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第1课时守护生命一、知识目标了解爱护身体的一些基本常识;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二、能力目标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会分辨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的生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重点:爱护身体。

难点: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出示地震疏散演练图片、火灾疏散演练图片、防踩踏疏散演练图片。

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这些演练呢?因为生命是宝贵的,要学会守护生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一课时守护生命。

因为生命包括身体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所以守护生命,既包括守护身体生命,又包括守护精神生命。

活动:阅读教材P99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上面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你认为它们都是生命的基础吗?(2)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1)涉及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健康、理想信念等。

我认为它们都是生命的基础,安全、健康属于身体方面,是物质基础,理想信念属于精神方面,是精神基础。

(2)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不做过激行为,丰富精神生活。

一、爱护身体1.教师:爱护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健康,不做危及生命的事情,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表现。

你做到这些了吗?2.阅读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如何看待小伟的行为?(2)有些事情是你喜欢的,但是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你会怎么做?(3)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答案提示:(1)小伟夜晚不睡觉,看足球比赛、聊天导致第二天跑步时栽倒在地,这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2)我不会做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情,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3)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建议改掉一些坏的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阅读教材P101相关链接,掌握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健康的方法,同时要关注家人的生活健康。

4.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些挫折,女口: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闹矛盾、被家长误解、竞赛失利等。

有的人经受不起时,就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5.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回答:(1)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火灾:_______ ,交通事故:_______ ,地震:________(2)结合上面的方法,进行一次灾害或灾难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模拟演练。

答案提示:(1)①发生火灾:不惊慌、冷静、不盲目采取行动、不贪恋财物、身体贴近地面、用时衣物捂口鼻。

②发生交通事故:发生时,应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惊惶失措,万一人被抛出驾驶室或车厢,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成球状就势翻滚,其目的是减少落地时的反作用力,减轻头部、胸部的损伤,同时尽量远离危险区域。

③发生地震:如果被埋在废墟里,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用砖块、木头等加固,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以防余震。

(2)略。

6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7.习题精练:今年春季某市降水较多,一些地方发生了洪涝灾害。

作为中学生,洪水来了,下列自救方法中不可取的是(B)A.按预定路线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B.自己通过游泳转移C.爬到楼房高层、大树等处,等待救援D.利用船只、木排等做水上转移二、养护精神1.教师: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 •阅读教材P102下面探究与分享,回答:(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答案提示:(1)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真诚、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

她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⑵ 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她坚持让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3.教师:物质的支持有利于我们精神的发育,但是物质的缺失并不能完全制约我们精神的发展。

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和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4.阅读教材P103〜104探究与分享,回答:你参加过这些或者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答案提示:共青团宣誓让人感受到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参观博物馆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文化;经典诵读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精美的文学艺术;茉莉花茶的制作让我们感受到祖国丰富、精湛的民俗工艺文化。

5.教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守护精神花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6.习题精练:“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香学校”这些温馨浪漫的词汇逐渐耳熟能详,点亮了无数人的眼睛。

某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活动。

这类活动的开展(A)①有助于养护精神,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②有助于培养我们高雅的生活情趣③有助于提高本市的公民素质④有助于杜绝各种低素质的现象出现A.①②③ 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告诉我们守护生命的前提是要爱护身体,爱护身体首先要关注身体的状况,珍视肉体的生命,培养一定的自救能力,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其次,告诉我们,在爱护身体的同时我们还要养护我们的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意志坚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处心呼体的状配,菲成憾備的临沾方式盘世身惮(平做山过濫的jj为於费自c的肉体‘I湎I増强安全fl护意i乩拿摇自抽向护方法■过轲神出活「譌足幡冲需求J 养护常神(守住自己的心灵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一、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重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2016年7月29日,中国女排一行飞赴巴西参加里约奥运会,小组赛首轮2-3 不敌荷兰,小组赛第四轮0—3负塞尔维亚,小组赛末轮1 —3不敌美国。

四分之一决赛3-2战胜东道主巴西。

半赛3—1战胜荷兰,决赛3— 1 逆转塞维亚夺冠。

中国女排为什么会在绝境中获得如此大的逆转?她们有什么秘密武器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活动:阅读教材P105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答案提示: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即可。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教师:人生的道路起起伏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挫折,阻止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这就是人生的挫折。

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挫折需要勇气和方法。

但生活中有些只是小摩擦,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挫折。

你会判断挫折吗?2.阅读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回答:在上面这些情境中:(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2)说说你曾经遇到的挫折,看看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是否也是挫折。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3.教师总结: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反应和结果也不同,我们要正确看待挫折,首先要弄清楚构成挫折的三要素,一是挫折情境,是指构成挫折的外部情境或外在条件,构成挫折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二是挫折认知,是指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三是挫折反应,是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即挫折感。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4.阅读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回答:(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等。

(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

5•教师:面对挫折,我们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这是很正常的感受。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自己,一味地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中,就会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正确面对挫折需要智慧。

6.阅读教材P107探究与分享,回答:(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提示:(1)略。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

7.教师: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羚羊如果没有豺狼的威胁怎会变得健壮善跑,河蚌如果没有沙砾的侵害怎会产生璀璨的珍珠。

学会感恩挫折,是我们必修的一门功课。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1.教师: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的尾巴。

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失败的人在每次挫折中只找到借口,成功的人在每次挫折中都看到机会。

让我们发掘生命的力量,让生命的挫折转变成你的助力!2.活动:根据课前调查,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课上进行交流。

【设问】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么做的?问题:①考试时,分数不理想,心里很烦。

②作业没做好,受到老师批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