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日本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日本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当需要护理时,可利用护理保险的“住宅护理服务”项目
(笔者根据200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三日本“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养老院
今天的日本,正在进一步走向超高龄社会。2005年日本的总人口为1亿2852万人,其中65岁以上2507万人,80岁以上621万人(日本国立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口日渐增多,能够接收需要护理照料的养老机构不足,提供医疗辅助机构的质和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必要护理,可利用“护理保险”的“住宅护理服务”。
当入住老年人成为需要护理对象时,原则上必须退居。
(笔者根据200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4)具备多种多样服务的老年住宅
以下三类老年住宅是由专业公司经营管理的养老机构。是以盈利为主要目,公司出资兴建管理的老年住宅。这些养老机构多建设在优美的环境,提供了高水平的设计,各种人性化的齐全设施。居住场所具备各种完善的服务,以出租或分期付款购买为主要经营方式。出租型老年住宅及分期付款公寓的收费水平要比福利型养老机构高,一般入住老年人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抵押金,每月交纳房屋管理费。
护理型
住宅型
健康型
接受指定的省级特定,接受来自设施职员护理服务的“一般型”设施。以及接受外部护理营业者的“外部服务利用型”设施
大体能自立者可以入住,在自宅需要护理时,能够得到上门护理等护理服务。设施里准备了很多上门护理的服务项目。
以能自理者为对象,拥有丰富的设备,让老年人度过快乐健康的每一天。
护理保险服务的类别---“特定设施入住老年人生活护理”
二 多种多样运营模式的养老机构
(1)福利性养老机构
福利性养老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以福利性质为主导的养老机构。主要面向经济收入低的孤寡老人,依靠政府或者企业提供的资金,进行所有的建设以及经营管理。由于收费低廉,条件受到限制。缺乏各种娱乐设施,医疗条件较低,不能满足刚刚进入老年社会的老人。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定的低收费福利性养老机构限定数已经基本接近,日本政府已决定今后不再增加建立此类机构。
1997年12月制订了《护理保险法》,2000年4月1日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将40岁以上的被保险人都纳入长期护理保险的范围。护理保险制度的财源以政府为主体,公费50%(其中国家负担25%、都道府县负担12.5%、市町村负担12.5%);每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是“第1类被保险者”,负担17%,在养老金中扣除;40~64岁的被保险人则是“第2类被保险者”,保险费每月在年金或工资等收入中按比例扣除,负担33%。该法规定,市町村及特别区、都道府县和医疗保险机构等为保险人,40岁以上的人为被保险人,被保险人为了今后得到护理服务,要缴纳一定的保险费。需要护理时,可提出申请,经“护理认定审查会”确认后,即可享受护理保险制度所提供的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被保险人只需承担护理保险费用的10%,其余部分由护理保险负担。老年人只要经专门机构体检认定,就可得到不同等级(共分2种6级,月额从6.43万日元到37.95万日元不等)的居家护理服务,也可选择入住疗养院、托老所、护理院和养老院等机构的设施服务。日本是世界上建立了护理保险制度的5个国家之一。这项制度是继“全民皆年金”和“全民皆保险”之后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推进老年护理服务社会化
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日本建立了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等组成的养老金保险制度。1922年,以劳动者为对象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健康保险制度。1938年,以农民、渔民为对象建立了《国民健康保险法》。1959年,颁布了《国民健康保险保险法》,1961年确立了“全民保险全民年金”体制,《国民年金法》开始实施。《国民年金法》采取国家、行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办法,规定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20岁到60岁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国民年金体系。1963年,日本政府推出了倡导保障老年人生活利益的《老人福祉法》,推行社会化养老。1982年又出台了全面推广老人保健设施的《老人保健法》,将日本老年福祉政策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居家养老、护理照料的方向。“全民皆年金”的强制性保险措施,使所有连续25年以上参加保险的日本人,都能在65岁后领取养老年金,每个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得以保障。随着人口高龄化进程的加快,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并不断进行修正,以期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日本社会对养老金、社会养老、雇佣、医疗、护理照料、教育、居住环境等问题非常关注,1995年制定了《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并根据《高龄社会对策大纲》实施对策。随着老龄化和长寿化的发展,老龄人口的增加,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小型化使子女照顾老人这个家庭传统功能日益弱化,同时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和人工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老年人得不到必要的护理和服务。老年人医疗费日益膨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非医疗的护理支出,理顺两者的关系并开辟新的财政来源成为重要的课题。
老年人专用出租型住宅
面向老年的优质出租型住宅
面向老年的分期付款公寓
方便老年家庭入住的老年专用住宅,60岁以上(或60岁以上的夫妇、亲属)可利用
60岁以上(或60岁以上的夫妇、亲属)可利用的优质出租住宅,提供无障碍等住宅条件。一些住宅可得到国家或省级地方的房租补助。
采用分期付款购买型的公寓,可作为财产继承、转卖出售,拥有齐全的设施和完善的服务。
“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收费养老院,按着每位入住老年人的费用规划实行灵活的运营方式。A类—需要辅助、护理的入住老年人(65岁以上,已加入医保、护理保险):①签订终身合同,一次性付费,外加每月交纳管理费、生活辅助服务费、伙食费。分三段价位,65-74岁年龄段价位、75-84岁段价位、85岁以上年龄段价位。中途可解约,结算退还余额。②一年签约,一次性付费,外加每月交纳管理费、辅助生活服务费、伙食费。分一般入住老年人、患有痴呆症入住老年人。中途可解约,结算退还余额。③月付费,分普通者、痴呆症患者。④对外部需求者开展入户生活辅助及护理照料的业务。出租护理用具、入户洗浴护理、短期护理、日托、康复护理照料。B类—能够自理的入住老年人(65岁以上,已加入医保、护理保险):①签订终身合同,一次性付费。②一年签约,一次性付费。③月付费。外加每月交纳管理费、辅助生活服务费、伙食费。这样的运营方式,经营方的投资回收快,资金周转快。
具有提供饮食服务特征,需要护理时,可利用“护理保险”---得到住宅护理服务。
需要护理时,可利用“护理保险”---得到住宅护理服务。
“自理型”属于护理保险的“住宅护理服务”范围。“护理型”可利用护理保险的“特定设施入住老年人生活护理”条款。
(笔者根据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年10月26—28日养老机构考察及《九州高龄者住宅情报中心》杂志整理)
根据调查,老年人对老后生活感到不安的主要理由是:①当自己(或配偶)生病,占70%以上②当自己(或配偶)卧床不起、不能自理而需要护理,占50%以上③在生活中的收入,占30%以上。老年人最大的需求是:①经济上的安心感(以养老金和积蓄来维持生活)②医疗保障(在通常就医、突发重病时得到及时医治)③需要一个能终生安心生活的居住环境。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为了能让老年人过上安心的晚年生活,为老年人提供终生安心生活的居住环境,本着“为其父母之所想,为其子女之所想”的宗旨,日本日立制作所与医疗财团法人博爱会共同携手创立的“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收费养老院。“PHILANSOLEIL笹丘”养老机构坐落在日本福冈县福冈市中心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9182平方米,定员111人,入住居室99间,设施于2004年建设,2008年开业投入使用。“PHILANSOLEIL笹丘”住宅型收费养老院有以下特点。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通过市场化的原理,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推进了老年护理服务社会化,较大程度解决了社会性老年护理问题。制度实施明确了护理保险服务的提供主体由地方自治公共团体(公营)、
社会福利法人(公设民营)、医疗法人、农协、支援者团体等民间非营利组织法人(NPO)、营利组织法人(民间企业)等构成。1995年,日本全国养老机构总数为5522家。2000年养老机构总数为8650家,比1995年增加56.65%。2009年养老机构发展到16001家,比2000年增加84.98%。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大批民间企业进入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因此催生出大批的民间营利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
(3)收费养老机构
收费养老机构以政府或慈善机构为背景,带有福利的性质但也有盈利的养老机构。根据入住老年人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在基本养老服务之上,还有一些免费的娱乐服务。盈利性则表现在收费服务方面,根据入住的环境和服务程度制定收费标准。固定收费是入住时的一次性收费和每月收费,经常性收费为护理费和医疗费用、事务管理费等。
(2)低收费养老机构
低收费养老机构是面向由于家庭环境及住宅状况所致,在自宅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包括老年夫妇)交纳低费用就可以入院的养老机构。入院老人年龄为60岁以上,或夫妇的一方为60岁以上者。入院者均享受单间待遇,每天的生活费由本人负担,其事务管理费的收费标准按老年人的年收入不同而议。低收费养老机构有A型、B型、护理之家型三种。
(1)新颖的运营模式
“日立集团”自身就正在经营着企业医院及福利设施,在经营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博愛会”医疗机构的加入,掌握着医疗、护理的Know-how医疗管理体系,给入住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从疾病的预防到诊断、治疗、福利、护理的全方位医疗服务。设施内的护理师每天将老年人的生命特征(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数据输入到辅助体系中,对每位入住老年人实行健康管理。护理师根据入住老年人的身体异常状况要向主治医师报告,得到服药、护理指导。“博愛会”医院每周派遣一位医生与入住老年人面谈、检查。如需治疗的话,迅速就诊,实行入住老年人直接与主治医联系的就医体制。设施根据老年人易多发齿病的状况,增设了口腔门诊,完全引进外部口腔科医生承包经营。由为全球社会做出贡献的“日立集团”和拥有高水平医术的 “博愛会”医疗机构携手共建的养老院,凝聚了两大机构的丰富经验及智慧。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打出了品牌,开辟了一条集医疗与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机构服务新途径。让老人“老有所养”,同时也能“老有所医”,已经成为许多养老机构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