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 分式的加减(第一课时)说课稿
本次的课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十五章第二节《分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式的加减》这节课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学习过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分式的加减》第二课时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必备的知识储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式的加减法则的探索过程,用类比方法得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其价值。
(3)重点、难点:①重点: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②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
二、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以“创设情景——引导探究——类比归纳——拓展延伸”为主线,启发和引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归纳小结和巩固提高”四个层次的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从玛电到三中这段路有5km ,夏天骑自行车用了2x 小时,冬天坐出租车所用时间比骑自行车所用时间的一半少0.4时,那么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为 ,出租车比自行车速度快 。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分式表示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和出租车的平均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差,由此引出本节课课题《分式的加减》
二、类比思想 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发法则
(学生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后,复习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1、计算: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2、类比计算:
3、类比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是利用同分母分数的计算引出,利用类比思想引导学生归纳法则,并用数学语言表示,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和类比能力。
【例1】 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观看之前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讲解完后,把特殊的步骤加以讲解,强化学生记忆巩固。
【跟踪训练1】计算:
=-=+5
1535153
=-=+c c c c 1
313 =-=+
c
b c a c b c a =+-x c x y x m )1(=--cab
d bca n abc m 222)2(=--y x b y x a c -)3(—=-++-x y y x y x y )
4(2
22222322y x 3x y y x y x y x y x ----+--+c b a c b c a +=±
4.010-x
x x 2104.010--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后,个别学生讲解,其余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新学习的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进行巩固练习,加深记忆。
对最后一小题的分母互为相反数的解题方法的掌握。
(二)【合作探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计算:
1、计算: 异分母分数在进行加减运算时要先 通分 ,变为 同分母分数 再进行计算。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异分母分数的计算,复习巩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
2、你认为异分母分式加减计算应该如何做?
试计算: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异分母分式的计算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在小组活动中与他人交流思考过程;
(2)学生能否能准确地叙述自己归纳的结论;
(3)学生能否积极地参加小组活动。
【复习】:
1、什么叫做通分?通分:
2、最简公分母:
随手小练:将下列各式通分:
【设计意图】:回忆分式的通分方法,复习最简公分母的概念和找最简公分母。
归纳:异分母分式加减计算法法则:先 通分 ,变为 同分母分式 ,再 加减 。
字母表示: =-=+3
1213121 =-=+a
a a a 413413
bd
cb ad bd cb bd ad d c b ±=±=±a
2243241;31;21)1(xy y x y x .2
1,41)2(2--a a
学生活动:学生是归纳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法则,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
【例2】
注意:1.对每一步的变化要看清楚,并想清其依据
2.最后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
3.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时,必须先通分要准确找到最简公分母。
教师活动:教师板演此例题,要求学生注意异分母通分时的步骤和方法。
【跟踪训练2】计算:
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学生理解并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的情况,以便随时指导。
学生活动:能力好的学生自主完成,学困生讨论完成,个别学生黑板上板演。
三、当堂检测:计算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进行适当点拨,个别学生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针对分式加减的几种不同类型进行相应训练,让学生对分式加减的各种类型都会进行计算,熟练掌握其方法。
四、提升演练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后汇报展示。
3131)3(+--x x 2
142)2(2---a a a 242)1(2---x x x 1
31112)2(+-++--++x x x x x x b a a b 23)1(+1211)4(2---a a x
x x -12132---计算:3
29122---a a 计算:()()()()()()()()()()()()()()()()()3
2333233623362123332123332331232331232912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解:
【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是将分式的加减进行提升练习,此题分母含有互为相反式的异分母,引导学生掌握此类题型的方法。
五、课后拓展
计算下面的式子,你能用哪些方法解决?从这些方法中选出最便捷的方法讲给你的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此类题型是分式与整式的加减,让学生在课后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
普遍存在的是学生将-a 和+b 分开进行通分后计算,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导一种简便的方法:将-a+b 看做一个整体,就是分母是1的分式进行通分后再计算。
五、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了哪此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知识应用过程中,你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反思、总结,提出疑问:学会通分,关键寻找最简公分母。
最后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知识点。
六、 板书设计
b a b
a a +-+2
计算:
说课稿
《分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司应晓
玛纳斯县电厂学校。