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

目录第1章课题研究价值 (2)1.1课题背景及意义 (2)1.2端砚文化的历史传承 (3)第2章端砚文化如何走进课堂 (4)2.1多角度将端砚文化渗入课堂 (4)2.1.1端砚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2.1.2引导学生探究端砚制作的工艺 (5)2.1.3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感情 (6)2.2开发以端砚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6)2.2.1将端砚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 (6)2.2.2丰富教学内容 (7)第3章端砚文化走进课堂的意义 (8)3.1重新认识端砚文化的必要性 (8)3.2继承、发扬端砚文化的重要性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0)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端砚文化走进课堂摘要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

简单的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累。

文化是全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额。

其中既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特性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非语言不分的语言和文字。

具体的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在世界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基于儒教,道教,佛教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名家、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包括:古代诗文、诗、词、曲、赋、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代。

端砚和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以及山西晋城澄泥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其中端砚位居第一位。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端砚The Duan inkstone culture into the classroomAbstractCulture itself is a relatively vague concept.Generally speaking,culture is a social phenomenon,is a1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product of people creatsd in a long time.It is also a historical phenomenon,is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history.The culture is the sum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human beings.Which includes both the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values of the ideological part.Rather,culture is a country or a nation's history,geography,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traditions and customs,way of life,literature and art,behavior,ways of thinking,values,etc..Around the world,each nation has its own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including artists such as culture,ancient prose,poetry,words,song,Fu,folk music,folk opera,folk art,Chinese painting,calligraphy,poetic couplet,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ms,prohibition,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to.The Duan inkstone,began in the Tang Dynasty,flourishsd in the song dynasty.The Duan inkstone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inkstone in China and Anhui,which Gansu and Shanxi Jincheng inkstone,inkstone Tao Yanarecalled Chinese four famous inkstone.The Duan inkstone ranks first.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Duan inkstone第1章课题研究价值1.1课题背景及意义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对比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却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几千年智慧、经验的结晶。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面对全球化发展这把双刃剑,中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以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得重新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继续向前发展[1]。

2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尽管现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潜力巨大。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存在着落后、僵化、腐朽的一面,但它同时也具有灵活开放,能够吸纳、适应、自我调节、获取新的生命力的特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一种不同于当今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东方文化体系,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状态的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也在与日俱增,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发生着改变,但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却有着另一种景象:民俗文化的发展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作为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式正在迅速消失。

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认知和对世界的实践,往往也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和其他的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当坚持我们自己文化的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文化的特色,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复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又具有开放的心态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2端砚文化的历史传承肇庆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端,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沿海地区去往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肇庆市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人口422.4万,有“中国砚都”之美誉。

肇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

此外,肇庆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肇庆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1982年肇庆星湖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肇庆市的主要特产有端砚、怀集燕窝、七星剑花、裹蒸粽等,其中端砚—文房四宝之一,古代重要书写工具最为出名。

肇庆古代被称作端州,端砚由此而得名。

来到肇庆不买端砚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肇庆。

砚和纸、笔、墨在我国古代对传播文化,民众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砚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

砚在秦汉时已经存在,自唐代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

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

四大名砚之所以被人们所称誉、喜欢,一定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

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人们所认可的。

跟据史料记载,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已经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在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中晚期,端砚已经被列为上等贡品。

唐代端砚大多供3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文人墨客研墨之用,砚形较为单调,以箕形为多,也有八棱形、长方形、方形等形状。

中唐之后,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具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

等到了宋朝,由于文化的发展,端砚艺术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端砚除用于研墨之外,人们开始注重于端砚的鉴赏、馈赠、收藏和研究。

端砚的形状也从简单的箕形、方形到种类繁多,式样新颖的斧式、瓜式、卵式、兔式、琴式等等。

宋朝端砚构图简练、刻工浑重、古朴、雅致、玲珑浮凸。

北南宋间叶樾《端溪砚谱》明确记载端砚当时式样已达49种。

清乾隆年间手工精绘的《宋砚谱》,收有宋砚49方,亦有详实的记述。

等到明朝,由于社会鉴赏砚台和收藏砚台之风甚行,端砚在设计、造型、雕刻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往往利用天然的石形、丰富的石色、珍贵的石品花纹等稍作人工修饰就创作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珍品。

在端砚镌刻砚铭,成为当时的风气,一块艺术价值高的端砚,往往是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的综合品。

清朝初期,端砚也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制砚工艺十分雅致,刻工纤巧,加上附以名人题识,砚铭作为一种装饰品,使端砚身价更高。

端砚已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一种为艺术品和珍藏品[3]。

第2章端砚文化如何走进课堂2.1多角度将端砚文化渗入课堂2.1.1端砚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而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领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端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端砚生产的地理位置、坑别、设计和制作端砚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起学生对端砚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校园里营造学习端砚知识、认识端砚、了解端砚、欣赏端砚的氛围,从而形成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本地民族文化的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对青少年今后认识端砚、了解端砚、传承端砚文化和宣传肇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