 会历史进步和人类开化的基本 标志。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等内容。
一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6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文明和文化的含义 2、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的重大意义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 7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 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 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
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
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
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
• 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
第一、中华文化不在乎公共空间 大家都在责备我们的同胞有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等的毛 病,这些毛病看似道德问题,实际上是对公共空间的漠视。 现在有关交通安全宣传的广告:“为了你的家人,请你注 意交通安全”;“开车两口酒,家人千行泪”等等,当然 都很能打动人心,但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不要酒醉驾车, 难道主要是为了家人不流泪吗?那些被酒醉者撞死街头的 路人呢?应该知道,人性、人道具有离开朝廷和家庭的独 立的终极意义。真正的大善,产生在素昧平生的公共空间。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17
中华文化的三个“不喜欢”
第二、中华文化不喜欢极端 这是从农耕生态四季轮回中产生的共
识:冬天的“极端”是春天,夏天的“极 端”是秋天,不管是冷是热都极端不了。 这种农耕共识,提炼、升华成《周易》、 《老子》和中庸之道,根深蒂固。
课间休息
*
目录
前页
后页18
中华文化的三个“不喜欢”
退出
第八章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章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十章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第十三章
任务
第十四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 第十五章 方针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