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7
2,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社会。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中介和桥梁
8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
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 制(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占很 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 ① 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 ② 个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 ③ 合作社经济(个体私有、集体合办;半社会主 义性质;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④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⑤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公私合营;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
民族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方向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没收官 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2,在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 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1
结论
1949-1956年我国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过渡时期,在社会性质上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 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 会形态。 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 各革命阶级联合执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这个政权既不 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也不同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由于它由无产 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因此,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因素。
封建主义残余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特征
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 民主主义文化,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 化。因此,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在性质上是社会 主义的文化。
22
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 1、从中国革命发展的步骤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2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
随着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中国社会的阶 级结构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
24
“1+2+3”巩固恢复期(建国后前三年)
完成民主革命 遗留任务
巩固新生的人 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政权
恢复国民经济, 扭转财政格局
1年三反五反 2年土地改革 3年抗美援朝
1951.10--1952.10 1950.6—1952年底 1950.6—1953.7
9
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五种经济成份中,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占 很大比重,再加上私人资本主义以及国家资本主义 经济中的私有成份,这样就造成私有经济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但由于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因此,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成份是社会主义经济
10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
❖ 2、从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主要矛盾看:工人阶级同 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 义革命来解决。
❖ 3、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援助,是中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有利的国际环境。
23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 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三年内,虽然国民党的反动统 治已经被推翻,但是大量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 成,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残余的矛盾。
❖ 1952年以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矛盾才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旧 官僚资产阶级——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消灭了
的 地主阶级—1949--1952年土地改革后消失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阶 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级 构
工人阶级
新民主主义
成 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的基本
阶级力量
39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方向
阶 级 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结 构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
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
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
形态。
中介和桥梁
A
B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界定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 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 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 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确立,我国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 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了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5.明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1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回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间隔? 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又是什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恢复 三大改造
1840 鸦片战争
1919 五四运动
1949 新中国成立
中国向何处去……1956年底 社会主义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