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教程文件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教程文件

❖ 体位:坐位,肩外展90度,肘屈曲或伸展, 手掌向下。
❖ 轴心:肩峰 ❖ 固定臂:肩关节中线,指向颈部。 ❖ 移动臂:肱骨中线,指向肱骨外上髁。 ❖ 水平内收:0 ~135 ❖ 水平伸展:0 ~30
4、肩关节-内、外旋(外展位)
❖ 体位:仰卧,肩外展90,肘屈90,前臂中立 位。
❖ 轴心:鹰嘴 ❖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 ❖ 移动臂:与前臂纵轴平行,沿着尺骨干,指
第四章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一、关节
❖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 连接,称为关节。
❖ 关节按连接方式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两种。
❖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半月板)、关节 唇、滑膜襞。
二、关节的分类
根据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多寡分为:

2、肩关节—外展、内收
❖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 前臂旋后,使肱骨充分外旋,防止因肱三头肌 紧张限制运动的完成。
❖ 轴心:肩峰 ❖ 固定臂:与身体中线平行 ❖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 外展:0~180 ❖ 内收:0~45(使肩关节处于20-45度屈曲位)
3、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
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的关节都可以作绕环运动。
三、关节的运动
1、滑动运动:一骨的关节面在另一骨的关节 面上滑动,如腕骨间关节。
2、角度运动:相关两骨间角度减少或加大的 运动,屈伸收展运动。


冠状轴
矢状轴


3、旋转运动:环绕骨本身的长轴进行的运动。
旋内(前) 旋外(后)
垂直轴
4、环转运动:骨的一端在原位转动,另一端做 圆周运动。
旋前
旋后
四、腕关节 1、掌屈、背伸
❖ 体位:坐位,臂完全旋前,肘屈曲90 ❖ 轴心:尺骨茎突 ❖ 固定臂:与尺骨纵轴平行,指向鹰嘴 ❖ 移动臂:与第五掌骨纵轴平行 ❖ 掌屈:0~90 ❖ 背伸:0~70
❖ 禁忌证:骨折未愈合或关节脱位 新鲜的肌腱、韧带、肌肉损伤 骨化性肌炎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的
评定方法
一、ROM的测量工具
❖ 通用量角器:固定臂、移动臂、轴心。
❖ 方盘量角器 ❖ 电子量角器 ❖ 带刻度的尺子 ❖ 其他:数码相机等
二、ROM的测量方法 ❖ 通用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 体位:通常选择解剖学立位的肢位作为零起 始点。
❖ 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包括滑车关节——指 间关节;车轴关节——近远侧桡尺关节。
❖ 双轴关节:两个自由度。包括椭圆关节——桡腕关节;鞍状关节——拇 指腕掌关节。
❖ 三轴关节或多轴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转等多方向运动。包括:球 窝关节——肩关节;杵臼关节——髋关节;平面关节——肩锁关节;
具应保持一致。 ❖ 注意药物对ROM的影响。
三、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 肩关节 ❖ 肘关节 ❖ 前臂
❖ 髋关节 ❖ 膝关节 ❖ 踝关节
❖ 腕关节
❖ 手指\拇指关节
❖ 颈椎 ❖ 胸椎与腰椎
1、肩关节—屈曲、伸展
❖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 前臂中立位。
❖ 轴心:肩峰 ❖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对准股骨的大转子。 ❖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对准肱骨外上髁。 ❖ 屈:0~180 ❖ 伸:0 ~60
向尺骨茎突 ❖ 内旋:0~90 ❖ 外旋:0~90
二、肘关节-屈曲、伸展
❖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取解剖位 ❖ 轴心:肱骨外上髁 ❖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指向桡骨茎突 ❖ 屈曲:0~150 ❖ 过伸:0 ~5
三、前臂-旋前、旋后
❖ 体位:坐位,上臂置于体侧,屈肘90 ❖ 轴心:尺骨茎突 ❖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 移动臂:腕关节背面(旋前)或掌面(旋后) ❖ 各0~90
AROM和PROM
❖ AROM:关节运动通过人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 生。因此,测量某一关节的AROM实际上时考察被 检查者肌肉收缩力量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 PROM:关节运动时通过外力如治疗师的帮助而产生。 ❖ 正常情况下,被动运动至终末时产生一种关节囊内
的,不受随意运动控制的运动,因此,PROM略大 于AROM。
七、ROM评定的目的
❖ 判定关节活动障碍的程度 ❖ 发现阻碍关节活动的因素 ❖ 为制定康复治疗目标、计划提供依据 ❖ 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康复治疗技术 ❖ 有助于科学的评价疗效 ❖ 为患者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学研究提供
客观资料。
八、ROM评定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 适应证:各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五、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
1、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关节的两关节面 面积大小相差越大,关节越灵活。
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3、韧带的强弱与多少 4、关节周围肌肉和软组织 5、关节盘 6、年龄性别和训练 7、生理状况
六、ROM异常常见原因
❖ 疼痛与肌肉痉挛 ❖ 制动等导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 ❖ 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与粘连 ❖ 关节积液、水肿 ❖ 关节内游离体 ❖ 关节结构异常 ❖ 肌肉瘫痪或无力 ❖ 运动控制障碍
四、关节活动度
❖ 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范围(rang of motion ROM), 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最大运动弧度,即一个关 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活动范围。
❖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肌肉、神经、骨骼损伤患者功能 的基本方法。
❖ 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OM 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OM PROM)。
❖ 固定:防止代偿动作的发生。
1、ROM的测量步骤
❖ 向被测者说明ROM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 确定检查体位,暴露待测关节 ❖ 确定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位置 ❖ 被检查者主动活动该关节 ❖ 测量AROM,记录 ❖ 测量PROM,记录
2、ROM测量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采取正确的体位并给予有效的固定。 ❖ 不应在按摩、活动后进行测量。 ❖ ROM存在个体差异,应进行双侧对比。 ❖ 如患者可完成全范围AROM,可不必测PROM。 ❖ 被动运动关节要轻柔。 ❖ 读刻度时,刻度应与视线同高 ❖ 主被动关节活动度不一致时,分析可能原因。 ❖ 测量同时观察和记录有无变形、肿胀、疼痛等。 ❖ 不同器械结构不宜相互比较,对同一患者,测量者及测量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