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国家标准X P P98-137200105月分类号:P98-137ICS:75.140;93.080.20碳氢化合物混合料面层:特薄沥青混凝土(BBTM)定义–分类- 性能制备- 施工1本文译自法国标准XP P 98-137. 译者:马施民目录1.应用领域2.参考标准3.术语-缩写-分类3.1 术语3.2 缩写-3.3 分类4.使用条件4.1 支承层状况4.2 厚度5.组分特性5.1 骨料5.1.1 粒度性5.1.2 粒级5.1.3 细粒组分5.2 黏合剂5.3 添加剂5.4 集料6.混合料特性6.1 组成6.2 黏合剂含量6.3 配合比试验内容6.4 试验室性能7.制备--鉴别和运输8.施工8.1 预备工作8.2 实施8.2.1 附着层8.2.2 摊铺8.2.3 摊铺厚度9.现场条件9.1 空隙比例9.2 宏观结构1.应用领域本文献的目的在于制定在搅拌中心热拌制成的特薄沥青混凝土的定义,性能确认,为确定性能而采用的相关试验。
然后,规范其制备条件与漏斗式供货条件以及NF P98-150标准中未定义的运输和制备操作。
特薄沥青混凝土是一类碳氢化合物混合料,其特征在于一定比例的砾石含量和适用于平均厚度在20~30mm之间的组成。
这类材料主要在道路的建设,加固或维护情况下用于建造面层。
这类材料属于混合物,由碳氢化合物黏合剂,骨料和可能的添加剂配成。
2.参照标准本文献包含了其他出版物中列举的有日期标记和无日期标记的标准。
这些参照标准在正文中的适当地方出现并按以下顺序编号。
对于有日期标记的标准,这些出版物中的任何一个最新修正条款或修订条款仅在其已编入这些文献的情况下才适用于本文献。
至于无日期标记的标准,则已该出版物的最新版本为标准。
NF EN 933-9,骨料---确定骨料几何特征的试验---第9部分:针对细粒土的试验---亚甲兰试验(类别指数:P18-622-9)。
XP P 18-540,骨料-定义-合格要求。
P 18-565,骨料- RIGDEN 孔隙指数的测定。
P 18-576,骨料–砂的易碎性系数测定。
NF P 98-149,碳氢化合物混合料-术语。
NF P98-150,碳氢化合物混合料-路体,联结层和面层的施工-组分-混合物的构成-施工与控制。
NF P 98-216-1,道路专项试验–宏观结构测定- 第1部分- 天然砂高度测定(HSv)。
NF P 98-218-1,道路专项试验–均一度试验- 第1部分- 3m尺测量。
NF P 98-251-1,道路专项试验–碳氢化合物混合料的静态试验- 第1部分-热拌碳氢化合物混合料的DURIEZ试验。
NF P 98-252,道路专项试验–碳氢化合物混合料的压实性测定-第1部分-回旋剪切直压压实性试验(PCG)。
NF P 98-253-1,道路专项试验–碳氢化合物混合料的永久变形-第1部分----- 车辙试验。
NF T 65-000,碳氢化合物黏合剂–定义和分类。
NF T 65-008,沥青类产品的软化点测定---《环-球》法。
3.术语,缩写和分类3.1 术语NF P 98-149 标准规范定义了用于沥青类材料的通用术语。
3.2 缩写因本法国标准的需要,特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2.1BBTM意指特薄沥青混凝土。
3.2.2BBTM 0/6mm意指粒度性为0/6mm的特薄沥青混凝土。
3.2.3BBTM 0/10mm意指粒度性为0/10mm的特薄沥青混凝土。
3.2.4RC为破碎比。
3.2.5IVR为RIGDEN 空隙指数。
3.2.6△TBA为《球》和《环》之间的温度差。
3.2.7MB F为亚甲兰斑点值。
3.2.8K为黏合剂丰度模量。
3.2.9Σ为骨料常规比表面积。
3.2.10MVRg为骨料的真实体积质量。
3.2.11PCG为回旋剪切压力3.2.12r为BBTM的浸泡简单抗压强度。
3.2.13R为BBTM的无浸泡简单抗压强度。
3.2.14HSv为天然砂的高度。
3.3 分类根据粒度测量结果,可将特薄沥青混凝土分为两种类型:--- 0/6mm的特薄沥青混凝土(BBTM 0/6);---0/10mm的特薄沥青混凝土(BBTM 0/10);每一类型可依据PCG试验结果得出的孔隙百分比归为1号或2号组。
各分组的性能将视产品的用途由配方公式来确定。
4 使用条件4.1 支承层状况如按3m尺衡量(NF P 98-218-1),若支撑层的永久变形大于1cm,则不容许施工除非事先进行过材料的剔出或加入。
4.2 使用厚度表1 列举了使用厚度表1-单层使用厚度,按cm计5.组分特性5.1 骨料骨料的矿物构架是通过配比砂,砾和可能的粉末添加物而获得的。
砂的易碎性最大值(P18-576)对于0/4定为40,对于0/2定为45。
5.1.1 粒度性XP P18-540 标准所采用的粒级如下:0/2 — 0/4 — 2/4 — 2/6,3 — 4/6,3 — 4/10 — 6,3/10.5.1.2 骨料类别骨料的选择需参照XP P18-540 标准。
其类别特征视研究目标和工地现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但其不应少于表2 所列举的指标。
骨料的体积质量将依据P18-559标准来测定。
表2 骨料对于BBTM的最基本指标5.1.3 细粒组分5.1.3.1 填料可能的填料需是XP P 18-540 标准规定的F1,F2 或F3类。
5.1.3.2 砂中粉灰砂中的粉灰需符合表3的规定。
在其它情形下,粉灰混合物也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砂中粉灰或粉灰混合物(以125μm 的干燥物为界)5.1.3.1 活性石灰在使用有一定含量的活性石灰的粉末添加物时,BBTM总量中的活性石灰含量不应超过1%。
5.2 黏合剂黏合剂为一种符合NF T 65-001标准指标的沥青或符合NF T 65-000标准的一种改性沥青或一种专用沥青,其可单独使用或作为附加物使用。
5.3 添加剂可能使用的添加物应符合NF P 98-150 标准的要求。
在搅拌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添加剂。
5.4 集合体本文献不涉及集合体的掺入问题。
6.混合料特性6.1 组成BBTM粒度曲线中的2mm通过物的含量在15%至30%之间。
组成特征需保证能获得表5 和6 规定的性能。
6.2 黏合剂含量黏合剂含量是依据富集度模数K,常规比表面积Σ和骨料MVRg的体积质量较正系数а来计算的。
对于每一类BBTM,其富集度模数K 应大于或等于表4列出的数值表4 - 富集度模数数值6.3 配合比试验内容并不要求对每个工地都作配合比试验。
可以利用先前的试验结果。
注:选用先前试验结果或进行新的试验都应考虑工地的因素,其规模,勘查时间和代表性。
通常情况下,勘查设计应不短于五年,特殊情况下不短于一年。
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配合比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沥青混凝土的以下特征:-空隙比-含水量-如有必要,力学稳定性。
配合比试验分为两级,定义如下:---一级:PCG试验(NF P 98-252) ;18 °C时的DURIZ式样(NF P 98-251-1).---二级:PCG试验(NF P 98-252) ;18 °C时的DURIZ式样(NF P 98-251-1).力学稳定性试验。
对于每一级别的试验,如遇特殊要求,可要求进行适于该级别的其它实验室试验。
第一级别的试验在所有情况下都需提交试验结果。
配合比试验级别的确定则依据研究目标,工地效益,规模和对混合料所进行的其它检测的重要性而定。
6.4 实验室性能实验室性能是依据配合比试验级别所规定的试验来衡量的。
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采用其它试验。
试验需通过工地上可预见的材料来进行。
试验获得的结果需符合表5 和表6 列举的数值要求。
表5 空隙百分比表6 –力学性能7.制备--鉴别和运输NF P 98-150标准规定了制备条件。
NF P 98-150标准也规定了鉴别条件。
在正确鉴别前提下的BBTM名称的指定应符合本文献3.3条款的规定。
NF P 98-150标准还规定了运输条件。
8.施工NF P 98-150标准在保留以下措施的前提下规定了施工条件。
8.1 预备工作依据NF P 98-150标准的要求,上述第4条款所规定的使用条件可以要求预先的断面较正。
8.2 实施8.2.1 附着层BBTM的使用需要一个附着层或能保证粘结各层的任何设置物。
每平方米附着层至少应含有300g沥青残留物。
它需借助于机械摊铺装置以连续的方式撒开。
8.2.2 摊铺BBTM的使用要符合NF P 98-150标准的要求。
然而,水平仪的使用是除外的。
注通常的摊铺条件如下:---环境温度高于5 °C。
---室内温度低于10°C时的风速小于30km/h。
摊铺温度待使用的BBTM 的温度应符合表7的要求:表7-BBTM的摊铺温度对于其它的黏合剂或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添加剂的情况下,摊铺温度由供货商确定。
9.现场条件9.1 空隙比BBTM空隙比的现场测定不具意义。
9.2 宏观结构在按NF P 18-540标准完成面层施工后的天然砂高度(NF P 98-216-1)对于90%的控制点而言,其测量结果应大于或等于表8列举的数值。
表8 –天然砂高度(HSv)22本文献译自NF P 98-137。
译者:马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