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修订稿

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修订稿

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杨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

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

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①。

”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死。

”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

”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④也。

”于是罢师.而归。

——选自《说苑卷九·正谏》【注释】:①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

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

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

③桑:采桑,作动词用。

④旷:荒废,也指失职。

11、解释加点字。

(4分)(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 举( ) (2)于是罢师.而归 师( )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

B .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

C .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

D .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

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在 ; 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在 。

(均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14、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

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

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

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

(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11、(1)兴起,发动(2分)⑵军队(2分)12、A (2 分)13、追桑女不得而失其妻攻打别国却可能丢掉自己的国家(4分)14、C (2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11. (4分)(1)等到……时(2)用12. (3 分)D13. (5分3+2)贮竹头以作船丁综理微密(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即可)(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11. (4分)(1)等到……时(2)用12. (3 分)D13. (5分3+2)贮竹头以作船丁综理微密(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即可)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攫已,即去。

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且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②之有?”【注】①攫:夺取②哂:讥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入.市区焉()(2)我若富贵当.尔偿()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

B、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C、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向他索要钱财。

D、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他的钱财。

13、文中具体表现晋人好利行为的句是:(2分)14、晋人认为自己与世人的区别在于:(1);(2)。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11、进入;抵充,当作。

12、A13、遇物即攫之,攫之,即去。

14、(1)贪图利益的程度不同,世人比自己更甚;(2)夺取利益的方式不同,世人千方百计暗中争夺利益,自己则在光天化日之下拿东西。

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陶侃逸事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②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

后正会③,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

及桓温④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①东晋时期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

②籍:登记后收藏。

③正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

④桓温:东晋将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1)及.桓温伐蜀()(2)于是以.屑布地()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

B.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

C.出生时对当时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丢弃自己啊。

D.活着对当时的人没有好处,死了也不被后人听闻,这是自己放弃自己啊。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11. (4分)(1)等到……时(2)用12. (3 分)D13. (5分3+2)贮竹头以作船丁综理微密(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即可)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三人越谷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①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注释]①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有与之临.乎渊谷者()(2)顾.见猛虎暴然向逼()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然而,人难道有勇敢怯懦吗?要凭借情势来驱动他罢了。

B.然而,人怎么有勇敢怯懦呢?要的是凭借情势来驱使他罢了。

C.那么,人怎么有勇敢怯懦之分呢?要用情势来驱动他罢了。

D.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之分吗重要的是用情势来驱使他罢了。

13、选文认为“勇”与“怯”都是“以势驱之”。

其中的“势”含义十分丰富,结合文本可知:对勇者而言,指的是;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对怯者而言,则是指求生逃命。

(4分)14、有人不同意作者“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的观点,你觉得他的理由是。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 (4分,每个2分)(1)来到(2)回头看,看,看见12. (2 分)D13. (4分,每空2分)耻怯(面子)奔利(金钱)(用原文或概括皆可)14. (2分)示例:①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总是将信仰正义放在首位。

②有的人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不能一概而论。

(写出任意一点,意到即可)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湟,字太冲,节制三吴,所辟○宾佐,随其才器,用之悉当。

有故人子投之,更无他长。

尝召之与宴,毕席端坐,不与比座交言。

公署以随军,令监库门,此人每早入帷,端坐至夕,吏卒无敢滥出入者。

①注:辟,征召。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故.人子投之( ) (2)此人每早入.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毕席端坐,不与比座交言。

12、“吏卒无敢滥出入”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冋答)〔2分)13、根据文章内容,韩湟具有 的性格特征。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10.(1) (2分)过去,原来(2) (2分)进入 11.(3分)(故人子)一直到酒席结束都端端正正地坐着,不和相邻座位的人交谈。

12.(2分)此人每早人帷,端坐至夕 13. (3分)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桑中生李张助○1于田中见李核,欲持去,顾空桑○2中有土,因植种,以水灌之。

后人见朵中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

闻者传语:“盲者得视。

”闻之而至者常数千百,酒肉滂沱○3。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

注释:①张助,人名。

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③滂沱:原形容雨很大。

这里 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10、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⑴ 顾.空桑毕有土( ) (2)盲者得.视(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12、人们相信这棵树神奇,有这样看法的原因是:(1)(2)(3) (3 分)13、下列分析本文主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不应有盲目崇拜的心理B.随意种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C.人们不要去做祭树拜神行为D.人们不应该听信荒谬的传闻(四)(12分)10. (1)看,回头看(2分)(2)能够(2分)11. (2分)这有什么神奇,(这棵树)是我种植的。

(关键词:此、何)12. (1)桑树中复生李树(1分)(2)病目者于李树下许愿后自愈(1分)(3)传言盲者得视(1分)13. (3 分)B闸北区(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2分)俗以喜人面○1谀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2也。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3,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 ①面:当面。

○2(jǔyǔ):上下牙齿不齐。

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

○3直道:正直的方式。

事:对待。

11、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⑴外官不易为.()⑵汝言亦不为无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3分)13、京官说“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是因为,本文讽刺了那些的人。

(5分)(四)(12分)11.⑴做⑵见识,见解(各2分,共4分)12. 有一个要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

[3分,倒装句(定语后置和介宾后置)及“于”“其”各1分]13. 他的老师也是个喜欢戴高帽的人(3分)喜欢听好话(言行不一)(2分)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①。

学毕,乃牧豕②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③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注】①不为章句:不死记章句。

②豕:猪。

③责让:责备批评。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悉以豕偿之12、下列不属于梁鸿“尚节”具体表现的两项是()()(4分)①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②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③以身居作,以偿主人之失④耆老称鸿为长者⑤主人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四)(12分)11. (3分)都用猪赔偿给他。

(悉、以)12. (4 分)A(2 分)D(2 分)13. (1 + 1+1+2分)犹以为少悉还其豕邻家耆老共责让勇于担当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