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

在实践中探索成功——浅谈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与总结【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因此,实验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及完成质量与化学实验员的工作密切相关。

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验形式也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化。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动手***作已势在必行。

这就为高中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能接收挑战,从容不迫地完成辅助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又一课题。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实验员,在完成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化学教学的辅助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实践与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想。

以下我着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关键字】高中化学实验员实验辅助教学新教材创新思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因此,实验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及完成质量与化学实验员的工作密切相关。

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验形式也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化。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动手***作已势在必行。

这就为高中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能接收挑战,从容不迫地完成辅助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又一课题。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实验员,在完成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化学教学的辅助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实践与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想。

以下我着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一、在困惑中沉思我已做了四年的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在工作中,也曾存在着很多困惑。

我发现新教材对实验的要求与我们以前的实验室工作存在着几点矛盾。

矛盾一:分组实验之“多”与实验员数量之“少”新教材把课堂实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观察与思考”,其中大部分可以教师做演示实验;另一部分为“活动与探究”,也就是学生分组实验。

苏教版化学教材仅“必修1”、“必修2”就包括了25个演示实验和46个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数目的增加,无疑给每个学校仅设一名化学实验员的化学实验室工作带来了重负。

目前高中化学实验员人数很少,一般只高一名专职实验员,有些学校里甚至没有专职实验员,只有兼职的。

人少活多,干不过来,于是实验开设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新课程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

矛盾二:探究实验之“繁”与实验员思想之“简”新教材中加入了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主要是以实验承载。

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同时探究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这就意味着,教师以及实验人员要做更多的课前准备工作,许多对比实验的设计,实验效果的差异,都要事先预计,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浪费时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而有些实验在***作上要求较高,现象不明显,以往实验员都是把这些实验“简单”地放过去,这显然是有违教材设计者的初衷。

矛盾三:学生实验之“脏”与实验室环境之“洁”我以前很怕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不是因为我怕准备,而是每次我准备好的实验室,学生进去之前,每样物品的摆放都是有序的,桌椅都是整齐的,地面都是干净的。

而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某些班级出现这种现象:实验***作随意,药品取用量不定,仪器损坏常见,回收药品不见,实验课堂一片混乱,地面一片狼籍。

真可谓是惨不忍睹!新教材中分组实验常见,高一几乎每一单元都会有探究性分组实验,这一轮做下来,我的身心都感到十分疲惫。

矛盾四:某些实验之“毒”与师生们身体之“康”高中化学实验中有很多有毒物质,吸入对人体的害处很大,如氯气、溴、二氧化硫、苯等。

但这些物质的性质又是教材之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不借助实验,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可是在制备这些物质或使用这些药品时,又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有些实验室的通风设备不良还会造成实验人员中毒现象。

这些毒物是真的让我们这些搞化学的人望而生畏,但每年又不得不去制备和使用它们。

二、在实践中总结为了解决以上几点突出的矛盾,发挥化学实验员教辐工作的最大作用,我将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1.变被动为主动,以“少”胜“多”⑴充分发挥实验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杂乱的实现通知单,实验员千万不能嫌多,嫌累,更不能敷衍了事。

因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课堂中极有可能因为实验员的一时疏忽而导致实验的失败,这不仅会给授课教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对学生造成错觉,对知识本身产生怀疑。

那么,对于这么多的实验要准备,我们实验员应怎么做才既提高效率,又不影响工作质量呢?首先,我们应该对高一、高二、高三每一学期应该做哪些实验有所了解,对于这段时间有可能要做什么实验有个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们可以把平时所用频率较高、不易变质的试剂例如稀盐酸、稀硫酸等先配好一定体积,用时直接取,这样就可以节省了不少时间;再次,对于一些需要整体装置的实验仪器,第一次搭好使用以后,不要拆掉,下次还可以直接使用。

第四,采用试剂瓶固定管理,即一种药品固定放在贴好该药品名称的试剂瓶中,并用蜡封好标签,用完后再注入该药品。

这样做的好处是做分组实验时,不用每次都去找瓶,洗瓶和贴标签。

⑵充分调动化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时任课教师可能会开出与书本不一样的实验单,这时就要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他们一起研究完成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制定实验计划,计算药品用量。

这样由多人合作既可以提高效率又能够避免失误。

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分组实验过多,时间来不及的时候,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些对化学实验有兴趣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充当小老师,计算本次实验全班或全校所需的用量,然后亲自动手帮同学们配好试剂。

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验员和教师要做好指导和安全工作,让学生规范***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变复杂为简约,以“简”代“繁”⑴探讨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方案所谓简约化实验指由专门工厂经过精心设计、组合、加工的实验仪器,其中盛有相应的药品,是围绕某个特定的目的所设计的单元实验。

它装置简单,***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明确,这种实验节约药品、节约时间、安全可靠、一次性使用不产生污染,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化学实验。

可以进行简约化的实验有:氨气的催化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甲烷的光照氯代、苯的溴代、硝化,氯气、氨气、硫化氢气体的制备等。

⑵加强分工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化学实验员应该充分与化学组的教师,和兴趣小组的学生一起合作,用小组合作为基本的学习形式,以科学探究为基本的过程,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实验真真正正地服务学教学。

⑶自制实验教具,创造实验条件有些学校由于受到实验室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设计的实验教学要求,影响教学效果。

利用自制教具进行实验可以弥补上述的实验教学不足。

3.变浪费为节约,以“洁”排“脏”⑴严格***作规范,重视***作引导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

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这三个基本环节,加强学生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对实验器材才能节约,不造成损坏,达到理想的目的。

实验中许多浪费的现象都是由学生的不规范***作引起的。

如:不预热导致仪器破裂,加热固体药品时因试管口向上而导致试管破裂,不熟悉***作步骤而反复点燃火柴。

因此应该首先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反复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作规范进行***作。

⑵注重药品用量,寻求合理回收许多反应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用量来进行,那样不仅损耗的试剂较多,而且实验现象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用量越少,往往可以看到更细微的变化。

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把学生实验中的许多剂量进行改动,这样不仅起到了节约的目的,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质量,保证了实验效果。

每次实验后都有许多残渣和废液,如果把它们都扔掉的话,既浪费又污染环境。

其实这些残渣和废液里有许多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物质。

因此,对于一些未反应完的药品和反应后的生成物,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如:制取乙烯后留下的废液因含有较浓的硫酸及部分乙醇,可收集起来作实验室洗液之用,它可适当地代替对人体有害的铬酸洗液使用,并已用于洗涤高锰酸钾残迹、旧石灰水瓶,浸除铁锈污迹等功效也相当好,还可以稀释后过滤适当地代替稀硫酸使用;再如,分组实验所得的银镜试管收集起来,制取硝酸银溶液,所得溶液足够供卤素分组实验之用,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节约药品费数百元。

另外,还可以从生活中找到许多实验替代物。

如:从废电线中收集铜,从废电池中收集锌片、二氧化锰、石墨等。

利用矿泉水瓶代替集气瓶收集气体……这些措施既可以变废为宝又保护了环境。

⑶培养良好习惯,清洁***作过程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也会造成浪费。

如:清洗仪器时总是把水龙头开着,酒精灯不及时熄灭等。

对此,我们应该在学生第一次走进实验室时做好相关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铭记“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和水电”的要求。

同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4.变有害为无害,以“康”去“毒”⑴实验室的专业化以往在配氯水溴水的时候,由于实验室通风备不佳,每次配完溶液,我都有轻微的中毒症状,如头晕眼花以及食欲不振等等,我想做过实验员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因此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应该趋向于专业化,建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等等。

还应该准备防毒面罩,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⑵实验的微型化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

像有关“氯、溴、碘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氨气的性质”等一些有毒有污染的实验就要大力推行微型化,以确保实验师生的身体健康。

三、在反思中成长综合以上经验,我认为新课程指导下的化学实验员应具备以下素质:1.钻研教材,业务水平过硬。

作为高中化学实验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担任了四年化学实验员工作,其间因某些原因间断了两年,正好是新旧教材交替的时候,当我再重新接手实验室工作时,教材体系已经变化了。

新教材没上过,对教材不熟悉,让我的工作很被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