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2017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管仲弃酒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

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

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

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2(12分)11.(4分)⑴盘算⑵座,座位12.(4分)避免酒后(喝多了酒)失言而招致杀身之祸。

13.(4分)D黄浦(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节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

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

元帝不得不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

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你觉得长安假如和太阳比一样远吗?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

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时他能;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

结合注释③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

(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4分,每个2分)(1)全部,详细(2)对……感到诧异12.(3分)B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

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①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

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

斫④诸屋柱,悉割为薪。

遂具精馔,从者俱给。

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注】①鲊:腌鱼。

②孝廉:一功名。

③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

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

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④斫:zhuó,砍削。

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以一封鲊遗.母(2)鄱阳范逵素.知名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12. 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是()(2分)A. 鲊太昂贵B. 此为官物C. 于我无益D. 以增吾忧13. 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1)(2)(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10.(1)奉送(2)向来(各2分)11.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

(2分)12. B(3分)13. 清廉不贪慷慨待客(各2分)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②,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行义:行为道义。

扬雄: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扬雄曾撰《太玄》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青浦(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太宗击赏再三。

诏坐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

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

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惭愧。

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③,缘情染翰④,颇及同辈。

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注释: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

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后文“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

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

④缘情染翰:指诗文、书画创作。

1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4分)(1)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2)奔走.流汗()12.文中不能照应题目里“悔”字一句的是()(3分)A.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B.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

C.专务斯役,辱莫大焉!D.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13.细读文章我们能体会到阎立本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矛盾的,他既为___________而感到________又为________而感到_______________。

(4分)11.(4分)曾经(2分)跑(2分)12.(3分)B13.(4分)自己的才华(1分)骄傲(自豪)(1分)自己被随意差遣(窘态)(1分)屈辱(羞愧)(1分)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张飞示礼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刃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能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顾:看,四处看,环顾均可。

解释成“回头看”扣1分)13.(3分)先主厚爱马超,马超却不以上下礼待之,常呼先生的字,非常没礼貌。

(“先生厚爱”1分,“马超无礼”2分)14.(2分)B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楚王使魏逐张仪①。

陈轸②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

”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

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

且使万乘之国免其相,是城下之事也。

”【注】①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士,魏国国相。

②陈轸(zhěn):战国时期纵横家、谋士,楚国谋士。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为臣不忠不信.()(2)于王何益.()12.陈珍认为楚王想让魏国驱逐仗仪的后果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从文中看,陈珍是个、的人。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1)讲信用(2)好处(2﹢2分)12、如果魏王不听从楚王,会让楚王处于困境,如果魏王听从楚王,会让魏国蒙受耻辱。

(4分)13、敢于进谏(2分)、善于进谏/考虑周全/善于分析利弊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

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

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

道人得诗径去。

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

②筇:竹名。

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 道人得诗径去. (2) 足疾大作.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用文中词句回答)。

(4分)13、“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

(4分)(四)(12分)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杨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小港渡者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③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周荣《春酒堂诗文集》)【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指门板③牡:门栓11、解释加点字。

(4分)(1)望城二里许.许()(2)穷.暮而无所归宿者穷()12、下列对“思渡者言近道”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回想摆渡者的话,觉得他是个有道德的人。

B、认为摆渡者的话,告知了一个捷径。

C、觉得摆渡者的话是合乎道理的。

D、思考摆渡者的话就能找到进路。

13、请说说对于摆渡者的话,“予愠为戏”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4、上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A、不耻下问B、半途而废C、欲速不达D、日暮途穷(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 (1)表示约数,上下、左右、光景。

(2)尽12 C13 因为渡者说:“慢慢走城门开着,快快跑城门关了”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所以我感到他是戏弄我,恼怒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