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第一部分读书笔记(二)
一、阅读摘要:
1、多角度联系生活讲故事。
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或许就蕴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问题,你要鼓励儿童细心观察生活。
2、在讲故事中提出新问题。
在儿童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听的人除了会理解小作者讲的这个故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个,还可能会根据这个故事提出新的问题。
3、创作自已的数学故事绘本书。
你可以在儿童讲数学故事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数学故事绘本书,并可以在班里一个学期开展一至两次分享自己的绘本故事的活动。
二、阅读感悟: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故事的引入,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去学习。
而在数学故事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问题。
本书讲到要想让儿童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你就要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教师的好奇既可以源于数学现象,也可以源自生活现象;本书有个好建议,开展“每周一问”分享活动,对儿童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持续交流。
由学生自主申报,围绕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发现分享给同学。
学生可以运用“观察—思考—提问”设计问题单,我看到了什么,我有什么发现,我最感兴趣、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理由是什么。
长期坚持下去的话,学生就会
从敢问、想问,到会问、爱问。
本书《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教会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提问题,提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很实用。
这跟我们需要的课堂“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没有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很多的课堂老师们提的仍然是事实性的问题,我们的课堂需要核心问题。
这是我要努力学习的地方。
通过本书的阅读,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学到了一些教育教学中比较实用的策略,会更好地运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