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闵行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
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
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参不知所从( ) (2)为参具言之( )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A. 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 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 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 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 “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分)浦东新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一13题(12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ǚ) :倾注,引申为劝酒。
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 、牛宿。
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
⑤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邀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一文中也出现过。
(2分)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清风徐来()((2)而不知其所止()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B. “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
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
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
翁捽①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
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
”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
”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③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
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释:①捽(zu6):揪.②詈(lì)骂.③起居:问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乘车过宣武门大街()(2)假贯钱足矣()11. 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汤敦甫因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
B.汤敦甫因为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感到困窘急迫。
C.汤敦甫以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
D.汤敦甫被那个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逼得困窘急迫。
12.卖菜翁对汤敦甫的态度经历了()一哀求一()的过程。
(2分)13.汤敦甫与指挥言谈良久方才离去,其用意是,可见他具有的品性。
(4分)静安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2分)焚券了债隋李士谦有粟1数千石,以贷乡人。
值年谷不登2,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3,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
对之燔契4,曰:“债了矣,勿为念也。
”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或曰:“子多阴德5矣。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
今吾所为,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选自《隋书·隐逸传》有改动)【注释】1粟:一种粮食,俗称小米。
2年谷不登:指荒年,下文“大熟”指丰年。
3赈赡:以财务救灾。
4燔契:烧掉债券。
5阴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1)皆来致谢()(2)吾家余粟()11.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们摆设酒宴B.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摆设酒宴C.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债主,为他们摆设酒宴D.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债主,为他摆设酒宴12.“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的“争”写出了债家来偿的□□之情。
李士谦“拒之,一无所受”是因为___________,表现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4分,每格1字)13.以下对李士谦言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大公无私B.扶危济困C.目光长远D.虚怀若谷(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
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
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②而去,荀息③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
故守不待④渠⑤堑而園,攻不待冲降⑥而拔⑦,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
②越疆:越过(虞国)疆界。
③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
④不待:用不着,不必。
⑤渠:人工开的河道。
堑:防御用的濠沟。
⑥冲降:即“冲隆”,古时兵车名。
⑦拔:高出,高大。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越疆而去()(2)荀息伐之()11.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
B.宫之奇的告诚(虞君)不听,说了也没有用。
C.宫之奇不听劝谏,进言(虞君),但没有用。
D.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不用再多说什么。
12.上文画曲线句与曾学过的《天时不如地利》中“,”句的意思相近。
虞国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和虞君的有关。
(6分)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一12题(12分)解缙①应制题《虎顾众彪②图》,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文皇③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
文皇与解缙同游。
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
”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
”【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
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
③彪:此指小虎。
④文皇:明成祖朱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虎顾众彪(2)及下桥10.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B.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
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D.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
11.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三个字触动了他。
(2分)12.下列选项中对解缙的特点概括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有勇有谋B.灵活睿智C.谦虚谨慎D.忠于职守长宁区(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12分)曹玮用兵①曹玮知镇戎①日,尝出战小捷,虏②引兵退去。
玮侦虏去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羁縻③军耳。
不若弃之,整师而归。
”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玮数十里,闻其利牛革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韦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
②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
③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
吾以此取之。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
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②虏:古时对外族的蔑称。
③縻(ml):束缚。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玮侦虏去已远()(2) 整师而归()12.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
A.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B.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
C.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D.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
13.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 (6分)(1)(2)(3)奉贤区(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1分)指南针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④,以芥子⑤回许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
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⑥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方家:行家。
②碗唇:碗边。
③纩(kuang) :丝绵。
④独茧缕:单根的蚕丝。
③芥子:中药名,呈微小球形。
⑥原:推究。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但坚滑易坠( ) (2)不若缕悬为最善( )11.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指南针使用时,可以放在水中、指爪上、碗唇上或者用丝悬挂。
B.缕悬法的步骤是先取丝,再用一点点蜡把丝粘在针上,最后在无风处悬挂。
C.只要采用悬挂的方法,磁针一定指南。
D.作者写作此文时,交代了当时还无法推究磁石指南的原理。
12.文中作者对指南针的研究有哪些发现?(4分)(1)(2)嘉定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一13题(12分)平湖陆稼书平湖陆稼书龙其,改名陇其。
初为嘉定令,以小舟载纺具抵任,内子①躬自辟垆,易日用蔬菜,而慈惠子民,强毅任事,一时有神君之颂。
忽有瞽者③诣案自陈曰:“聪明正直谓之神,公即神也。
我不幸两目无见,特乞公一字批断批断,来生作有目人,地下冥王必不违公言耳。
”稼书笑而允之。
不二载,被劾去,嘉定士民数千泣留不得,因刻《公归集》为赠。
山右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复其职,仍补灵寿县,内擢监察御史。
罢官归朱泾,著书自娱,卒于康熙乙亥年。
【注释】①内子:指妻子。
②辟:绩麻练麻。
绩麻为辟,练麻为垆。
③瞽者:失明的人。
④批断:原指算命先生对命主吉凶祸福命运趋向的推断。
⑤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初为嘉定令()(2)易日用蔬菜( )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
B.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上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
C.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